湖南日報3月11日訊(全媒體記者徐典波通訊員戴冰郭晴)春日里,湘陰縣賽美生態家庭農場引來一批批體驗休閑的市民。該生態農場流轉荒山516畝,開發林下種果、種菜、養鵝、養雞、觀光、加工等生產經營活動,形成“種養+旅游休閑+水果采摘+美食”經營模式,年接待游客上萬人次,經營收入400萬元。
岳陽積極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不斷壯大林業專業合作社,引導帶動農民發展林下經濟。組織發展從事林下經濟企業及專業合作社350余家,全市林下種植面積達31.54萬畝,種植油茶、有機水果、白術、黃精、梔子花等中藥材,作為林農增收主打產品和特色產業,年產值9.6億元,為林農帶來近1億元收入。
引導農民利用林下空間發展生態養殖。臨湘市梅池石蛙養殖專業合作社以“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組織+基地+農戶+協會”模式,依托龍窖山森林資源優勢,培育石蛙、林藥、林果等種養生產,養殖面積達18500畝,年產成蛙10萬斤,產值1200萬元。目前,岳陽林下養殖羊26.55萬頭、牛11.15萬頭、土雞1500多萬羽,林下養殖面積超38萬畝,年產值達8.69億元。
該市林產品采集加工利用林地面積達39.77萬畝,每年可采集藍莓、食用菌、竹筍等農產品達1.57萬噸,年產值6.2億元。油茶產業蓬勃發展,2024年全市油茶籽總產量達5.73萬噸,茶油產量突破1.4萬噸。
岳陽市林業局局長王保林介紹,目前,岳陽發展林下經濟面積136.8萬畝,林下經濟總產值達35.91億元。現有國家級林下經濟示范基地7個、省級林下經濟示范基地34個、省級以上龍頭企業11家,從業人員超17萬人,帶動6萬人就業增收。
Copyright © 2017 www.bocomtrust.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