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1月7日訊(全媒體記者李夏濤通訊員徐魯湘肖揚琳)摸清“生態家底”,綠水青山也有“身價”!今天,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發布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核算成果:經專家組核算評審,該縣2023年度GEP總值為429.16億元。這是我省繼長沙縣之后,第二個縣域生態系統生產總值發布。
GEP是指一定區域在一定時期內生態系統為人類福祉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的經濟價值總量,包括物質產品價值、調節服務價值和文化服務價值三部分。
生態是靖州的靚麗名片,境內森林覆蓋率達76.04%,自然資源豐富,綠色植被郁郁蔥蔥。據核算,2023年靖州GEP中,物質產品價值為34.94億元,占比8.14%;調節服務價值為358.09億元,占比83.44%;文化服務價值為36.14億元,占比8.42%。這說明靖州生態系統很健康。
近年來,靖州深入踐行“兩山”理念,聚焦茯苓、楊梅、南竹三大特色產業,形成以林藥、林菌、林果為主的林下種植業,以林禽、林畜、林漁為主的林下養殖業和以休閑觀光為主的森林旅游業。同時,探索建立綠色金融服務體系,為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持續“賦能增值”。2024年8月,靖州與廈門大宗商品交易協會進行3700噸林業碳票交易簽約,實現跨省第一筆碳票交易。今年1月又與寧夏交易所成功進行林業碳票跨省交易。
“靖州將依托GEP核算結果,優化產業結構,發展綠色低碳產業,持續提升區域經濟的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靖州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易美霞如是說。
Copyright © 2017 www.bocomtrust.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