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球制造業海外布局正經歷深刻變革,受地緣政治、供應鏈重構、技術升級和貿易保護等多重因素驅動,全球產業鏈脆弱性、不穩定性凸顯。在此背景下,數智技術成為推動制造業海外布局的關鍵要素。數智技術無形資產指的是AI智能化、數字技術產業化背景下,以提升企業在特定市場競爭力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的非貨幣性資產,包含品牌、科技、專利、版權、流程、商脈、組織等與數據信息、知識創意、智能算法、網絡標識等相關的資產。近年來,數智技術已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主要來源。
在智能制造、數字化轉型等新技術革命浪潮中,制造業的規模變化與全球價值鏈的動態變化密切相關,高端制造業可以通過知識產權標準體系和品牌影響等手段實現價值鏈控制,其技術溢出更多依賴于投資地的產業配套體系和潛在市場規模。制造業海外布局當前已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以及滿足本地化需求高技術行業方向轉化,制造企業在海外布局時從單一成本導向轉為“安全、效率、市場”多維綜合考量,區域化、近岸化趨勢明顯。目前,全球產業分工鏈條面臨縱向縮短,橫向分工向區域化聚集等現象。中長期階段將技術領先性和供應鏈韌性設置為布局核心,全球價值鏈視角下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成為關注重點。
企業拓展海外智能制造布局并提升產業鏈韌性,具體表現在數據技術來源、市場需求匹配、數字基建支撐、研發政策支持、國際戰略聯盟五大關鍵因素,以及評估與確權、國際合作研發、本土化應用、產業化落地和持續創新循環五大創新轉化模式。
未來,數智技術競爭將重點放在量子計算、AI智能體等方面,聚焦數智技術無形資產推進制造業海外布局成為企業降低跨國交易成本、賦能柔性化生產的重要任務,有效的戰略舉措可助力中國制造業“智能出海”合理布局,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機制。
搭建數字基建智能平臺,完善風險管控體系。建設工業互聯網數字平臺,讓人機安全交互賦能海外工廠智能化,實現“國內平臺+海外節點”的分布式制造,數字平臺生態提升數據資產的高效利用率和算法能力的凸顯,實現產業鏈協同,科學應對供應鏈“去風險化”“友岸外包”及地緣風險。以區塊鏈存證、數據資產估值的方式風控評估制造業海外布局的技術資產及知識產權確權,量化工業數據跨境應用價值,合規審查東道國外資法律和環保法規加碼等,避免分散布局導致供應鏈碎片化現象,為跨國研發合作夯實基礎。
創新布局全球數智網絡,推動深度技術研發合作。通過談判與東道國建立合資研發中心、簽署技術許可協議、采用技術授權模式以輕資產形式實行市場擴張,整合東道國市場與母國生產數據,創新實施全球分布式智造網絡,達成深度產學研合作,自動化降低對廉價勞動力依賴,指導本地個性化研發,滿足新興市場的消費崛起需求。同時,引導數智技術向新能源、半導體等戰略性產業轉型升級,運用工業大數據與AI算法優化,實現全球供應鏈動態調度和技術革新。推進高級別商務談判,達成數智技術深度合作,減少跨國文化背景不同造成的不利外部影響。
嵌入文化輕量設計,妥善處理文化沖突與融合。對數智技術進行適應性改造,使其在技術架構和功能設計上充分融入區域文化,更好適應他國法律要求,同時推動文化融合,通過本地化技術培訓確保數據合規存儲與處理。在此基礎上,強化技術轉化能力與知識產權保護策略,依托專利組合布局和專業標準制定,提升技術話語權,有效應對貿易壁壘并降低合規風險,最終構建技術與文化適配的良性生態,促進技術標準的國際化輸出及研發成果的本土化落地。
融入國際戰略聯盟,落地技術標準互認。通過國際標準融合及戰略框架協議驅動,建立生態合作模式以彌補單一企業資源短板。具體形式包括共建專利池、推動標準協同。例如:寧德時代與ATL組建電池技術聯盟,共同承擔風險;海爾聯合歐洲工業4.0平臺制定智能工廠標準。適時加強制造業和服務業,在智能產線建設、適度深化技術標準輸出、適機創新“技術輸出+服務落地”等方面提升供應鏈的數字化水平和產業鏈韌性,減少相應地區的技能低下、土地征用困難、治安環境弱化的現象影響,消除本土化壁壘,為綠色產能升級排除負面效應。
持續數智創新循環,促進產業綠色、智能升級。制造業轉向“區域化生產網絡”的多元化布局,積極推動企業融入本地區域生產鏈;加速海外工廠智能化和低碳化,對技術予以數字化與綠色制造的創新迭代升級,形成循環往復的數智綠色動態鏈;深化區域價值鏈的整合,構建“技術轉化—產業嵌入—區位協同—生態數智共治”的動態創新機制,謀求投資結構優化和經營方式轉型,滿足人們對“消費—環境友好”的美好需求,實現制造業高水平“走出去”。
(作者單位:湖南工程學院)
Copyright © 2017 www.bocomtrust.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