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石敦丁巧沈迪華
湘鄉是紅色搖籃、革命熱土,有革命文物(紅色資源)17處,有名可查的英烈600多名。
湘鄉市保護好紅色資源,選派駐村工作隊到全國紅色美麗村莊建設試點村,深耕紅色故土,用活紅色資源。
泉湖村:依托紅色資源,深耕一線謀發展
龍洞鎮泉湖村是開國大將陳賡的家鄉,2021年列入全國紅色美麗村莊建設試點村,駐村工作隊緊抓契機,堅持“紅色引領、綠色發展”,繪就鄉村振興畫卷。
駐村工作隊堅持培養紅色傳承隊伍、建強紅色戰斗堡壘,對黨群服務中心進行裝修優化布局。打造紅色觀影場、紅色文化講堂,開發制作《陳賡的革命樂觀主義》等黨性教育精品黨課,打造泉湖村黨群服務中心紅色教育基地。成立宣講團,培養紅色宣講師、紅色解說員,將紅色故事從網下講到網上。
駐村工作隊先后爭取項目資金2000多萬元,推進“產業融合化、片區景區化、鄉村旅游化”,實施“一江兩路兩園”紅色美麗村莊旅游基礎建設項目。引進吳記禾餐飲公司,打造集餐飲、觀光、體驗于一體的生態農業莊園,村集體入股分紅。
同時,建設旅游產業路,提質改造泉壩河堤、大將廣場。完善“片—組—鄰”組織架構,推行“三長制”,建立村文明實踐站,“中國好人”、老支書谷正平經常跟群眾上黨課和道德教育課,建設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新元村:發揚紅色精神,汲取力量促振興
山棗鎮李卓然故居是湘鄉市廉潔文化教育基地,李卓然淡泊名利、襟懷坦蕩的事跡廣為傳頌。
駐村第一書記彭存以滿腔熱情投入工作中,用實際行動詮釋駐村干部的責任與擔當。
駐村工作隊充分發揮李卓然故居的紅色底蘊優勢,做好宣傳工作,接待游客瞻仰學習,今年以來,李卓然故居共接待120個單位和團體。打造以李卓然事跡為題材的精品黨課,讓更多人從杰出政治工作領導者李卓然的故事中汲取奮進力量,為鄉村振興注入精神動力。
駐村工作隊發揚紅色精神,將解決老百姓所思所想、所需所求作為工作目標,堅持深入群眾家中走訪調研,傾聽群眾心聲。幫助發展產業,送雞苗、西瓜苗等,給飲水困難的群眾安裝飲水機,改善老百姓生活條件。
駐村工作隊組織開展各類活動,豐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與支村兩委共同努力,成功獲批“湘潭市美麗鄉村”建設項目。充分尊重村民意愿,廣泛聽取并采納合理建議,全程參與項目建設和監督,確保項目建設質量,補齊新元村公共基礎設施短板。
公略村:傳承紅色基因,薪火相傳擔使命
中沙鎮公略村是黃公略將軍的故鄉,駐村工作隊深耕這片紅色熱土,從中汲取強大力量,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駐村工作隊積極組織政治學習,開展“一月一課一片一實踐”,駐村第一書記每月為村黨員上黨課,堅持做到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七一”黨員大會,給老黨員頒發“光榮在黨五十年”紀念章。開展黨員實踐活動,駐村工作隊與支委成員,定期組織村黨員清理村內環境、慰問困難群眾等,將革命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今年6月連降大雨,造成村部通往黃公略故居的路基多處坍塌,駐村工作隊第一時間向相關部門匯報,得到大力支持,道路修復迅速進行,10月上旬恢復通暢。
公略村有脫貧戶83戶,駐村工作隊入戶走訪掌握每家每戶情況,宣傳政策。村民熊文生家庭困難,駐村隊員張超平伸出援助之手,資助熊文生的大孫子兩個學期義務教育學雜費。
駐村第一書記江曉陽表示,只有融入到群眾之中,干好每一件小事,才能贏得群眾信賴和擁護!
Copyright © 2017 www.bocomtrust.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