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列跑得歡,山貨銷得俏。1至10月,全市進出口總值111.2億元,同比增長52.4%——
懷化外貿增速持續領跑全省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肖暢
12月1日,一列滿載化工品及洗衣機、飲水機等日用百貨的中老接續班列,從懷化西鐵路物流園開出。該趟列車經磨憨口岸駛向老撾萬象。
據懷化海關統計,1至10月,懷化市進出口總值111.2億元,同比增長52.4%。其中出口98.4億元,同比增長51.5%;進口12.8億元,同比增長59.1%。外貿增速持續居全省第一。
中老班列開行數量繼續領跑中部地區
兩年前,中老鐵路懷化至萬象國際貨運班列首發,成為中部地區首列始發開往東盟地區的國際貨運列車。
“開行之初貨源較少,懷化國際陸港聯合鐵路部門走進企業,宣講班列政策、優勢。針對企業關注的運價、時效等,根據企業運輸需求,安排專人一對一對接,量身定制運輸方案,提供高品質物流服務。”懷化國際陸港發展有限公司監事會主席雷明雄說。
去年9月,中老班列升級為圖定班列。今年4月1日起,中老鐵路從每周1列增至每周3列。8月,“湘滇·瀾湄線”昆明——懷化冷鏈圖定班列首發,打通東盟冷鏈進出口以及云南新鮮農產品入湘的通道,東盟熱帶水果搭乘中老班列走上消費者的餐桌,也為內地優質鮮活農產品出口東盟增加了新的快速通道。
“湖北化工產品成為中老鐵路國際貨運的‘重頭貨’。”雷明雄介紹,今年以來,湘鄂贛三省協作更密切。利用優勢貨物聚集效應,湖北鄂州生產的硫酸銨、碳酸氫銨經懷化國際陸港發運,可節約運輸成本近50%,時效提升20%。截至11月24日,湘鄂贛三省從懷化國際陸港發運的化工品總量,較去年同期增長146%。
班列跑得歡,離不開優質的通關服務。懷化海關關長王友華介紹,該關鞏固深化與勐臘、憑祥、欽州港等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基層海關“點對點”協作機制,實現“多關如一關”;推進智慧海關建設和“智關強國”行動,實施“提前申報”“直裝直提”等改革舉措,優化“鐵路進出境快速通關”等便利化模式,開辟農產品進出口“綠色通道”,推行“7×24”小時預約通關服務,保證節假日班列發行“不打烊”。
目前,懷化國際陸港已開辟145條國際國內運輸線路,西部陸海新通道70%的貨物經由懷化南下東盟。截至11月24日,懷化國際陸港東盟班列發運完成900列,接近去年總量455列的2倍。其中,完成中老班列296列,開行數量繼續領跑中部地區。
搶單拓市,外貿實績企業數量大增
懷化麻陽冰糖橙是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眼下正值冰糖橙產銷旺季。
11月25日,由麻陽藍鳳凰現代農業有限公司生產的冰糖橙裝車發運,銷往中國香港、泰國、加拿大等地區和國家。“今年出口量大增,預計將有1.5萬噸麻陽冰糖橙端上‘國際餐桌’。”該公司負責人雷華英說。
“懷化不沿邊、不靠海,以前很多企業不愿也不敢涉足外貿。部分做進出口的企業,基本委托給外地外貿公司做,中轉環節多,利潤被擠壓。”王友華說,5年前,懷化進出口總值僅10.3億元,外貿實績企業僅65家。
“以前也想將家鄉的農產品推向海外市場,但是有哪些政策?怎么聯系外商?具體流程怎樣操作?一頭霧水。”雷華英說。
懷化落實和出臺多項外貿政策,搭建平臺,舉辦RCEP經貿博覽會、全球湘商大會。市商務、海關、稅務等部門組成服務小分隊,開展送政策上門行動,組織企業外出調研,鼓勵和扶持企業跨山出海、搶單拓市。
“政府雪中送炭,我從‘小白’變成了‘老手’。”雷華英說,今年,公司依托懷化國際陸港,借助懷化“果蔬拼裝+集中申報”模式,預計可出口冰糖橙等農副產品1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50%。
為助力企業插上“云翅膀”,懷化培育外貿新業態新模式,開辟外貿發展新賽道。今年6月,懷化國際陸港(跨境)電商產業園開園,吸引湖南馳牛等15家跨境電商企業入駐。前三季度,該市跨境電商出口額同比增長326.6%。
“懷化外貿實績企業從2022年的120家、2023年的207家,增加到目前的280家。”懷化市商務局局長張五衛說,今年1至10月,全市進出口總值已超去年總量。
今年前10個月,懷化與174個國家和地區產生經貿往來,前3大貿易對象分別為中國香港、東盟、美國,進出口總值同比分別增長198%、28%、32.7%。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31.8%;對RCEP其他成員國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24.4%。
“懷品”跨山出海銷得俏
“隨著班列開行數量穩步增長,懷化國際陸港‘帶貨’能力不斷增強,產自懷化的冰糖橙、竹制品等山貨,在海外銷得俏。”懷化國際陸港發展有限公司監事會主席雷明雄說。
懷化推動“港產城”一體化發展,通過招引和壯大本土龍頭企業,培育箱包、農產品、竹制品、電子信息、精細化工等外貿產業集群。
該市將箱包皮具產業作為臨港工業區第一產業來抓,納入全市“5+10”現代化產業體系。目前,該市箱包皮具產業共引進項目102個,聚集鏈上企業116家,被納入湖南省“4×4”現代化產業體系。
會同產業開發區,湖南享同實業有限公司箱包組裝車間機器轟鳴,18條生產線滿負荷運行,趕制海外客戶訂單。
“經由懷化國際陸港,目前已對外出口產品1200余個標箱,總出口額超4億元。”該公司副總經理陳盛介紹,預計今年出口額較去年翻8至10倍。
距離湖南享同實業有限公司不到2公里,湖南融憬竹業發展有限公司同樣是一片忙碌。該公司是一家從事南竹制品研發、生產、銷售的綜合性企業,每月有20標箱竹簽、竹筷子等,搭乘懷化國際陸港出口東南亞。
“公司正與泰國、越南等東盟國家合作,計劃利用懷化國際陸港平臺,建立實體生產+屬地外貿+海外倉+跨境電商海外本土店的多環節、全方位產業鏈條新模式,做大臨港產業。”湖南融憬竹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馬進說。
懷化群山環抱,滋養了11.258萬公頃茂密竹林。目前,該市有竹制品加工企業134家,直接參與竹產業一二三產從業人員達8萬余人。今年,全市預計通過懷化國際陸港出口的竹制品將達1000余標箱。
“通道”不再是“過道”,懷化臨港產業風生水起,越來越多曾“養在深閨人未識”的“懷品”走出湖南、走向世界。
今年前10個月,懷化以箱包為代表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29.5億元,同比增長89.1%。蔬菜、水果等農產品出口12.4億元,同比增長257.3%。
Copyright © 2017 www.bocomtrust.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