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花成藝
鄉村建得美不美、好不好,事關廣大農民根本福祉。
婁星區農業農村局堅持學好用活“千萬工程”經驗,聚焦高標準農田建設、糧食增產、和美鄉村建設等備受農村群眾關注的重點領域,通過任務清單式管理、節點化推進,辦成一批群眾可感可及的民生實事,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糧田”變“良田”——
高標準農田占基本農田70%以上
連日來,在杉山鎮高標準農田建設現場,一臺臺挖掘機、推土機不停地在田間穿梭,平整土地、開溝挖渠、修整機耕道。
“當下,正是高標準農田項目施工黃金期,我們瞄準目標不懈怠,緊鑼密鼓推進項目建設?!鞭r田建設與農業綜合開發管理股股長喻彥波介紹,今年,婁星區高標準農田建設面積共1.2萬畝,目前工程形象進度60%,預計12月底可完工,將惠及15個村7170戶農村群眾。
今年是婁星區高標準農田建設落實資金數量最大、建設范圍最廣、惠及群眾最多、推進要求最嚴的一年。該區堅持將高標準農田建設作為民心工程全力推進,推動傳統農業向規模化、機械化、標準化轉變,讓“糧田”變“良田”,提升農村群眾獲得感。
依照突出重點、集中連片、整體推進、分期實施的原則,婁星區以村為基本單元,按流域或灌區實施項目,工程相對集中,改“天女散花”為“區域治理”。高標準農田建設優先改善和提升種糧大戶成片流轉的農田基礎設施,達到旱澇保收,穩產高產;優先村支兩委戰斗力強、群眾基礎好的農田區域。同時,與水利建設、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產業發展、全域旅游等相結合,力爭投入一片、見效一片。
婁星區還積極探索建設新模式,在全市率先實現以工代賑、先建后補,由種糧大戶作為實施主體建設高標準農田。以問題為導向,今年,婁星區對2019年以來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進行專項排查整治,涉及5個鄉鎮42個村226個單項工程,發現問題34個,完成整改32個。
截至目前,婁星區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13.2萬畝,占耕地面積的70.21%,改善灌溉面積0.8萬畝、除澇面積0.5萬畝,改造中低產田0.4萬畝。
穩糧增收“底氣足”——
糧食播種單產、總產“雙增”
田成方、林成網、路相通、渠相連……走進蛇形山鎮新杉木村高標準農田示范區,一幅現代農業的發展圖景映入眼簾,村民在田間忙碌著,笑談今年的豐收。
可過去,這里還是一片荒蕪之地。新杉木村曾為了搞活經濟,將上百畝良田承包出去養小龍蝦,后因經營不善,糧田被拋荒,難以耕作。隨著高標準農田建設的開啟,通過對土地進行平整,建設和改善農田基礎設施,才有了眼前這幅盛景?!敖衲?,早晚稻每畝分別產出450公斤、530公斤,畝均糧食產能增加10%至20%,畝均節本增效約500元?!绷鬓D示范區的金穗農業合作社負責人劉衛祥說,這不僅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還帶動了村集體收入的穩步增長。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婁星區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從強化政策激勵、技術指導、靠前服務等方面發力,確保糧食種植穩面積、提單產、增效益。今年1至10月,婁星區完成糧食播種面積30.2萬畝,平均單產增長2.89%,總產量增長2.89%。
著眼解決種糧大戶缺資金等困難,婁星區及時發放惠農補貼資金,今年根據歷年每個大戶實際種植面積,每畝提前預發200元,共發放雙季稻獎補資金330.8萬元,惠及大戶87家。針對農機大戶春耕安全作業油料需求,區農業農村局靠前服務,聯系中石化公司,安排供油車送油到田間地頭,并以低于市場價0.3元的價格,共送油約6萬升。為助力增產增效,該局以區、鄉兩級農技隊伍為基礎,從專業院校和科研機構聘請教授專家組成技術指導團隊,所有糧食生產鄉鎮街道配備一名植保員,對糧食生產大戶、合作社加強技術指導。
同時,突出示范引領。創建16個500畝以上的雙季稻示范片,區委書記、區長分別領辦萬畝和2000畝雙季稻示范片,區委常委、副區長分別領辦其他500畝以上雙季稻示范片,有條件的鄉鎮街道黨政主要領導領辦500畝以上的雙季稻示范片。
和美屋場接踵而至——
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在石井鎮松江村甘沖灣和美屋場,碧綠的菜畦周圍扎著竹籬笆,鄉村道路蜿蜒平坦、通村入戶,展示新農村新生活新風貌的創意彩繪文化墻引人駐足。
“看到其他村把環境搞得漂漂亮亮,我們也不想落后?!蔽輬鳇h小組組長聶葵花說,和美屋場在黨員的示范引領下,屋場理事會組織村民紛紛參與,大家無償提供自家田土、籌資籌勞,經過4個月的施工,昔日的荒地蛻變成休閑、娛樂、健身的好去處。
依托屋場黨小組、屋場理事會、屋場合作社“三屋同治”鄉村治理模式,婁星區以打造和美屋場為突破口,發揮屋場黨小組的引領作用,依托屋場理事會的村民議事平臺,探索和美鄉村建設與管護長效機制,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為確保和美鄉村建設工作規范化,婁星區出臺鄉村建設“三干五零”機制管理辦法、工程建設項目資金管理辦法、項目爭先創優評比辦法,通過干部帶頭干、群眾自愿干、干群一起干,實現工程建設零利潤、占用土地零補償、出工出力零報酬、優化環境零阻工、群眾滿意零上訪。
在此基礎上,今年,婁星區統籌安排資金1.26億元用于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和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創建工作,涉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和美鄉村建設、鄉村產業發展等方面。其中,全區和美鄉村建設開工3條精品旅游線路、2個和美屋場示范片區、和美屋場32個。
目前,婁星區已創建和美屋場329個、區級美麗鄉村宜居村莊56個、市級美麗鄉村宜居村莊23個、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12個。
人居環境是村民幸福指數的“風向標”,也是產業發展的“吸金石”。立足和美鄉村建設,婁星區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帶動鄉村經濟發展、村民增收致富。如今轄內高燈河流域,沿線40多個產業基地、合作社齊頭并進,農業產業發展欣欣向榮,農業產值增加5000萬元以上,利潤增加上千萬元。
Copyright © 2017 www.bocomtrust.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