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村里光有資源,但不懂開發利用,大家日子過得緊巴巴的。”望著眼前繁盛的200畝古樹紅茶園,新化縣大熊山林場金龍工區支部副書記陳明亮驕傲地說,“經過復墾,村里包裝開發的野生紅茶品牌‘蚩尤貢’每年能帶動村民創收1000余萬元,是不折不扣的‘發財樹’。”
2019年,婁底職業技術學院與婁底市委組織部合作,在全省首創實施“村干部定向培養工程”。陳明亮成為首批農村新型經濟組織管理專業學生。畢業回鄉后,他擔任金龍工區黨支部副書記,創辦金龍溪院民宿、種植林下黃精1420畝、復墾古樹紅茶園200畝,每年帶動村民創收1000余萬元。
開展村干部定向培養工程,婁底職業技術學院依托農村新型經濟組織管理專業,采取定向招生、定向培養、定向上崗的“三定向”模式,旨在打造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專業化年輕化村干部隊伍,培養的高素質專科學歷教育人才,為鄉村組織振興輸送了新鮮血液,對破解村級班子年齡老化、文化層次偏低、活力不足的問題起到積極作用。
定向招生,嚴格招錄。鼓勵婁底市高中(中職)畢業生、退伍軍人、下崗職工和農民工等具有高中學歷“志愿到戶籍所在地從事農村基層工作”32歲以下的青年報名,得到廣大有志青年積極響應;嚴格按照高考統招或單招考試成績擇優錄取,考生一經錄取,與市委組織部、學校簽訂《村干部定向培養三方協議》,明確三方權利、義務。按照政策,“村干部定向培養工程”落實免學費、教材費、住宿費,給予生活補助的“三免一補”政策,為全市1796個村每個村培養1-2名村干部,現已招錄6屆共635人。
定向培養,共育共管。婁底職業技術學院緊扣市委重要部署、實踐需要和學員需求,聚焦“五有”村干部培養目標——即有方向、有情懷、有能力、有愿景、有保障,與婁底市委組織部共同制定培養方案,重構模塊化課程體系,構建德技進階培養路徑。創新三階培養,增設崗位初階、進階、升階3個耕作小學期,通過參觀、演示、模擬等開展村務初階培養,通過跟崗操作、理性試錯、匯報交流等開展村務進階培養,通過頂崗實戰、獨立操作、增值評價等開展村務升階培養。改革教學方法。采取“課堂+基地”實訓模式,邀請“土專家”“田秀才”等實用人才走進課堂,采取案例教學、基地實踐等教學方式,讓學員看得懂、學得會、用得上。
定向上崗,統籌安排。在婁底職業技術學院畢業后,由市委組織部按協議統籌安排到學生戶籍所在地擔任村干部。5年來,已有469名畢業生走上村干部崗位。同時,婁底市委組織部對定向村干部實施跟蹤培養,任職5年后拿出專門指標,組織優秀培養對象,參加鄉鎮領導班子成員選拔考試、公務員考錄。
多元化培養,也形成一批面向鄉村的創新創業優秀成果。現任冷水江市渣渡鎮和平村黨支部副書記的易強強,培育出芊炎羊肚菌,使畝產從50斤提升到400斤,已和123戶農戶簽訂合作協議,帶動650人就業,3年銷售額增長6倍。
目前,村干部定向培養工程畢業生已獲得國家獎學金5人次、國家勵志獎學金71人次,參加專業技能競賽和創新創業競賽獲得國家級銀獎1項、銅獎1項,省級一等獎5項、二等獎11項、三等獎13項;被樹為湖南省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優秀典型人物2人,獲普通高校畢業生基層就業卓越獎1人。
(李宇才曾玉璽)
Copyright © 2017 www.bocomtrust.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