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好“三茶”文章 助力鄉村振興
——第33屆中國茶業科技年會暨首屆茶文化年會側記
第33屆中國茶業科技年會暨首屆茶文化年會開幕式現場。湘西州農業農村局供圖
莫成劉雨辰陳肖子俊
10月18日,第33屆中國茶業科技年會暨首屆茶文化年會,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隆重開幕。來自全國各地近千名專家學者、茶企代表齊聚一堂,共商全國茶葉產業發展大計。
2021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強調,要統籌做好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這篇大文章,堅持綠色發展方向,強化品牌意識,優化營銷流通環境,打牢鄉村振興的產業基礎。
本次年會以“科技賦能、文化鑄魂、神秘湘西、醉美茶鄉”為主題,聚焦茶科技創新、茶文化傳承、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共設1個主會場、2個茶葉科技分會場、1個茶葉經濟分會場;同期舉辦首屆茶文化年會,開展人才信息交流、科技成果展示、專家夜話湘西茶及現場觀摩考察等活動,全面展示中國茶業創新成果。
講好因茶致富故事
開幕式上,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上線《茶博覽》傳播矩陣。十年來,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圍繞“茶科技、茶科普、茶資訊”等主題,推出微文1660篇,點擊量近千萬人次,為茶科技普及、茶文化交流搭建了線上傳播平臺。
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今年開展選聘“茶文化傳播大使”活動,受聘的15名“茶文化傳播大使”來自全國各地,覆蓋華北、東北、華東、華中、華南、西南和西北等重點區域,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安栉幕瘋鞑ゴ笫埂鄙罡栉幕瘋鞑?,力爭在全世界講好中國茶故事。
18日下午,首屆茶文化年會舉行,圍繞“以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根本指導,全力助推茶業高質量發展”主題開展專題研討。13位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圍繞主題,從茶文化賦能茶品牌建設、茶讓生活更美好等角度暢所欲言,為新時代茶文化繁榮發展提供有益的借鑒。
18日晚,參加年會的專家學者踏著歌聲走進保靖縣碗米坡鎮沙灣村,圍爐夜話湘西茶。
文化廣場煙霧繚繞,古琴悠悠,禪舞綿綿。惟妙惟肖的少兒茶藝展演,讓傳統茶文化得到傳承和升華。土家阿公鉆木取火點燃茶爐,用最傳統的方式表達對生活的虔誠。
湘西“百靈鳥”吳庭翠獻唱苗歌,曲調悠揚歡快,動情講述湘西茶農因茶致富的故事。中國茶葉協會副理事長肖力爭現場潑墨,“綠色金礦天下好茶”8個大字,高度評價保靖黃金茶產業發展成效。
“保靖黃金茶,根根拔尖。喝起來特別香,品相也很好看?!敝袊鴩H茶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尹祎說,來到保靖,感受到這里濃郁的茶文化和民族風情。保靖人民的熱情好客,給他留下深刻印象。
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影視藝術學院院長李兵表示,湘西茶令他沉醉,不僅是因為優良的品質,更因為湘西茶農的辛勤勞動和幸福生活。建議今后做好傳播,建立線上線下融媒傳播矩陣,講好湘西茶故事,傳播好湘西茶文化。
書寫以茶興業文章
本次年會上,中國茶葉學會為33家企業頒發“五星茶樣”證書,為新成立的2個服務站、1個工作站授牌,為中國生態黃金茶之都(湘西州)和中國十大生態名茶(湘西黃金茶)授牌。
18日下午的茶葉經濟分會場上,中國人民大學鄭風田教授、霸王茶姬公共事務總監李一凡、茶小空品牌合伙人吳錫端,分別從大食物觀視域下的中國茶業創新發展、從霸王茶姬看茶飲企業的社會責任與行業賦能、如何發掘茶葉的多元產品形態等方面,與大家探討茶葉產業發展前景。
19日下午,專家學者們走進保靖縣黃金村、吉首市隘口村、花垣縣十八洞村,現場探訪湘西州茶葉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密碼”。
黃金村是保靖黃金茶發源地,茶園總面積達3萬畝、綜合產值近3億元,“一兩黃金一兩茶”的美麗傳說,成為現實的生動故事。隘口村作為湘西黃金茶發源地,共發展黃金茶1.7萬畝,年產值接近2億元。
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洞村提出“精準扶貧”重要理念,拉開中國脫貧攻堅事業序幕。當前,十八洞村通過打造“十八洞黃金茶”等產業體系,村民人均年收入從2013年的1688元增加到2022年的25456元,村集體經濟從過去的空白增長至2022年的500萬元。
“十八洞是精準扶貧首倡地,在鄉村振興道路上也是一面旗幟?!贝蠹已刂暯娇倳浛疾炻肪€,親身感受思想偉力散發出的璀璨光芒。
湘西州地處武陵山區中心腹地,位于北緯28度黃金產茶帶,是黃金茶的原產地和莓茶的發源地,孕育出湘西黃金茶、保靖黃金茶、古丈毛尖、古丈紅茶、永順莓茶等5大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近年來,湘西州不斷對茶葉產業拓面提質,茶葉種植面積達90余萬畝,全省第一;2023年茶葉產量1.98萬噸,綜合產值98.23億元。湘西州茶葉產業累計帶動60多萬名茶農增收致富。
唱響助茶騰飛凱歌
年會茶科技分會場聚焦茶行業科技創新的熱點議題及難點問題,針對性地邀請16位國內知名專家、學者及企業家進行專題報告。
“茶具有延緩衰老的功能,具體包括延緩皮膚及容顏衰老、增強記憶力、調節睡眠、抗焦慮與精神抑郁等?!敝v座中,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師范大學校長劉仲華說,可以針對性開發一些美容養顏和功能食品,延伸茶葉產業鏈、提升附加值。
“我國茶園土壤有機碳含量較低,且植茶后茶園土壤酸化,不利于茶葉生長。施用有機肥就可以全面改善茶園土壤性質,顯著促進茶樹根系生長。但長期連續高用量會導致土壤pH值過高,適宜的替代比例為25%左右。”中國工程院院士、山西農業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徐明崗說。
“湘西黃金茶具有‘四高’‘四絕’‘四強’的特點,是名副其實的軟黃金?!毕嫖髦蒉r科院茶葉研究所所長彭云從湘西黃金茶的品種選育、茶苗快繁、快速成園、綠色高效管理、標準化加工等方面,向大家分享湘西黃金茶的“科技含量”。
科技分會場主題涵蓋“茶園生產管理新技術、茶園優勢新品種、茶葉標準化與質量安全、大食物觀與茶產業創新發展、茶飲創新、傳統茶加工技術、茶精深加工技術”等領域,深入探討國內外茶產業、技術發展動態,分享先進技術與經驗,提出新技術、新方法和新思路,為茶產業的創新突破、高質量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本次年會,還集中展示推介了24項具有應用前景的茶樹新品種、新產品、新技術,為茶業從業者們開闊了眼界,拓展了思路;“茶學畢業生人才信息交流會”展示了全國21所高等院校317份茶學應屆畢業生簡歷,為茶學畢業生和茶企搭建公益性信息交流平臺;“五星茶樣推介”展示80個在2024年茶葉品質評價中獲得五星的茶樣;現場還有企業交流區、茶飲品鑒區等豐富多彩的展示與體驗,讓與會人員近距離感受湘西茶業的魅力。
Copyright © 2017 www.bocomtrust.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