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望城區面向全國發出“鄉村CEO”招賢令。
望城區2023年度“鄉村振興·人才之星”新銳榜頒獎儀式現場。
唐慧胡洋
眼下,春節將至,置辦年貨忙。
千龍湖鲌魚、望城醬鵝、烏山貢米、小缽子甜酒……近日,“望”字牌土特產“組團亮相”望城區、開福區“城鄉對接·村社互進”行動暨2024“望禮挑一·供銷集市”年貨節啟動儀式現場,琳瑯滿目的商品吸引大批市民駐足選購,好不熱鬧。
土特產在年貨市場“走俏”的背后,得益于望城區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的工作成效,這也是該區深入推進鄉村人才振興的根本目的。
逐夢“希望田野”
最高年薪30萬、子女就近安排入學、連續聘用可直接認定為區級E類骨干人才……日前,望城區面向全國發出“招賢令”,公開招募3名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懂資本、懂市場的農業職業經理人(鄉村CEO),分別派駐至茶亭片區、靖港鎮凌沖村和喬口鎮藍塘寺村,打造鄉村人才振興“升級版”,激活鄉村振興“一池春水”。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作為省會長沙最新、最大的城區,望城區生態環境優美,自然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產業方興未艾,宜居宜業宜游,鄉村振興潛力無限、大有可為。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關鍵在干。”望城深諳此道。
一直以來,望城區深入實施“人才強區”戰略,持續推進“鄉村人才振興”工程,不斷完善“引育用留”全鏈條,巧打“資源牌”“政策牌”“鄉情牌”“服務牌”,把本地人才“留下來”、外地人才“引過來”,以人才振興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追夢,何必遠方?腳下,沃野“生金”。近年來,隨著望城區經濟發展迅速,重大利好政策頻出,城鄉品質持續提升,回鄉就業創業成為了很多望城青年的新選擇。
“90后”“新農人”姚鵬飛回鄉創業,穿皮鞋種田,用手機育秧,創建智能化育秧基地,帶領村民走上“智慧”農業路;“種糧姐姐”肖定創辦全省首個無人農場,實施水稻栽種機械化,促進農業生產現代化;“‘泥人劉’第四代傳承人”劉嘉豪傳承祖業,探索“非遺+”融合發展模式,讓古老的銅官窯藝術融入現代生活、走進千家萬戶;“電商女王”劉小玲借助電商新媒體平臺,助力望城土特產“出山”上云端……
梧高鳳必至,花香蝶自來。此外,望城的飛速發展也吸引了一大批“新望城人”懷夢而來,在此安居樂業。
“水果大王”舒岳禮種出“生態致富果”,讓望城人一年四季吃上本土新鮮水果;“辣妹子”張蘭芳打破傳統,以水培漂浮育苗技術種植果蔬種苗,成為全省最大的辣椒苗供應商;“龍蝦院長”崔松深耕荷花蝦技術研究,全力探索望城荷花蝦高產養殖模式;“飛行愛好者”朱小勇創辦黑麋峰滑翔傘基地,解鎖“低空旅游”新玩法,助推農旅文體融合發展……
各類人才在望城的農村廣闊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華、大顯身手,擘畫出一幅幅環境優美、產業興旺、宜居宜業的現代化美麗鄉村新畫卷。
據統計,截至目前,望城區先后引進3個院士工作室,新建劉仲華、柏連陽、鄒學校、劉少軍、羅錫文5大院士項目基地,現有鄉村振興領軍人才21名,高層次人才135名,E類骨干人才488名,獲省市“十行狀元、百優工匠”等榮譽稱號的工匠技能人才和鄉村振興人才452人。
圓夢“詩和遠方”
田間稻已熟,顆粒滿收倉。想在稻田里露營聚會?不如來拾光農場,開一場秋日燒烤趴……在去年芒果TV的熱播綜藝《披荊斬棘的哥哥》第三季第11期中,披荊斬棘的哥哥們來到烏山街道團山湖村拾光農場,在稻田里露營、唱歌,開啟總決賽前的秋日團建。
拾光農場是團山湖村利用閑置多年的團山湖小學場地與望城網紅打卡地“草谷”莊園的農場主趙會超合資創辦的研學基地。
2022年7月,趙會超來到團山湖村,將租來的土地改造成煥然一新的農場,在他的悉心打理下,成為望城新晉網紅打卡地,一批又一批年輕人慕名前來,帶動村里的人流量的同時也增加了村集體經濟收入。
“團山湖是雷鋒工作過的地方,很榮幸能扎根于此,如今我又享受到了區里E類人才的好政策,激勵著我繼續奮斗,為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東北小伙趙會超深情表白道。
近年來,望城區深入貫徹落實長沙市人才政策“升級版45條”,先后出臺“雙團博士”“鄉村8條”“骨干人才10條”等人才政策,大力發展院士農業,創新構建農村職業經理人(鄉村CEO)引進機制,精心搭建鄉村創客中心、青年人才示范街區等服務載體,廣泛開展“十行狀元、百優工匠”“鄉村振興·人才之星”等選樹表彰,用好點綠成金“人才鑰匙”,助推鄉村振興“加速跑”。
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靠政策更靠服務,比真金更比真心。1月29日,望城區鄉村振興人才創新創業促進會正式揭牌成立,搭建起鄉村振興人才創新創業“一站式”服務平臺,凝聚人才之力,賦能產業發展,促進鄉村振興。
據統計,2023年,望城區全區村級集體經濟總收入達8766萬元,集體經濟收入50萬元以上村達89個,占比95.7%,為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智博藍莓”“樸華黃桃”“金疇辣椒”“五黑雞蛋”“富硒黃菊”“金樹牛肉”等特色農產品持續出圈,“五彩茶亭”“三色橋驛”“喬口漁都”“銅官窯古鎮”“靖港古鎮”等農文旅名片持續擦亮……如今,漫步望城大地,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步步皆景、處處如畫,道路四通八達、產業生機盎然、群眾安居樂業、游人絡繹不絕,令人心馳神往。
“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很多人都在尋找“詩和遠方”,但對于姚鵬飛、張蘭芳等望城鄉村振興人才而言,“詩和遠方”近在眼前。溫馨舒適、青春正好、未來可期,所在之地即為“詩和遠方”。
(本文圖片均由望城區委組織部提供)
Copyright © 2017 www.bocomtrust.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