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來,新晃創新實踐,把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為主、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和強化鄉村治理為輔(簡稱“一主兩輔”)作為基礎性工程,三項工作互為依托、相互支撐,同步扮靚顏值與提升內涵,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新畫卷徐徐展現。
搭建“一主兩輔”擂臺,以考核評比促進比學趕超。出臺鄉村振興集體經濟鄉村治理農村人居環境改善“擂臺賽”工作方案和考核細則,每季度打一次“擂臺賽”,召開一次現場會,按照單項考核、整體排名、激勵先進、分類記牌、底線否決的方式,對參加擂臺賽的全縣11個鄉鎮進行考核排名。實行“紅黃牌”預警問責制度,單項排位和總體排位靠后的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及具體分管領導按情節分別記“黃”牌、“紅”牌和停職整改1個月,促使各鄉鎮亮實績、學方法、比干勁、謀發展,全力營造比學趕超、爭先創位的濃厚氛圍。
實施“侗鄉五十”工程,以梯次整治推進全域和美。該縣從“八整潔”入手,圍繞“居室美、廚廁美、院落美、經濟美、綠化美、家風美”六個評選標準,堅持“經久耐用、簡潔質樸、節約資源、就地取材”的原則,以村為單位,通過經常曬、定期評、相互賽等形式,常態化推進和美庭院創建工作,培樹一批“和美庭院示范戶”,以庭院“小美”促進鄉村“大美”。同時,評比“和美團寨”和打造“和美村鎮”。江口村桂花島已成為湘黔邊界周末微度假旅游目的地,成功入列懷化市和美鄉村建設“十大網紅打卡點”。今年來,接待游客近4萬人,實現旅游收入200余萬元。
深化“網格治理”效能,以干群共治激發內生動力。該縣從健全基層黨組織領導的基層群眾自治機制入手,探索“1+4”“黨建+微網格”基層治理模式,搭建微網格4452個,網住79507戶,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調動農民群眾參與熱情,形成黨群同心、干群同向、齊心協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的良好局面。
緊盯“興農富農”目標,以促農增收反哺鄉村建設。結合宜居與宜業,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增產增收同步謀劃、同步落實,讓農民群眾在家門口有活干、有錢賺,為鄉村建設提供“源頭活水”。圍繞以精細化工為主,黃牛、黃精為特色的產業定位,用好省級化工園區、新晃黃牛肉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中國生態黃精之鄉的牌子,做大做強“一主兩特”產業。1至9月,全縣注冊家庭農場、合作社、農業企業共692家,全縣村集體經濟增長50.6%,村均收入超過6.9萬元。
(米婕僡)
Copyright © 2017 www.bocomtrust.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