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歷史 擁抱未來鑄就湖湘文藝新輝煌
——寫在湖南省文聯成立70周年之際
1953年11月,湖南省文學藝術工作者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在長沙召開,宣告了湖南省文聯的成立。70年來,湖湘文藝百花競艷,文藝湘軍意氣風發,文藝生態山清水秀,文藝事業蒸蒸日上,湖南文藝界呈現出大團結、大繁榮、大發展的生動局面。
回望歷史,我們始終堅持黨的領導。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文藝發展的根本保證。湖南省文聯始終堅持“二為”方向、“雙百”方針,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始終與黨同心同德,與時代同向同行,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描繪時代的精神圖譜,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為時代明德。
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湖南省文聯深化改革走在全國前列,全國文聯系統深化改革工作座談會在長沙召開。湖南省文聯不斷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文化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列入省文聯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各文藝家協會會員培訓班、全省基層文聯骨干培訓班的重要學習內容,用新理論、新思想、新觀念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團結引領全省廣大文藝工作者聽黨話、跟黨走、感黨恩。
回望歷史,我們始終堅持人民立場。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社會主義文藝,從本質上講,就是人民的文藝。湖南省文聯始終堅持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以文藝熱忱服務人民,更好滿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黨的十八大以來,湖南省文聯不斷創新“送文化、種文化、育文化、興文化”的文藝惠民模式,深入開展“到人民中去”主題實踐活動、“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活動、“聚文化力量助鄉村振興”采風創作活動、“送福進萬家”等文藝志愿服務。
我們十年砥礪,建成了我省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的湖南美術館,推出了一批深受觀眾喜愛的展覽,如“客中月光照家山——北京畫院藏齊白石精品展”,參觀總人數近60萬人次,開展公共教育活動560余場。我們打造了全國學雷鋒志愿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笑滿三湘”文藝志愿服務團,走遍全省14個市州,并先后赴海南、西藏、山西、內蒙古等地開展交流演出,直接服務群眾超100萬人次,成為湖南文藝志愿服務的閃亮名片。
回望歷史,我們始終堅持勇攀高峰。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衡量一個時代的文藝成就最終要看作品,衡量文學家、藝術家的人生價值也要看作品。新時代新征程,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產生重大影響。張璇在現代京劇《向警予》中飾演向警予獲得第30屆梅花表演獎。曹憲成創作的花鼓戲《桃花煙雨》、吳傲君創作的花鼓戲《蔡坤山耕田》、徐瑛創作的花鼓戲《夫子正傳》分別獲得第23屆、第24屆、第25屆曹禺劇本獎。紀紅建的《鄉村國是》獲第七屆魯迅文學獎、中宣部第十五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龔勝輝的《中國北斗》、沈念的《大湖消息》獲第八屆魯迅文學獎。湯素蘭的《南村傳奇》獲第十一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電影《十八洞村》獲第十五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第34屆大眾電影百花獎、第17屆中國電影華表獎。謝子龍創作《影話中國故事》等作品、嚴志剛創作《人生若初見》等作品,獲第13屆中國攝影金像獎。李正庚的著作《先秦至唐書法教育制度研究》獲第7屆中國書法蘭亭獎銅獎。原創滑稽節目《小夫妻》獲得第13屆中國雜技金菊獎。鄔建美創作的湘繡《群雞圖》獲得第15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舞劇《熱血當歌》獲第13屆中國舞蹈“荷花獎”舞劇獎。歌曲《信仰》獲中宣部第十五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電視劇《共產黨人劉少奇》《那座城這家人》獲第十五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金沙作詞、孟勇作曲的《奔馳在祖國的大地上》入選中宣部第七批“中國夢”主題創作歌曲,歌曲《早安隆回》產生廣泛的社會影響。
近年來,王躍文當選中國作協主席團委員、鄢福初當選中國書協副主席、趙雙午當選中國雜協副主席、謝子龍當選中國攝協副主席、大兵當選中國文藝志愿者協會副主席、張華立當選中國視協副主席。目前,湖南已有6人擔任全國各文藝家協會主席團職務,文藝領軍人才在全國省級文聯中名列前茅。
回望歷史,我們始終堅持守正創新。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時代的文化工作者必須以守正創新的正氣和銳氣,賡續歷史文脈、譜寫當代華章。湖南省文聯深入挖掘提煉源自湖南這片紅色熱土的深厚的思想文化資源,在北京成功舉辦了“江山壯麗人民豪邁”主題書法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大美瀟湘大型系列山水畫展;組織策劃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舞劇《熱血當歌》、大型交響合唱《通道轉兵組歌》進京演出;舉辦了“決勝脫貧在今朝·丹青共筑中國夢美術作品展”“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美術書法攝影作品展”“譜寫湖南新篇章”湖南工業題材美術作品展;組織創作演出大型交響敘事組歌《苗寨的故事》、大型交響組曲《瀏陽河之光》、大型交響史詩組歌《心中的頌歌》和“苗寨歡歌”十八洞村主題歌會,用心用情用力講好新時代新湖南的感人故事。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藝。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舉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園,都離不開文藝。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首次提出了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我們文藝工作者擔負新的文化使命、推動實現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和科學行動指南。
七秩芳華,初心如炬。目光向前,擁抱未來。湖南省文聯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切實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心懷國之大者、省之大計,在實現“三高四新”美好藍圖的征程中,做勇毅前行的“趕路人”,鑄就新時代湖南文藝新的輝煌。
擁抱未來,我們必須舉精神之旗。
湖南省文聯將進一步發揮黨和政府聯系文藝界的橋梁和紐帶作用,聚焦“做人的工作”這一核心任務。我們要進一步發揮文聯的組織優勢、專業優勢,把文聯建設成為文藝工作者溫暖人心、慰藉情感的大家庭,施展才華、成長進步的大舞臺。用事業激勵人才,讓人才成就事業。我們要進一步把培養名家大師、領軍人才、優秀青年人才作為工作重中之重,造就門類齊全、覆蓋廣泛、梯隊銜接的新時代“文藝湘軍”生力軍。
擁抱未來,我們必須立精神支柱。
文藝工作者肩負著培根鑄魂使命任務,我們要大力倡導崇德尚藝,以強烈的歷史主動精神,沐春風而奮進,仰北斗以追光。我們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錨定“三高四新”美好藍圖,加快推進高質量發展,積極投身實踐顯擔當。
我們要堅守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努力推動文藝創作再攀高峰。我們要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牢記初心使命,勇于創新創造,用作品熱情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我們要自覺立己鑄己,開拓進取,服務奉獻,不負時代,不負人民,不斷推進文藝事業繁榮發展,為打造文化強省升級版,加快建設現代化新湖南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擁抱未來,我們必須建精神家園。
文脈千秋貫,江河萬古流。湖湘文化是中華文化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從屈賈風騷,到理學興盛、湘學昌明,再到現當代紅色文化獨領風騷、先進文化繁榮發展,數千年來斯文在茲,弦歌不輟,群星閃耀。
湖南歷史悠久,文源深、文脈廣、文氣足。我們要以文化人,以藝通心,接續屈賈文脈,深耕湖湘文化沃土,進一步聚焦湖南藝術源流研究,彰顯湖湘藝術浪漫豪放之美,用熱情和活力煥發生氣,用轉化和創新實現突破。我們要熱忱謳歌火熱實踐,豪邁書寫時代的精氣神,以生動的藝術實踐傳承和弘揚中華美學精神,傳遞真善美,傳遞向上向善的價值觀,讓文藝的百花園永遠為人民綻放。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大業感召,再踏征程。讓我們攜手共進,勇毅前行,從時代的脈搏中感悟藝術的脈動,將自己的藝術生命融入時代、融入歷史,用文藝描繪中國式現代化的燦爛圖景,譜寫湖南文藝新的華章。
(作者系湖南省文聯黨組書記、主席)
Copyright © 2017 www.bocomtrust.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