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黃利飛
見習記者于淼通訊員劉泉子
12月14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湖南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新聞發布會,提出要以《規劃》為空間藍圖和基本依據,構建主體功能明顯、底線約束有效、區域優勢互補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科學劃定“三區三線”,加快形成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
生產空間集約高效
生產和發展,土地是最重要的資源,也是最大的約束。
《規劃》明確提出,到2035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建設用地使用面積下降不少于40%。集約高效用地勢在必行。
在瀏陽經開區,九典制藥高端制劑研發產業園項目的廠房有4層,宿舍樓12層,地下還有一個擁有210個停車位的停車庫。
“綜合容積率超過1就算合格,但這個項目綜合容積率達到2.17。”瀏陽經開區自然資源事務中心土地利用監管科科長戴流元介紹,按照醫藥企業的一般建設需求,類似項目需要用地240畝,而九典制藥只用了104畝,節地近57%。
向存量要增量、向空間要效益、“畝產論英雄”,是瀏陽經開區生產空間實現集約高效的“金鑰匙”。這正是《規劃》強調的一大要義?!兑巹潯访鞔_提出,要促進產業用地高效利用。深化園區土地清理,支持產業用地混合利用,鼓勵企業地上地下立體分層開發等。
產業空間布局上,《規劃》引導長株潭地區突出創新驅動引領,洞庭湖地區突出綠色低碳發展,湘南地區著力打造新興產業承接帶和科技產業配套基地,大湘西地區積極發展文化旅游、大健康等產業。
農業空間安排上,鞏固“四區一基地”現代農業空間格局,推動長株潭都市農業區、環洞庭湖平湖農業區、湘中南丘崗節水農業區、武陵雪峰南嶺羅霄山脈山地農業區和國家重要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提高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保障供給能力。
生活空間宜居適度
長株潭三市交界處,528.32平方公里的一片生態綠心,是“鋼筋鐵骨”城市建筑群中一抹清新獨特的亮色。
省國土資源規劃院長株潭一體化發展研究中心相關負責人認為,如果不設立綠心并堅持保護,過去十年的工業化、城鎮化雙輪驅動,長株潭共享的生態空間難免會變成“水泥森林”。
《規劃》強化城鎮開發邊界對開發建設行為的剛性約束作用。省自然資源廳副廳長覃佐彥介紹,考慮市縣主體功能定位、城鎮發展潛力、空間分布特點等因素,結合人口變化趨勢和存量建設用地狀況,合理劃定城鎮開發邊界,促進城鎮節約集約發展。
具體來看,全省城鎮開發邊界擴展倍數,要控制在基于2020年城鎮建設用地規模的1.3倍以內。在全省城鎮開發邊界內,各類建設活動嚴格實行用途管制;城鎮開發邊界外,不得進行城鎮集中建設,不得設立各類開發區。
未來10余年,全省城鎮空間規劃將構建“一圈兩副三帶多點”城鎮空間格局,推進長株潭都市圈一體化布局,打造岳陽、衡陽兩個省域副中心,強化京廣、滬昆、渝長廈三條發展帶,以其他地級市為主要支撐培育多個重要發展支點。
生態空間山清水秀
冬日的圭塘河,碧波蕩漾,水草搖曳。這條貫穿長沙東南部的河流,跨越鄉村、城區。長達28.3公里生態景觀,串起一幅山清水秀新圖景。
良好生態環境是人民生活質量的增長點,高品質生態環境也將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基礎。為此,《規劃》進一步筑牢生態安全屏障。
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書記、廳長李全勝介紹,《規劃》劃定生態保護紅線面積4.18萬平方千米,“一江一湖三山四水”的重要水域及岸線區,以及武陵—雪峰、南嶺、羅霄—幕阜等山區的生態功能極重要、生態極敏感脆弱的重點區域均位列其中。
在此基礎上,全省將進一步實施生態保護紅線分級管控。生態保護紅線內,自然保護地核心保護區原則上禁止人為活動;其他區域禁止開發性、生產性建設活動,在符合法律法規的前提下,除國家重大項目外,僅允許對生態功能不造成破壞的10類有限人為活動。
我省也將出臺生態保護紅線管控細則,進一步加強生態保護紅線中有限人為活動管理。
Copyright © 2017 www.bocomtrust.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