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偉陳至成肖洋桂
實現共同富裕,鄉村振興是必經之路。為增強駐村幫扶的引領示范和輻射帶動作用,今年來,湘潭市創新鄉村振興駐村幫扶管理工作,通過“片區化共建、智能化管理、一體化聯結、精細化考核”的模式,以抓黨建促鄉村振興,持續開展鄉村振興駐村幫扶工作,推動各方資源惠及廣大農民群眾,建成一批組織強、產業興、生態美、村民富的和美鄉村。
以“片區化共建”實現抱團發展。發揮優勢資源的溢出效應,實現抱團發展是現階段鄉村振興的新發展、新變化?!皬姶濉卑叭醮濉?。打造以湘潭縣錦石鄉碧泉村、湘鄉市龍洞鎮泉湖村、韶山市銀田鎮銀田村、雨湖區姜畬鎮青亭村、岳塘區荷塘街道荷塘村等5個重點村為中心的黨建引領示范發展片,通過黨建共建凝聚合力,持續發展村級特色產業,帶動各村集約發展。湘鄉市泉湖村輻射周邊楠香村、長太村、楊樹村,連片開發紅色資源、綠色產業,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韶山市銀田村輻射3村1社區,統籌發展現代農業、工業配套、農文旅融合三大板塊,取得較好成效?!笆嘘牎睅А翱h隊”。整合市縣兩級駐村幫扶工作隊力量,全市188支工作隊,劃分為23個片區,每個片區明確正副隊長3人,按照“產業相近、地域相鄰、便于聯系”的原則,由1支市派駐村工作隊與3至4支縣派駐村工作隊結對共建,變“單兵作戰”為“協同作戰”。湘潭縣每月組織開展駐村隊主題日活動,共享信息、共謀發展,其中青山橋片區的工作隊共同打造葛根種植基地,以規模降風險、降成本。岳塘區組建雙馬-板塘-荷塘片區,以法華山森林步道為紐帶,共同打造城市休閑旅游小景點和研學教育基地?!褒堫^”延“鏈條”。持續打造特色優勢農產品生產基地,建立多元共建機制,以黨建聯建、村企合建推動項目共建、資源共享,實現農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市場競爭力逐步增強。雨湖區持續打造農業品牌,發揮華銀綠色生態科技公司等龍頭企業帶動作用,打通上下游產業鏈,“九華紅菜薹”“湘潭矮腳白”等國家地理標識產品既有產量、更有銷量,“雨·湖蔬鮮”成為特色農業“地域名片”。
堅持以“智能化管理”推動身心俱在。堅持駐村干部分級管理和屬地管理相結合,通過數字賦能,使駐村干部管理更便捷、更有效。實時定位打卡,確保“待得住”。為解決“讀通校”“走讀”的問題,開發駐村干部智能化管理系統,對全市所有駐點村地理坐標進行定位,并設置打卡范圍和時間區間,要求駐村干部定時打卡簽到,嚴格落實每周干五天住四夜的駐村要求。定期開展常態化督查,推動駐村工作隊到崗到位、履職盡責。實時數據分析,確保“干得實”。將駐村“八個推動”工作任務嵌入智能化管理系統之中,高效、便捷的實現走訪統計、日志檢查、總結報告、爭取支持、問卷調查等數據上傳和分析工作。通過數據分析,及時掌握駐村隊員工作狀態,實現了駐村工作縱向無縫監管、橫向信息共享。實時上傳下達,確?!肮艿煤谩薄R劳兄悄芑芾硐到y建立工作交流群,每月結合各階段具體工作任務下發指導性的工作提示,定期分享有關政策文件,及時解決駐村干部反映的困難和問題。除了線上交流,定期線下互動。今年以來,下沉到基層一線組織駐村干部召開工作片會5次,面對面進行交流研討。
以“一體化聯結”強化后盾支持。落實“三個捆綁”,壓緊壓實派出單位、后盾單位責任,切實發揮好保障作用。推行支部共建。根據《湘潭市“心連心走基層、面對面解難題”活動工作要點》有關要求,結合“干群結親一起干”系列行動,推動派出單位、后盾單位支部與幫扶村支部結對共建,結合主題黨日活動到村開展調研走訪、共建共享活動。駐潭單位韶山海關作為湘鄉市龍洞村后盾單位,以機關支部與村支部結對共建為切入點,支持幫扶村發展,拉近了干群距離。推動工作共抓。派出單位、后盾單位當好駐村工作“大后方”,將駐村幫扶工作與單位其他業務工作同部署、同推進,發揮行業部門優勢,協調爭取項目,最大限度地凝聚起鄉村振興的強大合力,為鄉村振興添動力、增助力。公檢法司等部門發揮職能優勢,積極開展防電詐宣傳教育,為村民提供法律咨詢,有效地推動了當地的法治建設,強化基層治理效能。推進人員共管。認真落實駐村工作經費、生活補助、交通補貼、定期體檢等保障措施,經常性開展走訪慰問、談心談話,了解駐村干部的思想動態、工作情況,及時解決駐村干部的困難問題,讓駐村干部在工作上、生活中無后顧之憂,從而調動駐村干部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以“精細化考核”確保責任落實。充分發揮考核結果“指揮棒”“風向標”作用,把實干為上的導向落到實處。建立閉環機制。建立督導檢查、講評交辦、考核評價、結果運用的閉環管理機制。深化駐村幫扶工作隊在“八個推動”落實情況、工作隊日常管理情況、爭取派出單位和后盾單位支持情況等方面的考核。新一輪選派以來,市駐村辦會同有關部門采取“四不兩直”的方式,隨機抽查5個縣市區92支駐村工作隊,了解駐村干部在崗履職情況以及群眾的知曉率和滿意度。定期調度排名。將駐村幫扶工作納入鄉村振興市級重點工作任務,實行“月調度、季講評、年考核”制度,運用駐村干部智能化管理系統采集的數據,結合日常督查走訪情況及各縣市區工作推動落實情況,對各縣市區駐村幫扶工作進行差異化排名,形成了爭先進位的良好氛圍。強化結果運用。強化干事創業精神,推動駐村干部有為有位,制定《優秀駐村幫扶干部選拔使用工作方案》,依據年度考核結果,分級分類開展提拔使用、職級晉升工作。駐村期間,先后兩批提拔使用、晉升職級16人,有效激勵駐村干部擔當作為。
以壯大集體經濟提升造血能力。堅持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作為抓基層打基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關鍵環節來抓,打造集體經濟新引擎,激活鄉村振興新動力。做好謀篇布局。湘潭市制定出臺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工作方案,實現“消薄村鞏固、一般村壯大、富裕村做強”,力爭全市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增長10%以上。深入調查研究。市委組織部領導帶隊開展大走訪大調研活動,全面掌握各村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工作的短板弱項,進一步健全工作機制,壓實各級黨組織書記抓黨建促鄉村振興政治責任,以更大力度、更實的舉措推動村級集體經濟提質增效。做強產業發展。深入實施品牌、特色、質量、產業、科技、開放等“六大強農”行動,做大現代農業產業,發展糧油、畜禽兩個主導產業,做優做強湘蓮、蔬果茶等兩個特色產業。加快優質湘豬、“湘九味”中藥材、早熟油菜等國家級產業集群項目建設。堅持創新驅動。加快改革創新步伐,學習借鑒發達地區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鄉村共富公司”模式,以土地、資金等入股,年終按股分紅組建村級集體企業,提高服務能力,拓寬村級經濟合作社增收渠道。截至2023年9月底,湘潭市行政村755個,村級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達1.2億元,5-10萬元的村343個,10-30萬元的村255個,30-50萬元的村82個,50-100萬元的村39個,100萬元以上的村36個。
Copyright © 2017 www.bocomtrust.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