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俊 袁新德 彭瞰
在新化縣石沖口鎮,“一株小草”鼓起了農戶的“錢袋子”,實現2022年綜合收益突破1億元,帶動1.3萬余名農戶共增收800萬元以上。湘中大地的沃土上,一幅特色產業舞活鄉村振興的壯麗畫卷逐漸舒展。
石沖口鎮以山地丘陵地形為主,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全年溫暖濕潤、光照充足、雨量充沛。豐饒的農耕文化、獨特的地理氣候和優良的生態環境加持,共同點燃了石沖口高質量打造“黃精小鎮”的強勁引擎。
圍繞鄉村振興產業發展,新化縣將黃精產業作為打造“百億強縣”的縣域特色經濟支柱產業強勢推進。緊扣新化“中國黃精集散中心”戰略定位,石沖口鎮立足特色資源優勢,將黃精作為產業培育的主攻方向。同時,以“黨建+營商環境”為突破口,由黨政主要領導帶隊,入企宣傳紓困幫扶最新政策,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提振企業發展信心,切實幫助企業“克難”、為經濟“蓄能”、為發展“加分”。
立足資源稟賦扎根于“土”。新化黃精歷史悠久,明朝嘉靖年間《新化縣志》中便有“新化所產中藥材黃精排名第一”的詳細記載,種植、繁育、食用、藥用黃精經驗豐厚。自2017年建立第一家黃精粗加工廠以來,石沖口鎮發展810戶農戶參與黃精種植,建立健全黃精產業聯農帶農富農的利益聯結機制,先后催生了2家市級龍頭企業、30家黃精種植專業合作社,創建藥食同源加工廠房5000平方米,從業人員達到3000余人。今年,鎮內黃精種植規模突破10700畝,鎮內外種植面積達2萬余畝,創建中藥材基地30個,鎮黃精基地作為國內唯一一家黃精基地,成功入選第二批全國種植業“三品一標”基地。
緊貼市場需求突顯于“特”。為擦亮新化“中國黃精之鄉”金招牌,石沖口鎮線上線下兩步走,探索建立多元化發展模式。一方面成功組建多家黃精線下旗艦店,深化與科研院校的林下經濟產學研對接合作,邀請專家學者為黃精產業“把脈問診”,攻克技術難關,破除發展壁壘,創新性研發黃精固體飲品、黃精保健酒、黃精芝麻丸、黃精口服液、黃精壓片糖等10余個系列產品,天龍峰黃精即食片獲第23屆中國中部農博會金獎,黃精富硒面獲評為“最具推廣黃精膳食獎”。另一方面在電商平臺注冊企業店鋪,鼓勵本土網紅搶抓流量東風,在短視頻平臺建立賬號,傳唱黃精歌曲、挖掘黃精文化、講好黃精故事,進一步打響新化黃精知名度。
著眼經濟效益形成于“產”。為充分發揮三產融合發展乘數效應,鎮內爭取投資2000萬元推進天龍山黃精深加工產業園建設,新增5條黃精產品自動化生產線,建成后年產值可達12280萬元。聚焦農旅融合發展,深入挖掘民間文化,充分利用旅游資源,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打造高質量“黃精廊道”,5年內可建成一條集繁育、種植、加工、銷售、旅游于一體的高標準黃精產業環線。全面推廣“公司(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經營模式,“油茶+黃精”“紅豆杉+黃精”等林下套種經濟“共富體”帶動而來的收益超過8000萬元,累計分紅200余萬元,幫扶脫貧戶、監測戶94戶,解決4000人就業問題,幫助6400余戶穩定增收,帶動7個村集體經濟年增收5萬元,2個移民村集體經濟突破10萬,真正展現了一企帶一業、一草富一地的盛況。
石沖口鎮黨委書記羅正平介紹,黃精契合了當下追求健康養生的消費熱點,前景廣闊、大有可為。石沖口將堅持“市場引領、政府扶持、龍頭帶動、品牌驅動”的產業開發思路,壯大和發展黃精產業,引領農業產業發展,讓黃精成為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富強的新引擎。
Copyright © 2017 www.bocomtrust.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