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報全媒體記者李成輝
冬日暖陽下,行走在湖南東部鄉村,處處可聽見鳥語、聞到花香,干凈整潔平坦的村道通向每一個村組,一棟棟精美的房舍錯落有致,一幅幅創意墻畫散發出濃郁的藝術氣息。夜幕降臨,鄉村大舞臺上,燈火通明,鼓樂陣陣,唱腔婉轉悠揚,一片歡聲笑語……美麗的鄉村山水畫卷在記者眼前展現。
產業振興,“彩虹路”上筑美景
從醴陵驅車,沿S313省道一路西行50公里,就來到了均楚鎮青山村。群山環抱里,一條“彩虹路”串起了青山村美麗圖景。
修好這條路是當地村民的夙愿,也是青山村干部們的頭號工程。上下同欲、干群一心,這條路實現了完美“蝶變”。
路通景美游客來。不少游客感慨:沒想到在這么一個偏遠的小山沖里,還有這樣一個世外桃源般的幸福屋場。
有了“彩虹路”,村民劉艷也喜歡出門了。每天18時,她都會出現在“彩虹路”上,邁著輕快的腳步,往幸福屋場走去?!凹s了村里的姐妹,去跳廣場舞哩!”劉艷自豪地說,“環境不比城里差,散散步、跳跳舞都很方便,幸福屋場讓我們的幸福指數成倍地提高了?!?/p>
青山村曾是省級貧困村,2017年才“摘帽”。青山村黨委書記樂建軍介紹,近年來,青山村產業振興有突破,茶葉種植等傳統產業壯大了,桃形李、瓜蔞等新產業增多了?;诋a業發展,青山村不斷美化環境,提質拓寬道路、整治人居環境,建設梯田花海與“數字鄉村”等,村里的青山灣幸福屋場成為醴陵25個幸福屋場創建示范點之一。
自豪的不止劉艷。今年45歲的張建南是瀏陽市小河鄉烏石村村民,平時在家養豬、種地,有空就去村里的畫室畫畫。前年,在一位畫家的指導下,這位農村婦女創作了一幅創意油畫,賣出了5000元的高價,震動了當地。
“以前只懂做農活,沒想到現在成了一名油畫師,在親戚朋友面前我還蠻自豪的!”張建南笑著說。
像張建南一樣的農民畫師,烏石村有50多位。他們能熟練創作油畫、工藝國畫、創意畫、抽象畫,畫作遠銷西班牙、新加坡、泰國等10多個國家。烏石村黨總支書記賴平表示,未來還將進一步豐富產品形態,拓寬銷售渠道,發展藝術研學,帶動村民增收和村集體經濟發展。
搶抓機遇,走出鄉村振興特色路
與烏石村相隔不遠的張坊鎮田溪村,是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坐落在大圍山東麓。雖地處鄉野,卻有著現代化的游樂設施,走在玻璃橋上,抬頭有藍天白云,俯身是溪流、巨石、民宿。
近年來,田溪村搶抓政策機遇,全力打造西溪磐石大峽谷景區,成功走出一條以鄉村旅游帶動其他產業共同發展、賦能鄉村振興的特色之路。
據悉,自2017年開業以來,該景區累計接待游客80余萬人次,景區和其他游樂項目門票總收入4000多萬元,帶動村民創收超1億元、新增就業崗位800余個,讓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創業。全村人均年收入從2015年的4700元增至2022年的26000元,村集體經濟收入超過50萬元。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夜生活開始了。汨羅市瞭家山社區的鄉村大舞臺上,燈火輝煌。參與表演的是瞭家山文化藝術志愿服務分隊的志愿者,這個6180人的村子,志愿者就有1178名。伴隨著歡快的音樂,他們自信地舞動,既是在為自己而舞,也是在為鄉村振興而舞。
Copyright © 2017 www.bocomtrust.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