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中共雙峰縣委黨校2023年秋季主體班,走進“和森故里”井字鎮開展現場教學。井字鎮黨委書記趙果成精心準備的黨課,為大家來帶了一場紅色文化洗禮。
井字鎮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杰出的共產主義戰士蔡和森的故鄉,位于雙峰縣東南部,與湘潭、湘鄉、衡山三縣市毗鄰。這里生態優美,山清水秀,人杰地靈,三國時期蜀丞相蔣琬家族曾集居于此,亦農亦商,儼然街市。
近年來,井字鎮積極響應鄉村振興戰略,以蔡和森故里為紅色名片,以《和森故里講和森》為課題,大力發展紅色文旅產業,助力鄉村振興。通過打造精品黨課、文化體驗、地下黨支部展覽等多元方式,闖出了一條紅色文化文旅融合發展之路,已成為黨建學習、黨員教育、紅色文化旅游的重要基地。
傳承紅色基因,挖掘紅色資源
井字鎮把準建黨100周年及黨史學習教育等時間節點,對光甲堂、中共銅梁地下黨支部陳列室、銅梁農會舊址等進行有效保護和開發利用。2021年7月,蔡和森同志紀念館·故居景區獲評全國4A級景區,通過開展紅色主題活動,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學者前來參觀學習。
光甲堂,位于湖南省雙峰縣井字鎮楊球村,建于清末,總面積550余平方米,是蔡和森、蔡暢同志少年時期的故居。
中共銅梁地下黨支部陳列室,是蔡和森、蔡暢、彭平之等在家鄉創辦的雙峰境內第一個鄉農會——銅梁鄉農民協會,提出了“一切權力歸農會”具有建立革命政權性質的口號,在這里,他們建立了中共早期地方地下黨組織銅梁支部。銅梁山下,銅梁農會舊址后山現在還存有地下黨支部、農會活動的秘密山洞據點。
井字鎮“和森紅”紅色宣講隊,現有宣傳骨干力量10余人。宣講隊進機關、進(村)社區、進企業、進學校、進屋場,講好和森故里紅色故事成為當地一道紅色“閃光帶”。《光輝一家》《革命母親——葛健豪》《蔡和森生平事跡》《中國婦女運動先驅——蔡暢》《特別黨費繳納單》等5堂精典微黨課,擦亮了紅色教育品牌。
打造黨建示范,全面引領鄉村振興
今年來,井字鎮以“紅色引領綠色發展”為理念,著力打造銅梁、楊球兩個黨建示范樣板村,并以S331線為軸線輻射全鎮,創建出一批特色鮮明、主題突出、內涵豐富、社會認可的黨建品牌示范片區,走出一條隊伍強、村民富、鄉村美的鄉村振興路。
在光甲堂重溫入黨誓詞,接受黨性教育洗禮,沿著《少年行》的道路,尋找蔡和森一家追求真理的足跡,領悟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在蓮花山易扶點、扶貧車間,目睹易地扶貧搬遷給群眾帶來的獲得感、幸福感。井字鎮黨委、政府將蓮花山易扶安置小區納入關圣殿社區管理,通過抓隊伍、抓機制、抓服務、抓活動,加強黨建引領,讓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可發展、能致富。
在《信仰——中共銅梁地下支部》陳列室,感受完銅梁星火帶來的鼓舞和啟迪后,聽取一場《和森故里講和森》的經典黨課,傳承紅色基因、庚續紅色血脈,更加深入了解和森同志的光輝一生和光輝一家。
做大文旅融合,有序推進綠色發展
井字鎮將紅色文旅產業與鄉村振興緊密結合,通過發展鄉村旅游、紅色文化創意產業等多元化業態,推動文旅產業融合發展。
以蔡和森蔡暢故居為中心,以銅梁紅色文化之旅為主線,以湖湘文化之韻銅梁古道為輔線,以紫峰云端之約和陸和環保建材之綠為支線,連片打造“紅色文旅+綠色生態”為主題的旅游路線,通過豐富多彩的大型活動及宣傳報道,吸引外來游客旅游觀光,并大力支持發展庭院經濟,鼓勵農戶進行農產品深加工,達到以文促旅、以旅彰文、以旅帶產的良性發展模式。(周俊龍良紅)
Copyright © 2017 www.bocomtrust.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