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2月9日訊(全媒體記者王茜)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邁上4萬元臺階,近3年來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平均增長8%,長沙城鄉居民收入比值縮小至1.60,工資性收入成為拉動增長的主動力……近日,國家統計局長沙調查隊公布2022年數據,長沙農村居民增收數據格外亮眼。
調查數據顯示,長沙農村居民收入平穩增長,城鄉收入差距縮小。2022年,長沙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40678元,同比增長6.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4.7%,增速快于地區生產總值增速。從收入結構看,2022年長沙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構成中,工資性收入占比為60.6%,經營凈收入占比28.8%,是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主要組成部分。財產凈收入占比1.7%,轉移凈收入占比8.9%,是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重要補充。
工資性收入是拉動增長的主動力。2022年長沙農村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24627元,同比增長5.7%,是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的主動力。農村居民工資性收入增長的主要原因:一是長沙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穩就業工作,精準服務農民工返崗復工,將招工觸角直接深入農村勞動力家門口,現場提供“一站式”服務,全力保障農民工就業。二是根治農民工欠薪成效明顯,長沙率先在全省開展了農民工工資專戶制度試點,率先在全省形成了根治欠薪“2+3”長沙模式,有效打擊和預防欠薪行為,農民工權益得到有力保障。
經營凈收入平穩增長。2022年長沙農村居民人均經營凈收入11707元,同比增長6.7%;財產凈收入加速增長。2022年長沙農村居民人均財產凈收入709元,同比增長8.8%,財產凈收入增長,主要得益于轉讓土地承包經營權租金收入和利息凈收入增長;轉移凈收入增速最快。2022年長沙農村居民人均轉移凈收入3636元,同比增長10.9%。
Copyright © 2017 www.bocomtrust.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