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丹枚楊磊彭迎春
盛夏時節,行走在綏寧縣寨市苗族侗族鄉,只見清澈見底的河流穿村而過,清爽敞亮的民房錯落有致,村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到處都是一派欣欣向榮景象。
近年來,寨市苗族侗族鄉緊緊圍繞鄉村振興總體目標任務,狠抓環境提升顏值、注重特色農業發展、助推農旅融合拓空間,走出一條產業興、百姓富、鄉村美的鄉村振興之路,為建設“美麗綏寧、活力綏寧、幸福綏寧”貢獻了寨市力量。
做強特色產業
塑造鄉村振興之“根”
剛進入8月,寨市茶沖村的山坡上,數百畝“潤秋”貢梨已碩果滿枝,果農們穿梭在果園中,修剪照看,好不忙碌。茶沖村雨水適中、陽光充沛、丘陵山地多,該村因地制宜發展金秋梨產業,如今種植金秋梨成為了大部分家庭增收的“利器”。
如何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讓人民的錢袋子鼓起來?寨市苗族侗族鄉黨委召集各村兩委班子召開“諸葛會”,廣開思路,拓展多渠道發展產業。該鄉立足產業發展實際,因地制宜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積極謀劃適合自身特點的產業結構,在原有金秋梨、藍莓、獼猴桃、金錢柳等特色產業基礎上,發展黃金貢柚、血妃李、油蟠桃、絞股藍等產業。
如今,一個個崛起發力的特色產業打開了寨市苗族侗族鄉各鄉村的“致富密碼”,美了鄉村,富了村民。
做優致富產業
充填鄉村振興之“實”
盛夏時節,來自長沙的劉先生驅車來到上堡村,享受世外桃源的寧靜愜意。“這里氣溫適宜,空氣清新,是個度假休閑的好去處。”劉先生點贊道。
得益于歷史積淀深厚的文物古跡和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寨市把旅游產業作為鄉村振興的一個突破口,創新旅游業態、塑造特色品牌,實現旅游產業的快速發展。
該鄉推出黃桑風情小鎮、黃??叼B游、“重走紅軍路”這“三大產品”,為寨市引來了“人氣”、帶來了“財氣”;以“四八姑娘節”“十月兄弟節”“壩那苗年”為抓手,打造吃住行游購娛全產業鏈,讓山區變景區;積極開發文化體驗游、鄉村民宿游、休閑度假游等旅游新業態,打造以“上堡故事”“鐵杉林苑”“壩那部落”為代表的特色民宿、農家樂60余家,旅游景區增設攤位為當地群眾提供靈活性就業崗位100余個,促進群眾就近就業。通過旅游帶動鄉村振興,越來越多農戶共享旅游發展紅利。
提升基層治理
鑄牢鄉風文明之“魂”
鄉風文明,美在環境,聚在民心。
寨市大力實行“美麗工程”,積極推行變干部“唱獨角戲”為全體村民“跳集體舞”,帶動村民積極參與到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來。如今,全鄉人居環境煥然一新,已創建14個市級衛生村、1個省級衛生村。
同時,該鄉開展“道德銀行”建設,以村(社區)為單位,建立道德行為評議、評分體系,激發群眾向善向美的內在動力;不斷加強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建設,嚴格按“五有”標準有序開展各項工作。今年以來,該鄉共組織開展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86場次,志愿服務累計時長達8111小時。
通過美麗鄉村建設,寨市苗族侗族鄉“整”出了農村新美景,“建”出了農民新生活,一個個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有“顏值”更有“氣質”的美麗鄉村不斷涌現,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Copyright © 2017 www.bocomtrust.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