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謝卓芳
工廠車間里,生產線滿負荷運轉,產業工人開足馬力趕訂單、抓生產;項目建設一線,作業車輛穿梭不息,建設者們鉚足干勁忙施工、趕進度……
在世界經濟增長乏力,不穩定、不確定、難預料因素較多的大背景下,湖南工業經濟保持恢復態勢,制造業支撐力進一步增強。
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湖南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2.6%,6月份增長4.5%、連續3個月回升。上半年,制造業增長2.6%,對全省規模工業增長貢獻率達88.8%,有力支撐全省經濟增長。
裝備制造業貢獻突出
今年以來,我省制造業面對“三重壓力”,展現出較強韌性。
數據顯示,上半年,全省39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20個行業的增加值同比實現增長,增長面超五成。其中,裝備制造業表現亮眼、貢獻突出,增加值增長6.0%、對規模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61.0%。
以軌道交通為例,前不久全球首輛氫能源智軌電車在湖南株洲順利裝運發車,運往馬來西亞。車輛首次采用氫能源動力系統,具有續航里程更長、加氫時間更短、更低碳節能環保的優勢,將為當地帶去可靠、高效和現代化的新型出行方式。長沙海關數據顯示,上半年湖南軌道交通裝備進出口值7.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01.2%,實現大幅增長。
當前光伏、儲能、新能源汽車等新興裝備市場需求旺盛,我省制造業把握機遇,向“新”發展。上半年,全省新能源汽車零售額增長57.3%,帶動汽車制造業增加值增長44.3%。集成電路、鋰離子電池、風力發電機組產量分別增長54.5%、28.2%和13.5%。
制造業加速回暖同樣反映在關聯數據上。上半年,全省工業稅收增長32.4%,制造業稅收增長14.7%。
重點行業持續發力。上半年,汽車制造業、金屬制品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44.3%、8.9%、5.9%、4.0%;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支撐有力,增加值增長17.5%、對規模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31.6%。
產業投資穩步增長
日前舉行的2023年湖南省重大項目投融資對接會上,609個重大項目達成合作協議,涉及項目總投資15220億元,授信簽約額度6078億元,年內計劃投放資金2020億元。
這是蓄勢待發的勢能——上半年,產業項目建設推進有力,產業投資增長7.3%,其中工業投資增長12.8%,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8.2%,技術合同成交額增長99.4%。6月末,全省制造業貸款余額同比增長22.8%,連續19個月高于全部貸款增速。
經營主體培育較好。上半年,全省實有經營主體677.14萬戶、增長9.6%,在庫“四上”單位增長4.9%。其中,大型企業引領作用明顯,大型企業增加值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8個百分點,對全省規模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69.8%。
業內人士分析,宏觀經濟環境與企業微觀個體的“溫差”仍然存在。受產品價格回落、用能成本上升等因素影響,我省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利潤總體恢復緩慢。
持續優化產業發展生態,在為企業辦實事上下功夫。上半年,我省深入實施“三送三解三優”行動等一攬子幫扶舉措,累計為企業解決用工、用能、融資等問題8000多個,完成制造業留抵退稅52.7億元、清欠3217.31萬元,幫助企業獲得貸款900多億元。
新舊動能轉換加快
位于寧鄉經開區的楚天科技生產車間里,密密麻麻排列的小藥瓶飛快經過檢測箱,在工業級高清鏡頭下,人肉眼不能瞧見的細小玻璃屑、小色塊、纖維毛發、包裝材料等外觀缺陷“無處遁形”。楚天科技有關負責人介紹,通過對檢測設備智能改造升級,一天檢測量從原來人工檢測的數千支,增加到30萬至40萬支,且檢測精度大大提高。
這樣的企業在我省并不鮮見。今年上半年,面對多重壓力,我省制造業企業拒做“躺平者”“逃避者”,推進智能化轉型,提升核心競爭力。
省工信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我省啟動“智賦萬企”行動,加速新一代信息技術賦能千行百業。
數據顯示,上半年,全省新推動49836家企業上云,3896家企業上平臺,分別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62.3%、55.7%;2023年“數字新基建”100個標志性項目建設進度加快,目前項目已完成投資額超85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總投資額63.9%。
科創動能加速釋放。我省深入推進規模工業企業創新研發活動全覆蓋,擴大研發機構覆蓋面進一步擴大,提升企業創新能力。上半年,全省新增國家企業技術中心7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373家;新增創新型中小企業1431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787家、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198個。
Copyright © 2017 www.bocomtrust.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