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傳達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菖蒲塘村院壩會現場。 張寒煙 攝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李寒露
通訊員吳東林
碩果滿枝的豐收時節,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鳳凰縣廖家橋鎮菖蒲塘村橘柚飄香。
2013年11月以來,菖蒲塘村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到村里考察時的囑托,向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要效益,走出了一條水果立村、產業興村的脫貧致富之路。
11月28日,記者來到菖蒲塘村采訪,與村干部和村民重走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菖蒲塘村的線路,現場感受黨的二十大精神進山村、入人心、催奮進的濃厚氛圍。
發展特色產業,拓寬致富渠道
記者抵達菖蒲塘村時,在村口的電商服務站里看到眾多人正忙碌著。村里的“女子嫁接隊”隊長田香群,帶著村民正對蜜柚進行分揀、裝箱、打包、貼標。
每隔幾分鐘,田香群停下手里的活,拿出手機進行一陣操作。只見一旁的打印機里,快遞單不斷被打印出來,紙帶“吱吱”地順著桌子往下落。
“獼猴桃基本賣完了,現在集中力量賣蜜柚。”田香群向記者介紹,從8月初到10月下旬,這個面積不足60平方米的門店,通過電商渠道,銷售獼猴桃超過4萬公斤。
其實,在網上賣水果只是田香群的“副業”。菖蒲塘“女子嫁接隊”在她帶領下,業務拓展到貴州、重慶等地,對外提供苗木嫁接和水果種植技術服務,隊員發展到260多人,年創收入超900萬元。
黨的二十大召開期間,菖蒲塘村黨委第一時間邀請到成功選育“翡翠香果”無籽獼猴桃的“土專家”丁清清,給黨員和種植大戶講授獼猴桃秋冬季預防病蟲害有關技術,并一同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10月下旬以來,村里4次召開“院壩會”,村民代表暢所欲言,就如何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談感受。
田香群說,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作為新時代的新型職業農民,她有信心帶領隊員做好“提質增效”文章,繼續發展好獼猴桃等特色產業,把菖蒲塘的水果賣得更遠,把“菖蒲塘”的品牌擦得更亮!
鞏固脫貧成果,增強內生動力
走在菖蒲塘村,記者在蒙蒙煙雨中見到不少村民在田間忙碌,脫貧戶梁立成正在平整育苗地。
“前幾天在村里集中學習了黨的二十大精神,字字句句都說到我心坎里。在黨的好政策扶持下,我家脫了貧。現在已發展7畝獼猴桃,經濟來源穩定,日子越過越有盼頭!”談起如今的生活,梁立成眼睛笑成了一條縫,在其他村民帶動下,他又嘗試繁育獼猴桃嫁接苗。
家家有果園,戶戶有苗圃,人人懂技術,個個會種植,賣水果,賣苗木,還賣技術。目前,菖蒲塘村水果產業面積達6000畝,繁育獼猴桃嫁接苗、黃金茶葉苗、柚子苗等各類苗木540畝,總年產值過億元。
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里考察調研,叮囑鄉親們要“依靠科技,開拓市場,做大做優水果產業,加快脫貧致富步伐”。村黨委書記周祖輝說,村里不斷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增強村民內生動力,科技興農、產業興村,正朝著發展智慧農業、水果深加工、農旅一體化發展道路前進。現在,村民在家門口掙錢的機會越來越多。而讓村民就地過上現代生活,正是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應有之義。
賡續紅色血脈,打造振興典范
位于菖蒲塘村長坳片區的深坨苗寨,緊鄰飛水谷景區。寨子里幾棟房子長期閑置,還有一棟危房。而記者來到這里時,眼前卻是一個精致的農家院落——菖蒲塘紅色農家院。
村紀檢專干龍建效介紹,今年4月以來,村里以人居環境整治為抓手,由村集體經濟合作社牽頭,引進實體,通過租賃形式,將這幾棟民房進行特色改造,設思源、振興、紅色3廳,能同時容納170余人就餐。
危房變客房、苗寨變景區,這個村集體經濟占40%股份的農家院落,成了村里接待外來參觀考察和旅游團隊、游客的“紅色餐廳”。在此就業的村民李霞說,這里也成了村民唱苗歌、打苗鼓的休閑場所。
菖蒲塘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長唐金生說,到菖蒲塘“重走一次紅色線路、觀看一次紅色宣傳片、品嘗一杯當地農特飲品、參觀一次鄉村振興展館、上一堂紅色黨課、重溫一次入黨誓詞、體驗一次紅色餐飲文化”的精品旅游線路已形成。
“菖蒲塘村作為全國脫貧攻堅樣板、全省全州鄉村振興的‘領頭雁’,我們將珍惜榮譽,按照黨的二十大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和‘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部署,展現新作為,加快全國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步伐,讓紅色菖蒲塘煥發新時代光彩。”唐金生堅定地說。
【基層聲音】
“全國農村致富帶頭人”、菖蒲塘村黨委書記周祖輝:
我們要把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貫徹好,要讓黨的二十大精神在菖蒲塘村落地生根、開花結果。這些天,菖蒲塘村掀起了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熱潮。鄉親們通過院壩會、入戶宣傳等方式,用“小故事”講出大道理,用“鄉土話”傳遞“新思想”,爭相傳達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
我們要通過黨員干部的帶頭示范,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產業是發展的根基。只有產業興旺了,農業經營才能有效益,農民才能增收致富,農村才能留得住人。我們村依托水果產業,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努力提高質量效益和市場競爭力。
我們要接續擦亮“菖蒲塘”這張名片,突出抓好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努力在提升思想高度、三產融合發展、打造美麗家園、全域文明創建、促進共同富裕等方面走在前列。
【記者手記】
煥發新時代的光彩
李寒露
菖蒲塘村曾是一個典型的貧困村。如今,山還是那座山,新添了百果繞青山;人還是那些人,卻是新時代新農民。宣講會上、農戶院壩中、果園深處,大家談感受、說變化、話振興,內心深處充滿著對黨和國家的感恩之情,還有對菖蒲塘村未來發展的滿滿信心。
90天通過網店銷售4萬公斤獼猴桃,田香群賣出的一箱箱優質水果,是菖蒲塘水果知名度和美譽度的價值體現;別具一格的菖蒲塘紅色農家院,則成為村民幸福感和獲得感與日俱增、日子越來越甜蜜的鮮活見證。
站在新的起點上,菖蒲塘人朝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前進,踔厲奮發、勇毅前行,昂首闊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新征程,全力創建國家鄉村振興示范村,將感恩之情化為奮斗之力,讓紅色菖蒲塘煥發出新時代的光彩。
Copyright © 2017 www.bocomtrust.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