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湖南省聚焦“守底線、抓發展、促振興”,全面壓實責任,強化政策舉措,全力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全面壓實責任鄉村振興動力強
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鄉村振興工作,主要領導帶頭,研究制定問題整改方案,為湖南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
出臺《關于支持十五個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跨越發展的意見》,將綏寧縣、安化縣等15個縣確定為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全省40多個部門和單位出臺支持意見,對重點幫扶縣給予大力支持,形成“1+N”政策體系,助力鄉村振興重點縣跨越發展。
嚴格按照“四個不摘”要求,在財政銜接補助資金和涉農整合資金管理、駐村幫扶等方面相繼出臺一系列實施方案。今年,省本級銜接資金預算安排繼續保持增長,對82.36萬個幫扶項目資產監管情況“回頭看”。鄉村振興金融服務不斷提升,今年1—10月,全省新增涉農貸款2183.3億元,同比增加259.9億元。
全省分層分類培訓鄉村振興干部22萬人次,集中培訓賦能“領頭雁”,鍛造鄉村振興“主心骨”,帶領人民群眾持續推進鄉村振興。
加強監測幫扶消除返貧致貧風險
湖南把促進脫貧群眾增收作為根本措施,出臺《關于促進脫貧群眾持續增收的八條意見》,強化產業帶動,促進脫貧群眾持續增收。面對旱情影響,實施“千名水利干部到田間”行動,派出干部近10萬人次,精準對接灌區、農村供水工程,做好水資源調配,幫助解決保灌溉保供水問題8800多個。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建立健全防止返貧長效機制。湖南創新推行“三個一·三精準”工作方法,堅持“一戶一像精準識別”“一戶一策精準幫扶”“一戶一評精準消除”,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創建省級防返貧監測與幫扶管理平臺,推行監測預警信息化管理。對易返貧對象實行監測,做到早發現、早干預、早幫扶。
邵陽市隆回縣深入開展防返貧監測幫扶,在全縣探索推行“一摸、二核、三問、四看、五必納”的“12345”工作法,“篩”出困難群眾名單,精準制定幫扶措施,消除返貧風險隱患。
強化分類幫扶。以脫貧戶收入水平、發展能力為標準,精確劃分為高質量脫貧戶、穩定脫貧戶、重點監測戶、兜底保障戶4類,實施“套餐式”幫扶。
聚焦“兩業”脫貧群眾實現穩定增收
湖南省委、省政府堅持把產業幫扶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突出任務來抓,實現脫貧地區產業持續穩定發展。預計全省2022年度脫貧人口人均經營性凈收入約1426元,同比增加約515元,增幅約56.5%。
聚焦打造優勢特色千億產業,推動產業脫貧同產業振興有效銜接。按照“端穩端牢中國糧、做優做香湖南飯”的發展思路,圍繞打造油茶果等10大優勢特色千億產業,帶動脫貧地區產業做大做強。出臺《推進脫貧地區特色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實施意見》,指導51個脫貧縣確定“一特兩輔”脫貧主導特色產業。強化農業科技支撐,充分發揮8位在湘農業院士作用,組建12個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實施“千企興村萬社聯戶”脫貧產業幫扶行動,帶動117.9萬脫貧戶發展產業。建立湖南脫貧地區優質農產品產銷對接綜合服務中心,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建立展銷館,推動脫貧地區優質農產品“出湘出境”。
為提速脫貧地區經濟發展,湖南依托省內對口幫扶和民營企業結對幫扶,實施“湘伴而行”產業協作行動,支持重點幫扶縣建設“飛地園區”。
不斷強化產業就業幫扶。扎實推進勞務協作穩定一批、就近就業吸納一批、扶持回流人員轉崗一批、關注新成長勞動力幫扶一批、落實就業政策支持一批,截至今年7月底,湖南省脫貧人口就業規模達247.78萬人。開展“萬名干部聯萬企”行動,推進就業協作幫扶等行動,全省創辦就業幫扶車間6035個,吸納脫貧勞動力6.85萬人。
數據來源:湖南省鄉村振興局
Copyright © 2017 www.bocomtrust.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