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唐亞新
通訊員曹雄向喆
農業機械化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重要基礎,是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標志,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支撐。作為農業大省的湖南,該如何搶抓農業機械化發展新機遇、培育新動能,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
今年,受中共湖南省委委托,民盟湖南省委會調研組就“加快智慧智能農機產業鏈建設助力鄉村振興”開展年度重點考察調研。
調研組由民盟湖南省委會主委何寄華牽頭,省委會領導班子分組帶隊實地調研,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和省社科院民盟盟員專家團隊參與并全力提供專業性指導。
訪實情,撈“干貨”,議對策。調研組重點圍繞摸清全省農機產業發展的痛點、堵點和難點,深入調研。
益陽是全國現代農業示范區。2021年,益陽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79.8%,位居全省前列。8月初,何寄華帶隊赴益陽實地考察調研。
“農機是效益推動型產品,具有投入成本大、收益線長等特點。”
“我國農業機械的種類沒有發達國家全面,研發制造和市場空間都很大?!?/p>
“益陽將積極發揮農機合作社作用,推廣代育秧、代播種、代收割等服務,加快推進農機社會化服務產業化?!?/p>
考察現場,調研組與農業裝備企業、農機制造企業、農機專業合作社以及當地政府部門深入交流,詳細了解農業機械化技術研發、降本增效、使用推廣等情況和相關困難問題。針對如何攻破農業機械化發展難題,助力現代化農業發展,大家開誠布公,集思廣益。
今年以來,調研組先后前往長沙、邵陽、婁底、永州、益陽等地,以及省農業農村廳、省工信廳、省農機事務中心等單位調研走訪。調研組還通過書面函詢等方式,大量收集相關情況。
“中共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智慧智能農機產業鏈發展,產業鏈建設成效明顯。”通過深入考察調研,調研組指出,湖南農機企業智能制造態勢形成;智慧智能研發能力增強,產品品類日益豐富;農機服務信息化水平提升,智慧示范逐步推進。
截至2021年底,全省規模以上農機企業由2014年的107家增加到152家;擁有農機國家企業技術中心1家,省級工業設計中心3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20余家,并成立湖南智慧智能農機創新研發中心;農機總動力達到6676.4萬千瓦,穩居全國前六位。
“建強我省智慧智能農機產業鏈需要持續發力。”調研組發現,湖南智慧智能農機產業鏈建設也面臨有引領力的企業過少、有競爭力的產品和有經營力的服務主體不足、有支撐力的應用場景相對滯后等發展難題。
調研組建議,要完善生產鏈,集中資源扶持一批有帶動能力的“鏈主”企業,以打造“鏈主”為關鍵提升集群能級;以全省農機制造集聚區為核心,著力改造提升或新建智慧智能農機產業園區。培育產品鏈,立足需求加強智能高效全程化產品供給,建設與產業配套的全程化產品體系以及與應用配套的流通服務體系,建立對湘產品牌的支持機制。優化創新鏈,加強智慧智能技術研發與轉化,加強共性關鍵技術研發轉移;加強特色智能產品研發轉化;支持小而精配套農機具研發應用。延伸服務鏈,推進農機農藝農服協同融合,全面改造提升宜機化條件,開展以縣為單位的特色農業全程機械化示范,加強農機應用人才培育。提升價值鏈,構建上下游貫通的智慧應用體系,加快建設農業大數據平臺,加強智慧農業應用場景示范推廣等。
“發展智慧智能農機產業鏈,既是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動力,也是全面落實‘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的有力抓手,還是堅決保護糧油安全、加快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支撐?!焙渭娜A表示,民盟省委會將繼續深入調研,持續為湖南加快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化轉型升級、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等,提供更多有價值的參考建議。
Copyright © 2017 www.bocomtrust.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