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繼續大力培養村黨支部書記、駐村幫扶隊員、致富帶頭人等——
“領頭雁”成鄉村振興主心骨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奉永成
通訊員胡陵
12月15日,龍山縣苗兒灘鎮民主村“領頭雁”袁勇帶領村民,在村獼猴桃產業園除草、施肥,為來年豐收打基礎。今年,這片獼猴桃產業園助入股村民每人增收超600元。
在脫貧攻堅戰場上,我省培育了6.8萬名“領頭雁”,帶領脫貧群眾穩定增收。轉戰鄉村振興新舞臺,我省繼續大力培養村黨支部書記、駐村幫扶工作隊員、致富帶頭人等成為鄉村振興“領頭雁”,通過舉辦鄉村振興重點幫扶村、示范創建村黨支部書記省級示范培訓班、鄉村振興主題培訓班、“領頭雁”培訓班等,為這群“領頭雁”賦能,使他們成為鄉村振興主心骨,引領鄉村新變化。
缺什么補什么,上接天線下接地氣
“既有政策解讀,又有具體方法和路徑。”今年7月,參加完鄉村振興主題培訓班后,韶山市韶山鄉平里村第一書記吳啟軍在筆記本上寫下學習體會。
在城里長大的吳啟軍接到駐村幫扶任務時,一時不知道從何下手。參加鄉村振興主題培訓班后,他的思路越來越清晰。
今年,省委組織部、省農業農村廳、省鄉村振興局等牽頭,將全省27萬余名參與鄉村振興的黨員干部、致富帶頭人分為14個不同培訓群體,量身定制“一崗一訓”培訓計劃。
缺什么補什么。培訓根據實際情況,將培訓內容分解成政策解讀、現代種養業、農產品加工流通、電子商務、鄉村旅游等15個培訓專題。根據學員需求,有的放矢選擇授課老師。
培訓上接天線、下接地氣。在農村青年黨員培訓班上,大學教授、青年企業家從理論和實踐兩個環節,手把手教學員如何搭建電子商務平臺,發展種植養殖等產業。在全省鄉村振興重點幫扶村、示范創建村黨支部書記省級示范培訓班上,湖南大學建筑與規劃學院副教授尹怡誠用十八洞村為案例,教學員如何為鄉村振興做好規劃。
從課間到田間,“領頭雁”有了“新導師”
“只發展民宿,旅游產業鏈太短,村里有基礎,可以發展挖筍、打板栗等深度體驗項目,實現產業融合發展。”今年10月,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旅游學院副院長羅芬應邀到衡陽市南岳區南岳鎮延壽村,為村里發展旅游業支招。羅芬是延壽村黨總支副書記延長庚的鄉村振興“新導師”。
一對一賦能,幫助“領頭雁”快速找到發展方向。湖南發動大學、科研院所的專家教授進村入戶帶“學生”,組織能人、企業家與“領頭雁”結對子,為全省8萬多名新任鄉村干部、致富帶頭人配備“新導師”,手把手傳授鄉村振興的經驗方法和心得體會。
創新方式,培訓從課堂走到田間。今年7月,在全省鄉村振興省級示范培訓班上,學員們深入鄉村振興成效明顯、示范效果強的汝城縣土橋鎮龍潭橋村、足田村,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聽,兩個村在基層黨建、環境整治、鄉村治理、村集體經濟發展等方面的成功例子,讓學員們大受啟發。目前,湖南已通過“田間課堂”培訓“領頭雁”1.2萬余名。
思路一變天地寬,引領鄉村新變化
石門縣子良鎮譚村鄉村振興“領頭雁”嚴軍輝想帶領村民發展板栗產業,因對市場需求不太了解,一直不敢行動。
今年4月,在農村黨員鄉村振興培訓班上,他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湖南三知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小軻站在企業角度,分析了板栗產業市場需求,提出了發展思路和方法,嚴軍輝茅塞頓開。
思路一變天地寬。為了幫助學員提升全面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全省“領頭雁”培訓班設置分組研討環節。“大家站在不同角度討論問題,不僅能碰撞出火花,也能少走一些彎路。”嚴軍輝說。
學員們也從單打獨斗走上抱團發展之路。“想擴大肉鴿養殖規模,大家有渠道嗎?”張家界春回大地畜禽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郭宏坤在培訓班微信群里問了一句,很快便有人回應。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幾個小時就有學員跟郭宏坤達成了合作意向。
通過培訓,鄉村振興“領頭雁”開拓了視野,找到了干事創業的好方法,正引領著鄉村發生新變化。
Copyright © 2017 www.bocomtrust.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