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種油茶綠色環保,一畝百斤油,這是促進經濟發展、農民增收、生態良好的一條好路子。”湖南是油茶大省,如何進一步把油茶產業做優做強做大是一項重大課題。
一、湖南油茶產業發展已進入提質增效的新階段
油茶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之一,其營養價值可與橄欖油媲美。湖南是全國油茶主產區,油茶在湖南有2300多年的栽培歷史。近年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油茶產業發展,將油茶產業作為湖南重點特色優勢農業產業來抓,著力提質量、樹品牌、增效益,取得了良好成效。截至2021年底,全省油茶林總面積2277.5萬畝(全國面積6800萬畝),占比接近全國1/3;油茶籽產量171.64萬噸,折算茶油41.35萬噸(全國產量85萬噸),占比接近全國1/2;綜合產值688.63億元(全國產值1600億元),占比超過全國2/5,油茶種植面積、產量、產值和科研實力均居全國第一位,形成了“世界油茶看中國,中國油茶看湖南”的共識。
1. 產業規模日益壯大。近年來,湖南大力實施農業“百千萬”工程和油茶低產林改造三年行動,通過一手抓新造增量、一手抓低改提質,全省新造及更新改造油茶林805萬畝,種植總面積穩定在2200萬畝以上。全省122個縣(市區)中,117個縣(市區)有規模油茶林分布,其中油茶林面積5萬畝以上的有78個,10萬畝以上的有55個。依托油茶龍頭企業,整合資源推行適度規模經營,打造了52個現代油茶綜合(特色)產業園,初步形成了7個區域油茶產業集群。衡陽市、永州市成為全國油茶產業發展示范市(全國僅5個),“衡陽油茶”“邵陽油茶”躋身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油茶產業融合步伐不斷加快,長沙瀏陽市鎮頭鎮、衡陽常寧市西嶺鎮等地建設了油茶特色小鎮。
2. 支持力度日益增大。近年來,全省各級各部門制定了系列政策措施,支持油茶產業高質量發展。2008年,省政府出臺《關于發展油茶產業的意見》;2015年出臺《關于進一步推動油茶產業發展的意見》;2018年出臺《關于深入推進農業“百千萬”工程促進產業興旺的意見》,將油茶確定為十大優勢特色千億產業之一;2021年7月,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湖南省財政支持油茶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出臺18條具體措施對油茶產業給予全方位支持。各地紛紛響應,結合實際制定具體政策舉措。比如,衡陽市出臺《關于加快油茶產業發展的決定》《關于做大做強油茶產業的九條意見》等一系列文件,成立市油茶產業發展局,每年籌措1億元專項資金,支持油茶產業加快發展;永州市出臺《關于加快油茶產業發展若干意見》,健全油茶林權林地流轉機制,大力扶持油茶種植大戶,建立發展激勵機制;長沙市出臺《“一縣一特”油茶產業發展扶持辦法》,每年安排4000萬元專項資金;湘西州發布《支持油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獎補措施》,明確連續5年每年投入3000萬元支持油茶產業發展。
3. 科研能力日益增強。湖南油茶領域擁有中國油茶科創谷、木本油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油茶工程研究中心、油茶種業創新中心等10個省部級科研平臺,油茶科研水平全國領先。油茶科研團隊近10年獲重大科技成果20多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5項,油茶科技創新居全國領先地位。持續培育油茶良種,14個油茶良種納入全國主推品種名錄,“華碩”良種油茶林測產畝產鮮果1325.9公斤。油茶采摘機械研究填補國內空白,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創制的自走式油茶果采收機系列產品進入產業化階段。
4. 品牌效應日益顯現。大力開展線上宣傳,依托新聞廣播、媒體網絡等平臺,開設專欄,提升“湖南茶油”知名度和美譽度,助力湖南茶油“湘品出湘”。組織油茶企業參加中國國際高端健康食用油產業展覽會等推介茶油產品。全省油茶產業有國家林業重點龍頭企業6家,省級林業龍頭企業127家,其中大三湘、新金浩、山潤等16家企業入選中國油茶產業“百強企業”,貴太太、洪盛源在新三板掛牌上市。擁有“湖南茶油”公用品牌及地理標志保護產品4個、中國馳名商標9個,初步形成以“湖南茶油”公用品牌為引領,地方區域特色品牌、企業知名品牌融為一體的茶油品牌體系。
二、湖南油茶產業發展的短板與問題亟需解決
我省油茶產業雖然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是困擾油茶產業發展的問題和短板也有不少,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產品集群效應還不夠大。當前,湖南油茶整體上還處于“大而不強”的階段,低產林、小作坊較多,生產經營市場化、專業化程度不夠,質量效益亟待提升。小作坊生產加工的“土茶油”占茶油總產量比重近六成。油茶產品以食用茶油為主,但茶油僅占茶果生物量的15%左右,其余部分還未能充分開發利用起來。雖然通過茶枯、茶殼的綜合利用研發出了一些洗滌、美容和護膚等日化用品,以及活性炭、生物能源等工業用品,但規模還很小。整體而言,油茶產業鏈條還不長,附加值還不高。
2. 科技創新能力還不夠強。油茶基礎研究有待提高,油茶遺傳、生理、分子機理等特性的研究不系統。種業創新有待提高,良種品質形成、豐產栽培機理等尚未取得重大突破。生產加工創新有待提高,裝備研發、工藝升級、資源全值化利用、茶油質量檢測技術等方面創新研發不夠。受樹形隨機多變、作業環境復雜等因素影響,油茶果機械化采摘還處于探索階段,沒有進入產業化。油茶新產品研發開發不夠,沒有充分發揮出油茶的經濟價值。
3. 產品品牌效應還不夠響。雖然近年涌現了很多茶油品牌和商標,但由于企業規模較小、缺少國內外馳名品牌,不利于開拓油茶產品銷售市場。目前,茶油占我國植物食用油消費量比重不足2%,與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等傳統大宗食用油消費相比存在明顯差距,其知名度與同為高端植物油的橄欖油相比也有較大差距。
4. 產業基礎設施還不夠好。由于歷史原因,全省還有很多油茶基地的車道沒有修好,導致肥料難上山、茶果難下山。一些地方缺乏前期論證和科學規劃,沒有先進的新造林基地建設理念作指導,還缺乏配套建設茶果處理、殺蟲施肥、排灌排污、倉儲冷鏈等管護基礎設施。
三、湖南油茶產業迎來重要發展機遇期
油茶產業是戰略產業、富民產業、健康產業、綠色產業,其戰略價值、經濟價值、社會價值、生態價值、美學價值日益凸顯。縱觀全國油茶產業發展態勢,我省油茶產業基礎實、優勢明、潛力大、前景廣,推動油茶產業高質量發展,正當其時、恰逢其勢。
1. 從保障國家糧油安全來看,油茶是重要的戰略產業。糧油安全是世界各國高度關注的重大戰略問題。受世紀疫情、俄烏沖突等多重因素影響,全球糧油安全形勢嚴峻。2021年中國食用油消費數據顯示,中國食用油自給率僅為31%,遠遠低于國際安全警戒線50%的標準。擴大油茶、油菜等油料作物種植,提高我國食用油的自給率迫在眉睫。近年來,國家先后出臺了一系列關于加快木本油料產業發展的文件。2022年國家制定了《林草產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全國油茶種植面積達9000萬畝,茶油年產量達200萬噸。達到2025年的目標,全國油茶還需擴種2000多萬畝,茶油還需擴量110多萬噸,潛力巨大。
2. 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來看,油茶是重要的富民產業。鄉村振興關鍵是產業振興。湖南地處南方亞熱帶的高山和丘陵地區,氣候溫暖,適宜油茶生長繁育。油茶渾身都是寶,隨著經濟科技水平的不斷提升,油茶既可制作成茶油供食用,又可制作成茶油日用品、化妝品、婦幼母嬰用品,還可把油茶果、油茶根、茶子餅制作成治療藥物、生物農藥、生物洗滌劑、生物肥料等。俗話說,“油茶一年栽種百年受益”,每畝新造油茶前三年年均投入3000-4000元,第四年起達到豐產期投資就比較少,每畝油茶年純收入可達5000元以上。湖南60%的脫貧人口生活在林區,油茶產業累計帶動120萬農民脫貧,占全省脫貧人口的15%左右,油茶已成為農民脫貧增收的“致富樹”。發展油茶產業,對于對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具有重要作用。
3. 從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來看,油茶是重要的健康產業。進入新發展階段,人民群眾的消費需求發生了很大變化,正從“吃得飽”向“吃得好、吃得營養、吃得健康”轉變。茶油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達90%,遠遠高于菜油、花生油和豆油,與橄欖油比維生素E含量高一倍,并含有山茶甙等特定生理活性物質,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有“油中之王”的美譽。長期食用茶油,既能夠防癌降三高、促進消化,又能夠美容抗衰老、滋潤皮膚。發展油茶,有利于支撐發展“大健康”產業,有利于提高人民群眾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
4. 從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來看,油茶是重要的綠色產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定不移走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油茶樹四季常青,根系發達,耐干旱瘠薄,對土壤養分的分解和吸收能力強,且抗污染能力強,既可用于綠化山林、美化環境,為改善空氣質量、維持碳氧平衡、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作貢獻,又可用于改造低產林地,在用地養地、保持水土、防火防蟲、吸收有害氣體、提高土肥能力方面發揮積極作用,生態效益顯著。發展油茶產業,能充分利用閑置土地資源、綠化荒山、改善生態環境,是真正把“荒山荒地”變成“金山銀山”的好項目、好產業。
四、做響湖南油茶品牌,關鍵是要走出一條創新發展、集群發展的新路子
立足當前,著眼未來,堅持“政府引領、市場主導、企業帶動、農民參與、社會支持”的思路,創新機制,統籌推進,通過擴面提質增效、延長產業鏈條、加快品牌建設、強化科技創新等舉措,做優做強做大湖南油茶產業,推動油茶全產業鏈產值突破千億大關,讓茶油走進尋常百姓家,讓“世界油茶看中國,中國油茶看湖南”叫得更響。
1. 著力推動集群發展。發揮優勢,科學規劃,引導油茶產業向優勢產區集中,打造區域產業集群。培育區域集群。制定全省油茶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優化油茶產業核心區、重點區和一般區,著力建設一批油茶產業強縣、產業強鎮,培育一批規模體量較大、融合程度較深、示范帶動較強的百億產業集群區,構建油茶產業經濟發展圈。培育龍頭企業。按照龍頭企業帶動發展規律要求,出臺進一步扶持龍頭企業的有關政策措施,對市場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產業鏈條長、帶動能力強的龍頭企業給予重點扶持,大力培育本土油茶生產加工企業,積極引進刀嘜、益海嘉里、金龍魚、福臨門等全球、全國知名大型食用油龍頭企業,鼓勵龍頭企業建設油茶種苗基地、示范林基地,支持大三湘油茶公司等企業發展適度規模的油茶莊園模式,扶持和引導龍頭企業成為油茶技術創新主體,推行農工貿一體化經營,依靠國有林業龍頭企業帶動油茶產業發展。支持有實力的油茶企業上市,力爭2025年達到5家。通過龍頭帶動、鏈條拉動、有效整合,加速產業集聚。推動融合發展。充分發揮油茶花、油茶樹、油茶果的優勢,把油茶種植基地建設成旅游景區,打造成多功能產業基地。積極發展林下經濟,推進循環經濟,支持建設油茶莊園、油茶小鎮、油茶博物館、油茶主題公園,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助推農民增收致富。
2. 著力提高種植效益。推動低產林改造,適度擴大油茶種植規模,提高單產水平,建設油茶高產林基地。加快低產林改造。深入實施《湖南省油茶低產林改造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之后,推動實施新一輪三年行動方案,對有潛力的老林和低產林實施綜合改造,盤活林地資源,改變低產低效的局面,提高油茶總體產量,推動油茶提質增效。推行良種良法。建立健全油茶產業技術體系,嚴格執行技術標準,積極宣傳貫徹《油茶豐產栽培技術規程》等技術標準,推動標準化油茶種植基地建設,促進水肥一體化,提升油茶基地設施化、精細化水平,確保新造林生長快、產量高、品質優和效益好。創新生產經營方式。大力支持“企業+基地+農戶”“企業+村委實體+農戶”“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等復合經營模式,著力培育專業合作社、專業大戶、家庭林場等新型經營主體。
3. 著力提升加工水平。推動油茶加工工藝升級改造,加快科學化、規范化精深加工,切實提高油茶經濟效益。實施茶油生產加工小作坊升級改造行動,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小作坊開展設備改造和工藝升級,實現規范化生產,推動“土茶油”產量占比控制在40%以下,并逐步下降,全面改善茶油品質和口感。實施油茶精深加工工程,聚焦精深加工和綜合利用,推進油茶加工副產品循環綜合利用。加快完善多級化、高值化的油茶加工體系,實施對茶油、茶餅、茶殼等的綜合利用,提取茶皂素、多酚、多糖物質、蛋白質、單寧和生物堿等高級化工原料,加強茶油系列衍生品研發,研制生產高端精品茶油、茶油護膚品、保健品、日化用品等新型產品,進一步提升油茶的附加值。著力培育一批油茶專用配套設備和生產資料生產企業,為實現現代化生產提供良好裝備支撐。在油茶生產重要集鎮以及物流節點,配套建設油茶鮮果脫殼和冷鏈倉儲設施,著力改善產區油茶資源倉儲集散條件,提高油茶籽供給保障能力。
4. 著力推進品牌建設。加強油茶品牌創建和推廣,提升公眾認知度。加大油茶營銷推廣力度。依托電視、報刊、廣播、網絡、交通樞紐等宣傳載體,舉辦油茶產品博覽會、油茶文化節、油茶花節、油茶產業高峰論壇,樹立起茶油的高端定位,擴大國內國外對油茶的知曉度和接受度。推進公用品牌宣傳。積極打造“湖南茶油”區域公用品牌,推動“湘品出湘”,增強油茶產業影響和市場競爭力。打造知名企業品牌。實施油茶企業品牌提升計劃,建立健全發展名牌、宣傳名牌、保護名牌的有效機制,推進油茶“兩品一標”認證及商標、質量建設,積極培育油茶新品牌,努力把新金浩、大三湘、貴太太、洪盛源、山潤、精為天、神農國油、大康時代、老樹山茶油等油茶品牌打造成全國乃至全世界的知名品牌。
5. 著力強化科技創新。加大科技攻關力度,推廣應用科研成果,為油茶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加快科技研發。加快研制高產、高油、高抗“新一代”油茶新品種。加快油茶林作業機械的研制和應用,積極推廣適宜于機械化與低成本作業的油茶良種整地技術,密度設置、品種配置、水肥一體化與輕簡節約栽培技術,以及機械化的油茶采摘技術,減輕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油茶整體經濟效益。加大科技投入。繼續完善油茶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穩定投入機制,加大對岳麓山實驗室林科大林科院片區、中國油茶科創谷、省部共建木本油料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等科技平臺建設的資金支持力度。加強人才培養。支持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省林科院等科研院所加快油茶院士培養,在院士托舉、人才引培、科學研究、技術創新、科技獎勵等方面給予傾斜支持。鼓勵省內農林高等院校、研發機構和培訓中心等單位加強對油茶技術人才的培養,滿足油茶基礎研究、種業創新、油茶種植、精深加工的需要。開展油茶科學種植、生產加工、品質檢驗、經營管理等專業基本理論知識和實用技能培訓,在生產一線培養一批油茶技術能手。
6. 著力完善公共服務。完善油茶產業服務保障機制,制定和完善油茶產業發展的配套政策,助推油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油茶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2022年5月13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正式批準同意在衡陽市籌建國家油茶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湖南)。加快項目實施,培育人才隊伍,提升技術能力,確保如期建成集油茶產品檢驗、標準研制、技術研發、信息交流為一體的“國家油茶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湖南)”國家級平臺。設立新華·中國油茶產品價格指數(湖南發布)。基于湖南油茶在全國的比重較大,爭取中國經濟信息社、中國林業產業聯合會的支持,申請建立“新華·中國油茶產品價格指數(湖南發布)”,定期采集油茶相關企業的產品價格、產量、庫存等信息,構建油茶產品價格的“晴雨表”和“風向標”。拓寬融資渠道。創新油茶林不動產抵押、存貨質押貸款等信貸產品,探索“政府+銀行+龍頭企業+莊園”的四位一體合作模式,推動企業上市直接融資。爭取國家支持,推進全國性油茶交易中心的籌建運營工作,建立全國首家油茶細分行業交易所,將茶油產品納入交易指數,為油茶產業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Copyright © 2017 www.bocomtrust.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