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一列滿載百貨、零配件、日用品、電子產品的中歐班列,從長沙國際鐵路港出發,前往波蘭馬拉舍維奇。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辜鵬博 攝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黃利飛孟姣燕
通訊員劉洋
又到經濟“期中考”交卷時。面對國際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國內疫情頻發散發,超預期突發因素帶來多重沖擊等因素影響,湖南上半年成績幾何?
全省地區生產總值22933.36億元,同比增長4.3%;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7%;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5%;全省進出口總額增長25.2%;全省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4.2%……
數據會“說話”,全省“穩”的基礎進一步夯實、“增”的勢頭進一步延續、后勁進一步增強,經濟社會發展特點突出、亮點紛呈。
“穩”在基礎實
“上半年全省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為全國穩住經濟大盤作出了湖南積極的貢獻。”7月17日,在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省統計局局長劉文杰稱,“穩”是當下全省經濟運行的基本態勢。
產業運行保持平穩是基礎。上半年,我省農業穩定增長,全省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工業穩步回升,全省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7.4%;服務業平穩恢復,1至5月,規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增長9.6%。
著力推動重大產業項目建設上臺階、見實效,持續加固了“穩”的基礎。上半年,湖南召開全省基礎設施建設暨“三大支撐”工作推進會,集中推出809個“五大領域”基礎設施項目,集中開工重大項目1428個。
放眼三湘大地,各個重點項目建設現場“馬力”十足、熱力似火。中交湘江總部中心、長沙黃花國際機場改擴建工程、三安半導體產業園建設等項目有序加速推進……
呵護和培育市場主體既是上半年穩住經濟大盤的迫切之需,也是多年來湖南經濟持續釋放潛力、展現韌性的一貫努力。
截至6月末,全省實有市場主體618.03萬戶,增長20.4%。其中實有企業140.98萬戶,增長20.5%。上半年,新增入庫“四上”單位1816家,增長33.8%。凈增“四上”單位571家,其中凈增規模工業企業206家。
在國際環境復雜演變、國內經濟受到疫情嚴重沖擊的復雜局面下,二季度我省經濟能夠頂住下行壓力,在全國較早企穩并回升。省發改委副主任王亮方稱:“這是省委、省政府超前謀劃、精準施策的結果,是全省各級各部門上下同心、共同努力的結果。”
為應對經濟下行,3月底我省就出臺了穩工業“26條”、促進服務業恢復“36條”;在全國率先出臺了穩住經濟大盤“1+8”政策體系,并同步啟動“萬名干部聯萬企”專項行動,累計走訪企業15.5萬家,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4.3萬多個。
“增”在“雙循環”
6月29日,華中地區裝機規模最大的抽水蓄能電站—湖南安化抽水蓄能電站開工建設;常益長高鐵常益段進入鋪軌階段,預計年底前全線貫通運營。
6月30日,長沙市四季主題促消費活動暨“春之約·夏之禮”——“星城消費券”惠民大派送收官,通過消費券,加上618助力,湘江歡樂城的直播首秀突破100萬,秦皇食府、超級猴子酒吧直播均突破40萬……
同一天,一單出口至日本的跨境電商貨物,在長沙黃花國際機場海關即將通關,貨物由湖南飛石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申報,包括國內特色食品、生活用品等。
投資、消費和外貿,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上半年,我省積極暢通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拓展投資空間,全面促進消費,繼續擴大開放。
看投資,有效投資持續擴大。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8.7%;重大項目進展順利,計劃總投資5000萬元及以上重大項目投資增長13.1%,占全部投資比重達68.6%。
看消費,聚焦消費流通升級,消費市場逐步回暖。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029.3億元,增長1.5%。23個商品類別中有16個實現增長,其中糧油食品類、石油及制品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15.1%和18.1%。
看外貿,湖南“買全球、賣全球”,不斷擴大貿易“朋友圈”。貿易伙伴遍及全球227個國家和地區,與“一帶一路”沿線64個國家以及RCEP協議14個成員國全部有了經貿往來;全省進出口總額3255.42億元,增長25.2%,其中出口增長37%。
經濟高質量增長,不斷增強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上半年,人們的“錢袋子”更鼓了,生活質量進一步提升了。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128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2%,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5個百分點;全省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1456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9%,高于全國平均水平3.4個百分點。
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弱有所扶,社會民生保障更有力了。上半年,全省農林水領域財政支出增長32.7%,衛生和社會工作領域投資增長34.6%;康復救助殘疾兒童8447人,孕產婦免費產前篩查19.57萬人。
“勁”在動力足
內外部經濟環境越是復雜,越要保持沉著,看到湖南經濟的潛力和韌性;經濟運行內外挑戰越大,越要保持定力,緊扣高質量發展方向,積蓄后勁。
增長4.3%,是一個含金量較高、有后勁支撐的速度。
經濟結構不斷調整優化,將深入挖掘湖南經濟發展的潛力。
數據顯示,上半年,我省制造業增加值增長6.3%,比GDP增速高2個百分點;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為28.3%,同比提高1個百分點。
新動能澎湃向上,正為經濟持續向好增添強大動力。
今年上半年,我省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繼續保持20%以上快速增長,增加值增長29.3%。新業態新模式持續壯大,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增長12.8%,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到10.5%。
重點領域改革向縱深推進,將為經濟發展帶來更多活力。
上半年,我省節能減排穩步推進,規模工業綜合能源消費量下降0.2%;加快實施強省會戰略,出臺支持長沙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深化湘江新區管理體制改革;要素市場化、金融等改革取得新進展,科技型企業知識價值信用貸款改革全面鋪開。
每一次風雨洗禮,都讓湖南變得更勇毅、更自信。
經濟社會發展依然面臨嚴峻考驗,保持經濟平穩增長仍要付出艱苦努力。劉文杰表示,下階段,要繼續扎實做好穩定生產、擴大內需、助企紓困、提振預期等工作,全力推動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落地見效,筑牢經濟恢復向好基礎,推動經濟實現質的穩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努力實現全年預期目標。
Copyright © 2017 www.bocomtrust.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