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6月12日訊(全媒體記者 田育才 通訊員 谷立志)6月9日,記者在桑植產業開發區新型能源材料產業園看到,10多臺大型工程機械在緊張施工,建設年產2000噸雙氟磺酰亞胺鋰含氟新材料項目。項目負責人介紹,計劃2023年底項目建成投產,預計可年創產值12億元、稅收1億元以上。
作為老區,工業一直是桑植縣經濟的短腿。近年來,該縣把工業“強基倍增”作為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第一動力,“外引內聯、創新引領、高端發展、培育集群”。桑植產業開發區確立以新型材料開發為主、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為特色的發展定位,現有入園企業52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4家、高新技術產業企業6家、上市企業2家。今年1至5月,園區實現規模工業總產值7.28億元、增加值1.7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0%、14%。
圍繞工業“強基倍增”,桑植縣立足資源優勢,從“三葉兩材”(茶葉、粽葉、煙葉,中藥材、食材)中尋求突破創新,培育康華實業、西蓮茶葉、普蘭植物等8家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其中康華實業去年粽葉產值達到1.4億元,粽葉銷量占全國市場份額30%以上。同時,在強鏈、延鏈、補鏈上下功夫,大力發展動植物活性提取等產業,已建成普蘭植物年產100噸天然植物提取物項目,開工建設張家界生物科技大鯢綜合生產線、張家界榮鑫農產品加工等項目,簽約年產15噸高純度白藜蘆醇等項目。
桑植縣還利用長沙縣對口幫扶契機,探索在長沙縣建立“飛地經濟”產業園,有針對性引進“高精尖”、總部經濟等產業項目,發揮長沙自貿片區土地、環境、交通、技術等優勢,形成“異地生產、桑植收稅”的互利共贏合作機制,為工業經濟實現后發趕超提供強大動力。“飛地經濟”產業園興建以來,先后與昌龍同飛等40多家企業主動對接,現有10多家企業在辦理入駐手續。
Copyright © 2017 www.bocomtrust.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