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s8eo4"></pre>
<bdo id="s8eo4"><tfoot id="s8eo4"></tfoot></bdo>
<bdo id="s8eo4"><strong id="s8eo4"></strong></bdo>
<nav id="s8eo4"></nav>
<li id="s8eo4"></li>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湖南政研網>機關黨建>機關文化

    余艷:《新山鄉巨變》誕生記

    來源:湖南日報 作者:余艷  時間:2022-04-29 09:51:56

    清溪村景色迷人。田超 攝

    山鄉巨變群雕。徐行 攝

      余艷

      我是聽著清溪水蹦跳的聲音長大的。

      我在那里出生,“胞衣罐子”都埋在溪邊的柳樹下;我在那里生長,自小嗅著立波先生的文氣、像自然嗅著漫山遍野的茶子花香。外婆家的周邊,也都是踏實的“劉雨生”、風趣的“亭面糊”、戀土的“陳先晉”。先生作品里散發的親切鄉土氣,我在外婆家茶飯的清香里都能找到。

      尤其,在10歲那年,我如獲至寶擁有一件生日禮物——連環畫《山鄉巨變》!作為20世紀連環畫興盛時代,賀友直先生的《山鄉巨變》是最具代表性作品之一。一遍遍地看,每一年都看,看了多少年;再與同學換書看,吸引了多少人,又傳給了多少人。家鄉的大作家,被小小的我們崇拜著,在濃濃的文藝花香里潛移默化被熏染……

      我們幸運,讀著家鄉作家的書長大。多少回也悄悄幻想:長大了,也像先生那樣當作家。好在,命運還真讓我干上了這職業。

      立波先生的《山鄉巨變》一遍遍地讀,那些淳樸而又個性鮮明的農民形象,大變革時代的農村日新月異的生活氣息,再看看今日山鄉,天翻地覆的新巨變!可我,就是不敢碰“書寫家鄉”這件事。

      直到2018年……

      茶子花芬芳的11月,我陪同中國作協書記處原書記廖奔,參加周立波誕辰110周年活動。沒想到,這是一場“智慧農業,數字鄉村”精妙絕倫的展示。我被深深地震撼了。

      如果說,我曾一次次走進周立波故居,一次次在清溪周邊的茶山、田邊轉悠,守著家鄉變化,看鄉親們生活變好而感動高興。可這一次,讓我真正看到——

      農民顛覆了身份,他們用手機指揮無人機神奇作業;

      農村如同大花園,環境不遜色于城市;

      農業從根本上改變,大數據、機械化讓土地翻倍生金。

      清溪的女兒,你該回家了。回到這個生你養你的地方,汲取營養、獲取能量。走在立波先生的腳印上,去到山鄉巨變的最前沿。廖奔書記更是及時鼓勵:脫貧攻堅即將完勝,美麗鄉村全面展現。提前深入,跟著立波先生寫人民,貼著家鄉巨變寫時代。我在心里說:開始準備——

      先“探訪周立波”:走在老作家中間

      2019年夏天的一個下午,要出發去益陽前,我登門拜見未央老師。年屆90歲的老作家很自然地從他的老師周立波說起。

      “要緊的是放下架子,把自己當做一個普通農民,扎扎實實地和農民一道勞動,同吃同住,處處誠懇虛心當農民的小學生。這樣,農民才會把你當做知心人,你才會變成農民中的一個,生活在他們中間。”

      說到這,未央老師講了一個小故事。一位文學青年,下鄉20多天,就回來對周立波說寫不出東西來。周立波直率也尖銳地指出:動機不純啊,你沒有首先觀察思索群眾的生活,把他們的痛癢當成自己的痛癢來體會。而是抱著趕緊獵取材料的功利思想,急急火火、粗粗糙糙、蜻蜓點水,就想回來動手寫。這哪行呢?你沒有生活在群眾中,熱愛他們,理解他們,當然感受不到群眾真實靈動的東西,只能浮光掠影,看到一些表面現象。在思想上情感上,你和勞動人民還隔著一道墻……

      后來,立波先生把這段體會寫進了他的文稿,留了下來。

      有些年輕人不聽忠告,不到生活中去,十二三年過去了,他們還沒有一群熟悉的人,一個熟悉的地區,寫起文章來,不是空空洞洞就是干干巴巴,生活的色彩暗淡極了。

      (周立波)

      未央老師當年陪同周立波一起走訪作家、深入人民。說起老師,老作家還是那樣情深意切:“周立波的切身體會,要用自己的心去換群眾的心!當年,他拿出5本筆記本給我們看,上面記有他20多萬字的素材。”

      要不斷擴大自己的生活圈子,經常與群眾一道勞動。深刻體會他們的感情,研究他們的生活、習慣和語言,他的創作源泉就會無窮無盡。臨到寫作時,現實生活中許多生動有趣的故事和情節,許多典型人物的性格和風貌,就自然而然的涌進腦里來,他會仿佛聽到他的人物的腳步聲,仿佛摸著他跳動的心臟。他筆下的場景和人物就活躍了。

      (周立波)

      “立波先生能寫出曠世佳作,絕活,就在這里了。”畢竟是周立波培養過的作家,他懂老師、敬重先生。他一直在傳承周立波的文學精神。我有幸,享受了雨露甘霖——當年立波先生對他說的話,他也對我說了:

      如果不是首先考慮群眾的生產和生活,把他們的痛癢變成自己的痛癢,而是抱著去取材的態度,他將永遠不會生活在群眾之中,也將永遠不能感受到真實動人的東西。

      (周立波)

      出發,像立波先生那樣——

      堅持一種作風:與群眾打成一片

      《新山鄉巨變》的采訪創作,其實就是“重走立波先生路”。走在先生當年走過的村村鎮鎮,村頭、地頭、灶頭,與農民交朋友,與他們聊家常;同吃一鍋飯,聽生活變化的細節。一些幸福背后的故事就有了,一些深度的疑惑也得解了。比如——

      深入北峰垸,這個從坎坷中走出來的魅力村莊,原來是有強有力的黨支部,有命運都打不敗的領頭人;

      與老莊稼漢夏曲輝聊天,一直陪著他流淚,這個20年的致富帶頭人,曲折故事里透著一個黨員的境界;

      李良平為周立波故居奉獻12年;張心鏡“讓老百姓受益是永遠的真理”;胡千駒以屢敗屢戰的韌性,融入清溪村的建設……

      可是,采訪一段時間才發現,這個寫新農村巨變的題材,原本不適合我。現代農村,已經是“互聯網+生產+生活”、到了“數字農業,智慧鄉村”時代。滿天滿地的智能、智慧,正好是我的短板。平日,我連手機、電腦都只能做最簡單的操作,要挑戰“新山鄉巨變”,這個困難我就過不去!繞著走?可繞多遠都得回到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上,選擇這題材,你就得直面這個時代!

      駕馭不了,退吧。我從益陽退回長沙,卻無意中碰到老師王以平。90歲的老作家沒有直面我的問題,而是說起了他熟悉的周立波。

      “立波先生緊緊圍繞人民,心甘情愿為他們付出,多難都不怕。當年,舉家從京城遷到益陽農村,多苦多難啊。”在王老師月湖邊住所,他拿出幾本與周立波相關的書,書上的照片鮮活如初:周立波褲腿卷得老高,與村民站在田里干活;摟著農家的孩子,那般慈愛;曬谷坪里看秤,高興著自己的進步;桃花正艷的田邊,勞作休息時與村民談笑風生……

      “看,這融洽,跟普通農民沒有區別。立波先生結識了那么多的干部群眾,并與他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也因此獲得了取之不竭的創作源泉。很多鄉村人物、生活場景,都被直接寫進了他的小說。”

      我不想當官,只想為人民寫點東西,做他們的代言人。

      (周立波)

      “其實,人民也不是我們想要代言便能代言得了的”。王老師反過來囑咐我:一個作家,只有真正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才能深刻地懂得他們的心愿,敢于反映他們的心聲。人民對作家也才會有充分的信任與熱愛,才能真正跟你說真話說實話,接受作家通過作品的代言,立波先生說:“心是需要用心去換的”。以真心扎根人民中,他贏得了人民的真心。

      像先生這般對待生活、對待人民,文章哪有寫不好的?還有什么困難過不去呢?帶著先生的精神走,踩著先生的腳印去,反映時代和人民,細寫生活與奮斗……

      從王老師那里出來,知道自己該怎么做。再難的事兒,肯花功夫就沒有干不成的。于是,又定下——

      圍繞一個核心:智慧鄉村建設

      走訪中,清溪村智慧文旅、滄水鋪的5G小鎮、紫薇村智慧農業第一村里,火熱的生活告訴我:互聯網、物聯網將稻田、農事集中在指揮屏上;又是各地種糧大戶、養蝦能手告訴我,遙控器指揮無人機田間管理,他們在手機APP上查看稻田、蝦田,溫度、給氧度。

      走到田埂上,看90后職業農民李進指揮植保無人機。一雙腳滑進田里踩了雙腿泥,我卻在濃濃的科技范兒里弄懂幾項機械化作業;大棚蔬菜基地,我下載了他們的APP,試著輕輕一點,打開蔬菜基地噴頭,來一番“霧里看花”,看濕潤的綠葉綻放身姿……

      “新山鄉巨變”的“新”是什么——是大數據、物聯網中的南縣稻蝦米、安化黑茶,更是農業智能、農民智慧、農業農村現代化。還是青山綠水、人民幸福,是奮斗者的力量和擔當,是老百姓實實在在的獲得感,是快速發展、是夢想實現,是希望的田野,是綻放的笑容……

      原來,高科技、智能化也沒那么神秘。

      重回采訪路上:看“指尖上的豐收”

      還有幾天,王寶良就要進入農忙,把他請過來“塞”進我們的采訪車。利用去安化采訪的路途時間,車里聽他說故事。三天的路上和晚上擠出的時間,11.8小時的錄音,整理出9萬多字的錄音資料。

      聽說潘遠征和蔡小鵬要下桃江大栗港郵政點上去,我便擠進他們的車,去看他們孵化的“創業寶貝”。他們成功孵化各類涉農電商企業56家。一個個電商創業帶頭人,成為智慧山鄉的領軍人物。

      深入到最牛的種糧大戶、最棒的養蝦能手,5G智慧小鎮、智慧農業第一村。這些當年周立波先生與人民群眾“三同一片”的地方,已經變成奮斗者的成功地、人民群眾的幸福地和新時代農村展示地。神奇的“紫薇云”讓蝦稻、柑橘等主打農產品變“網紅”;清溪村的“互聯網+現代農業”獨具魅力,讓廣大農戶實現“指尖上的豐收”……

      2021年,我跑遍了益陽7個縣市區、行程9200多公里、采訪了200多個典型人物。

      在清溪村深挖:縮短與精品的差距

      以清溪村為圓點、在益陽畫著采訪的圓。跑幾天再回到清溪村,在“耕心園”農莊整理和創作。

      每天傍晚,到村頭看快樂廣場舞、看體育器械上蕩起的酒窩;荷花盛開的清晨,陪“蓮蓬奶奶”賣蓮子蓮蓬,每次都一銷而空,再與趕來拍照的游客擺pose定格笑容;路過農戶家,坐坐喝杯芝麻茶,我們越來越熟、越來越近、越來越親……

      很簡單的“泡”與“扎”,卻收獲了采訪都采不到的“金子”。扶貧干部歷經艱難曲折明白的“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我也似乎明白了。老百姓感慨,是黨和政府給了我們好日子。我也從中感悟到:我獲得的能量、素材,是人民給的,是火熱的生活給的。只要把住“以人民為中心創作”這個總開關,書寫新時代山鄉巨變和感人至深的“人民創造”,心就會與群眾連得更緊,筆下的人物會鮮活有張力,自己也更有活力和動力……

      2021年12月14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我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更堅定了信心、鼓起了意志。

      這部書是寫完了,再下去的行程已經排好。永遠的前方,總有感動的故事在等著我。前面嘗到甜頭,后面再下決心:再遠,決不搞“無土栽培”;再苦,決不閉門造車。寫有溫度的文字,講有靈魂的故事——出發!

    相關文章

    Copyright © 2017 www.bocomtrust.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

    天天色天天射综合网,欧美精品在线免费观看,久久精品免视看国产陈冠希,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
    <pre id="s8eo4"></pre>
    <bdo id="s8eo4"><tfoot id="s8eo4"></tfoot></bdo>
    <bdo id="s8eo4"><strong id="s8eo4"></strong></bdo>
    <nav id="s8eo4"></nav>
    <li id="s8eo4"></li>
  •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国产午夜一区二区福利|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红| 免费的毛片视频|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综合| 乱人伦人妻中文字幕无码| 一级毛片免费播放试看60分钟| 老师xxxx69动漫| 日本一道综合久久aⅴ免费|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亚洲中文色| 久久婷婷电影网| 2022国产麻豆剧果冻传媒入口| 欧美色欧美亚洲高清在线视频| 精品剧情v国产在线麻豆| 欧美亚洲国产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二区| 4hc88四虎www在线影院短视频| 欧美日韩不卡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精品vⅰdeoXXXX国产| 乱中年女人伦av三区| 青娱乐国产精品视频| 搞av.com| 国产欧美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va韩国va欧美va| 91亚洲自偷手机在线观看| 欧美寡妇XXXX黑人猛交| 国产欧美日韩视频免费61794| 久久夜色撩人精品国产| 美女扒开尿口让男人捅| 女人张开腿让男人桶视频免费大全| 人妻免费久久久久久久了| 91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晚上看b站直播软件|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app| 一级日本黄色片| 波多野结衣同性| 国产狂喷潮在线观看在线观看 | 久久99爱re热视| 99视频全部免费精品全部四虎|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日产久久高清欧美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