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黃柳英
通訊員 陳健林 李少華
4月8日一早,30多名“紅馬甲”走進江永縣桃川鎮邑口村果農尹雞榮的柚子園。他們拿著用注射器和釣魚竿自制的“神器”,撥開翠綠的樹葉,對著一朵朵盛開的柚子花點點碰碰。
柚子花也要“打針”嗎?尹雞榮笑著為記者解惑:“他們是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志愿者,來幫忙為柚子花授粉。針管里裝的是酸柚子花的花粉,點到柚子花的花柱上,可提高坐果率。”
江永縣有10多萬畝香柚基地,每年4月柚子花開,果農們便忙著搶抓晴好天氣進行人工授粉。58歲的尹雞榮種植香柚25畝,他的兒子在外地打工,今年受疫情影響無法回家幫忙授粉,尹雞榮正發愁,駐村工作隊長、村第一支書謝韶光立即組織了志愿者前來支援。“香柚授粉期只有10多天時間,一個人一天最多點花2畝,有志愿者幫忙,這兩天就可以全部完成人工授粉了。” 尹雞榮松了一口氣。
春播以來,江永縣組建調研組,對全縣112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服務春耕情況開展走訪調研。針對群眾反映的實踐站活動開展不多、志愿隊伍不強等問題,調研組與當地村支兩委、駐村工作隊、鄉鎮聯點領導一起,查不足、找短板、出對策,梳理出43條建議,促使實踐站志愿者下沉春耕生產一線,為農民排憂解難,助力糧食生產和鄉村振興。
該縣要求各文明實踐站延伸實踐半徑,突出實踐特色。其中,上江圩鎮9個實踐站開設了“點餐式田間課堂”,組織開展香姜、水稻、香芋等農作物田間課堂培訓15期,培訓村民1134人次。上江圩鎮部分姜農在種植過程中出現了爛芽、出產量低和品質不高等問題,當地文明實踐站收到“群眾點單”后,立即邀請農技專家來到田間為姜農授技。“搞懂了爛芽的原因,知道以后要蔬菜輪作,改善土壤結構。”55歲的姜農何德軍說,今年計劃種植香姜3畝,僅此一項,全家能增收9萬多元。
目前,江永縣已開展各類實踐活動200余場次,解決春耕生產、疫情防控、環境治理等問題1600多個。
Copyright © 2017 www.bocomtrust.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