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李達中學是2020屆湖南省文明校園。為扎實做好文明校園建設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李達中學加強組織領導,全面落實工作責任,建立健全長效機制,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道德實踐教育,加大文明創建宣傳教育力度,積極打造良好校園文化環境,運用實、活、美“三字經”,全力助推文明校園創建工作。
做“實”
突出黨建引領抓創建工作
李達中學高度重視文明校園創建工作,學校領導突出黨建引領,以創建工作為抓手,把創建更高一級文明校園列入學校發展規劃和學校工作計劃。學校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黨委書記為督察,其他副校長和黨委委員為副組長,中層領導為成員的文明校園創建工作領導小組,負責文明校園創建工作的領導、策劃和具體實施。
學校在及時動員部署的基礎上,強化主體責任,分三個年級部加強部署實施,壓實責任;同時強化日常督查,嚴格考核機制。三個年級部分別成立專門工作班子,與學校各處室協同開展工作,對照省文明(標兵)校園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測評細則,結合當地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相關工作,掛圖作戰,補足短板,扎實抓好各項日常工作,做到層層有序推進,事事務求實效。
激“活”
形式多樣讓創建“活”起來
李達中學通過扎實開展師德教育,定期組織教師開展師資培訓、“青藍工程”師徒結對,加強對教師們的培養。學校現有正高級教師2名,市級骨干教師18人, 200多人次獲市級以上教學競賽獎勵。結合開展評選“師德標兵”“優秀班主任”“優秀教師”等活動,學校挖掘師德和名師典型,通過櫥窗、廣播等形式進行宣傳,既豐富了校園文化,又讓學生們耳濡目染。學生們心靈受到陶冶,思想得以升華。
為促進學校管理再上新臺階,學校實行午休靜校。在李達中學,有一個非常鮮明的特色,那就是所有班主任中午在教室守著學生午休。近90名班主任自愿以校為家,清早到校,一整天都在學校,與學生打成一片,成為學生們的良師益友。同時,為全面了解和掌握學生的情況,排查學生心理弊端,實現家校融合教育,每期每個班都會組成由行政人員、班主任、科任教師參與的家訪組,深入學生家庭,與學生家長交流,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學校紅色文化濃郁。該校組織學生到李達同志故居參觀,汲取紅色養分;組織學生到浯溪公園陶鑄同志物品陳列館研學,學習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松樹般的風格。
學校還組織女書、祁劇、“扎故事”等“非遺”文化進校園,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學生體驗文化與文明的對話。
此外,學校還通過其他多種形式“激活”校園文明創建工作。如大力開展“向日葵工程”、文明禮儀教育月、法制安全教育月、“我的中國夢”手抄報展評、文明班級評比、“五星辦公室評比”、“青驕第二課堂”禁毒知識競賽、文明創建知識競賽、校園紅歌大賽、誠實守信教育等。學校文明創建主題班會的召開,也以生動活潑、現身說法的形式實踐著誠信文明規范,引導學生自我教育,在學中做,從做中學。眾多學生志愿者深入街道、社區、敬老院、公交站點、湘江河畔等地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受到廣大居民的一致好評。
尚“美”
紅色園地結出文明碩果
為美化校園環境,提高學生勞動意識和科學探究精神,傳承紅色基因,李達中學建立了2700多平方米的勞動技術教育基地,并將其命名為“鶴鳴園”。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的李達同志號鶴鳴,該基地取名“鶴鳴園”,寓意新時代學生要志存高遠,牢記初心使命,傳承好紅色革命傳統。全校每個班在“鶴鳴園”都有一塊花卉園地,廣大學生在老師們的帶領下,紛紛嘗試栽種不同類型的蔬菜、花草及其他植物。從園地命名、栽種到日常管理,學生身體力行,鍛煉勞動技能,磨礪求索精神,師生們像石榴籽一樣緊緊聚集在一起,師生交融如沐春風,花草園里開出鮮艷繁花,紅色園地結出文明碩果。
漫步在李達中學校園,教學樓、科技樓、辦公樓、學生公寓、食堂等每棟建筑物與學生活動場地均布局美觀,錯落有致,鳥語花香。功能分區科學,環境優美典雅,樹木品種繁多,道路整潔無瑕,班級文明有序,師生舉止端莊。文明與美麗,就這樣每天在校園里流淌著。
關山初度,策馬揚鞭,李達中學將牢記教育初心使命,發揚“三牛”干勁,落實“雙減”精神,以創建更高一級文明校園為契機,在新的起點上揚帆起航,奮楫爭先,勇立時代潮流!
(屈凡 呂懿衡 周樂)
Copyright © 2017 www.bocomtrust.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