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瓶車禁止駛入,請盡快離開!”14日,長沙天心區赤嶺路街道芙蓉南路社區華盛家園小區一名租戶將他的電瓶車推入小區電梯內,智能報警器立即警告驅離,還自動閃燈拍照。這些抓拍的照片匯入了智慧安防托管服務平臺,成為發現不文明行為的線索和證據。
隨后,記者來到了芙蓉南路社區,在智慧安防托管服務平臺看到了這些抓拍照片。“不光是電動車進電梯會被叫停,若是有人占用消防通道、在高樓丟東西,都會被智能設備及時捕捉到畫面并上傳,值守人員第一時間處理。”工作人員介紹。
赤嶺路街道芙蓉南路社區智慧安托管服務平臺。圖片來源:長沙晚報通訊員 鐘茜
設備聯成網
老舊小區華麗轉身為智慧小區
記者走訪看到,華盛家園小區一處兒童娛樂設施前,專門安裝了“緊急報警求助”樁,一個按鈕可即時發出求救。“小區經常有孩子來玩,若是發生意外,方便小孩、大人及時報警求助,還能為后續的維權留存證據。”工作人員表示。今年8月以來,社區通過使用惠民資金,對華盛家園小區1-9棟進行智慧安防項目試點,在小區大門入口處、單元門、電梯和游樂場處新建了51個攝像頭及一鍵報警和人臉識別裝置,同時對小區主次干道的原有36個攝像頭實現了智能升級,通過AI技術和智能監控設備來實現高空拋物報警、消防通道占用報警、電動車進樓棟報警、獨居老人緊急報警、重點人員管控預警和安保人員巡更等各種功能。
誰能想到,華盛家園小區是一個有21年歷史的老舊小區,由于一直沒有物業維修基金等原因,一度出現了電梯停擺、樓頂種菜等各種問題,通過文明創建等工作抓手,這個老舊小區華麗轉身為智慧小區,芙蓉南路社區也成為市級文明社區。
水泵廠消防設施已全部整改到位。圖片來源:長沙晚報通訊員 熊娜
義工組成隊
開展“文明在樓道”志愿服務
“小李,快進來喝口水吧。”赤嶺路街道水泵廠生活區28棟樓道里,居民陳鳳蘭奶奶忙著招呼正在鏟“牛皮癬”的志愿者:“我住這里幾十年,看著小區一天天地變漂亮,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幸福,真是辛苦你們啦!”隨著長沙吹響爭創全國文明典范城市的號角,赤嶺路一群群志愿者頭戴“小紅帽”、身穿“紅馬甲”活躍在社區的每個角落,一個個老舊小區舊貌換新顏。
長沙水泵廠生活區共有50多棟居民樓,房屋老舊,水泵廠生活區受歷史原因以及企業改制的影響,基礎設施陳舊、牛皮癬滿墻、車輛亂停亂放、小區堆物多等“老舊小區病”突出,管理難度大。赤嶺路街道聚焦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創建中的痛點和難點,力行力改。11月9日以來,芙蓉南路社區組織居民、志愿者在水泵廠生活區開展“文明在樓道”志愿服務,共清理192個單元的“牛皮癬”,清理堆物60余處,更換滅火器500個。
蓮花小區、銀杏家園這兩個小區位于赤嶺路街道竹塘西路,是新開經濟合作社村民安置小區。小區內流動人口多、小攤小販多、店外經營多,小區周邊有人開荒種菜、建窩棚、養雞養鴨。赤嶺路街道聯合城管執法部門、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發動新開經濟合作社和小區志愿者在小區內展開爭創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宣傳活動,同時組織人員進行集中清理整頓,共清理陳年垃圾8車、小區堆物20車,鏟除菜地5處,梳理空中纜線16處,給居民一個舒適的居住環境。
水泵廠消防設施已全部整改到位。圖片來源:長沙晚報通訊員 熊娜
提質有樣范
居民群眾爭創“文明典范城市”
一個人帶動一群人,一群人影響一座城。走進赤嶺路街道,總能在小區中、樓棟里看到志愿服務隊,他們是文明典范的“宣傳員”、平安交通的“勸導員”、環境整治的“清理員”。
今年,街道新增專職雷鋒志愿者33名,新增兼職注冊志愿者1000余名,共組建116支學雷鋒志愿服務隊。11月以來,街道、社區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們深入大街小巷、小區樓道、市場商超、公共場所等,通過巡邏檢查、清掃垃圾、處理堆物、擦拭臟漬、去除牛皮癬等形式,共集中增補公益廣告650塊,清理堆物200余車,清理牛皮癬169處,入戶宣傳2000余戶,發放《長沙市文明手冊》2000余份,梳理空中纜線56處,整治店外經營200余家。(來源:長沙晚報 全媒體記者 王斌 通訊員 熊娜 鐘茜)
小區志愿者按照文明創建標準主動到農貿市場開展志愿服務。 長沙晚報通訊員 熊娜
Copyright © 2017 www.bocomtrust.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