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助力疫苗接種 圖片來源:株洲文明網(wǎng)
志愿者夜間巡邏守護居民安全 圖片來源:株洲文明網(wǎng)
問需于民,根植于民。株洲醴陵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充分激活轄區(qū)志愿者力量,加強陣地建設,走出了一條新時代文明實踐的“醴陵之路”。
目前,醴陵市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一個,下設24個鎮(zhèn)(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270個村(社區(qū))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新時代文明實踐實踐廣場54處,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16個。“醴陵文明實踐云”APP注冊志愿者近13萬人,志愿服務隊伍63個,志愿服務組織93個,開展志愿服務500多場。
正是這“三有”,讓醴陵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既生機勃勃,又井然有序。
有時間就做志愿者 百花齊放才是春
農(nóng)技志愿者指導農(nóng)民進行科學培育、種植。圖片來源:株洲文明網(wǎng)
文藝志愿者送戲下鄉(xiāng) 圖片來源:株洲文明網(wǎng)
醴陵市通過充分發(fā)揮本地鄉(xiāng)土文化人才、科技能人、“五老”人員、新鄉(xiāng)賢的作用,開展文化文藝服務、助學支教、醫(yī)療健身、科學普及、法律服務、扶貧幫困等志愿服務活動,實現(xiàn)真正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如志愿者劉天姿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免費開展上千余場太極公益課堂,每周為城鄉(xiāng)7所學校10000多名師生免費授課,并陸續(xù)開展了太極文明實踐課進機關(guān)、進社區(qū)等志愿服務活動。
在醴陵楓林鎮(zhèn)大灣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該站聯(lián)合市花鼓戲劇團共同開展“送戲下鄉(xiāng)”惠民文藝匯演志愿服務活動,充分利用文化廣場和鄉(xiāng)村舞臺,滿足村民精神文明和文化生活需求,有效助力鄉(xiāng)村振興,樹立文明新風尚。
2021年4月,醴陵全市120名農(nóng)技志愿者,分成20個志愿服務小組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農(nóng)民進行科學管護,加強田間管理,幫助群眾解決“急難愁盼”的具體問題。
有困難就找志愿者 線上精心“配餐”
醴陵新時代文明實踐云平臺 圖片來源:株洲文明網(wǎng)
醴陵市積極實施“互聯(lián)網(wǎng)+文明實踐”線上模式,實現(xiàn)群眾點單、中心派單、群眾評單模式,根據(jù)群眾建議和需求不斷完善“總菜單”,精準對接需求。
如醴陵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結(jié)合市場監(jiān)管職能制定了文明實踐服務清單,把“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梳理細化為“我為群眾維權(quán)益”“我為群眾打假劣”“我為群眾護公平”等18個具體行動,滿足群眾的服務需求。
有條件禮遇志愿者 “愛心商城”換商品
醴陵新時代文明實踐站“360雷鋒家族”愛心兌換點。圖片來源:株洲文明網(wǎng)
志愿者通過“文明實踐在醴陵”APP參與志愿服務活動后,按服務時長獲得積分,積分可以在線上的20多家商戶兌換商品。
除了建立線上的愛心超市,醴陵多個地方還建立了“360雷鋒家族志愿服務愛心超市”,志愿者憑積分,可在愛心超市享受打折購買產(chǎn)品和積分兌換產(chǎn)品服務。
南門社區(qū)志愿者開展慰問活動 圖片來源:株洲文明網(wǎng)
南門社區(qū)志愿者在“護學崗”值守 圖片來源:株洲文明網(wǎng)
醴陵市南門社區(qū)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目前共注冊志愿者一百余人,每年開展“助學、護老、清掃、保潔、文明勸導”等特色志愿服務活動90余場。
美田橋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打造“家風館”。圖片來源:株洲文明網(wǎng)
美田橋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紅色宣講志愿服務活動。圖片來源:株洲文明網(wǎng)
醴陵市美田橋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通過整合陣地優(yōu)勢,充分挖掘本土紅色資源,設立家風館、特展營、特色書屋、百姓講壇等特色分區(qū),積極開展“特展營教育”、“義務植樹”、“垃圾分類”、“禁毒宣講進校園”、“文明祭掃、綠色清明”等各類志愿服務活動。成立了一支第一書記宣講隊、一支百姓宣講隊,截止目前,理論宣講共開展26場次。
華塘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微心愿”活動。圖片來源:株洲文明網(wǎng)
醴陵市華塘村文明實踐站圍繞社會公益、扶貧濟困、文體活動、宣傳教育等主題開展豐富多彩的文明實踐活動,還陸續(xù)組建了理論宣講、敬老孝老、移風易俗、安保巡邏、文化宣傳等11支志愿服務隊伍。其中文化宣傳志愿服務隊含有廣場舞隊、腰鼓隊、軍鼓隊等13支志愿小分隊。
群眾在哪里,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里,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真正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來源:株洲文明網(wǎng) 記者 龍建清 胡妮)
Copyright © 2017 www.bocomtrust.com 湖南政研網(wǎng)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quán)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shù)支撐:紅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