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開局之年,剛剛走完上半程的中國經濟,呈現出持續穩定恢復、穩中向好的積極態勢。面對持續演變的全球疫情形勢、更趨復雜嚴峻的國內外環境以及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任務,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中國高質量發展步履堅定,開拓出更加光明的前景。
“穩”的特征更明
“十四五”開局之年首季,中國經濟在去年受疫情沖擊的低基數基礎上大幅增長18.3%,二季度雖回落至7.9%的同比增速,但兩年平均增長5.5%,高于一季度5%的兩年平均增速水平。
從經濟結構看,上半年服務業增加值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53%,制造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7.9%,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61.7%,產業結構持續優化,需求結構不斷改善;
從新動能成長看,上半年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兩年平均增長13.2%,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兩年平均增長16.5%,全國快遞業務量突破500億件,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不斷加深;
從民生保障看,上半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698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63.5%,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為2.61,比上年同期縮小0.07……
從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政策固本培元,穩定預期;從政府到企業,全國上下團結一致、共同奮斗,推動中國經濟持續復蘇,在恢復中達到更高水平均衡。
湖北、海南、浙江、北京等地上半年經濟同比增速領跑全國,多項經濟指標繼續回升……近期陸續出爐的各地經濟“半年報”,再次印證中國經濟基本盤之“穩”。
“活”的動力更足
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開局之年的中國,立足當前、著眼長遠,一系列關鍵舉措接連出臺,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邁好第一步,呈現新氣象。
160公里/小時!繼主體基本完工后,廣州地鐵18號線首通段部分車站進入運營調試階段。
這條刷新全國時速紀錄的“粵港澳大灣區最快地鐵線”,將廣州市中心到南沙的時間大幅縮短。如果未來條件具備,還有望“一步到位”連接深圳,實現30分鐘廣深互達。
“全國123出行交通圈”——都市區1小時通勤、城市群2小時通達、全國主要城市3小時覆蓋;“全球123快貨物流圈”——國內1天送達、周邊國家2天送達、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達……
幾個月前印發的《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謀劃了交通強國的發展藍圖,將暢通物流、人流,不斷激發“流動中國”活力。
開局首月,中辦、國辦印發《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行動方案》。破除妨礙生產要素市場化配置和商品服務流通的體制機制障礙,方案為未來5年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規劃了“作戰圖”。
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綜合改革試點40條首批授權事項加速落地;支持浦東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意見出臺,賦予浦東新區改革開放新的重大任務;22條市場準入特別措施、33項金融改革舉措,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加速對標世界最高水平開放形態……
“優”的勢頭更顯
著墨綠色,為開局之年的高質量發展繪就濃重底色。
首日成交額逾2.1億元!7月16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正式啟動。在發電企業之后,鋼鐵、化工等高排放行業未來也將納入市場。
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需要付出艱苦努力,但也將撬動廣闊市場,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帶來經濟社會發展的綠色新機遇。
創新發展,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地位更為凸顯。
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中央深改委會議審議通過《關于完善科技成果評價機制的指導意見》;進一步改革完善中央財政科研經費管理,給予科研人員更大經費管理自主權;加快構建以國家實驗室為引領的戰略科技力量,推行“揭榜掛帥”“賽馬制”“包干制”……不斷突破體制機制障礙,科研人員的積極性不斷激發。
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全球最大規模5G移動網絡初步建成;“華龍一號”自主三代核電機組投入商業運行;“中國天眼”向全球天文學家發出邀請……蓄勢已久的創新活力持續釋放,中國向著科技強國加速奔跑。
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接力展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如期實現,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邁出探索步伐……
堅持“房住不炒”,不把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出臺……
開局之年,聚焦百姓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持續探索破解之道。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擁有雄厚的發展基礎和發展條件,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國高質量發展的前景將更加美好。(據新華社北京8月6日電)
Copyright © 2017 www.bocomtrust.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