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湖南稅收治理現代化的“路線圖”
——解讀《湖南省關于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實施方案》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鄒靖方
日前,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湖南省關于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實施方案》的出臺,是湖南省委、省政府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工作要求的重大舉措,為進一步發揮稅收在國家治理中的基礎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更好地服務湖南“三高四新”戰略,推動湖南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基本遵循。
此次《實施方案》的出臺有什么樣的背景,意義何在,具體怎么落實以及有什么樣的湖南創新特色?對此,國家稅務總局湖南省稅務局征管和科技發展處處長張詩東進行了詳細的解讀。
《實施方案》出臺的背景及過程
2021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十四五”時期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省委、省政府領導高度重視《意見》落實,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謝建輝就有關工作先后兩次作出批示。
5月6日,稅務總局制定了貫徹落實《意見》的任務分工,將《意見》任務細化為三類、100項改革措施。其中,一類二類57項改革措施由稅務總局牽頭實施;三類43項改革措施由各省積極探索和主動實施。省稅務局緊密結合湖南“三高四新”戰略、財源建設工程、政務信息資源共享、社會信用建設等重大部署安排,認真細化、實化促進湖南高質量發展的稅收征管改革措施,組織起草《實施方案》初稿,并向25個省直和中央在湘單位征求意見,協同有關部門完成《實施方案》合法性、公平競爭、內部評審等相關工作。
2021年6月10日,湖南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正式審議通過《實施方案》,同意由省委辦公廳、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實施方案》。
《實施方案》出臺的意義
《實施方案》的出臺,為“十四五”時期湖南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確立了總體規劃、明確了實施路徑,是湖南高質量推進新發展階段稅收現代化的“宣言書”。《實施方案》立足解決當前稅收征管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是順應納稅人繳費人期盼部署實施的重大民心工程,充分體現了省委、省政府對新發展階段稅收工作的高度重視。
《實施方案》圍繞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6類24項重點任務,明確湖南“十四五”時期高質量推進稅收現代化的時間表、任務書和責任狀,具有戰略性、導向性和針對性,各項改革舉措具有可操作、可實現和可衡量性,是新時代我省稅收工作的重要制度安排,是實現湖南稅收治理現代化的“路線圖”。
《實施方案》的出臺,為我省稅務部門充分發揮稅收在國家治理中的基礎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更好服務“三高四新”戰略推動湖南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基本遵循。稅收是國家財政的主要來源和治國理政的重要基礎。《實施方案》圍繞“三高四新”戰略布局,堅持黨對稅收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建設智慧稅務為著力點,全面推進稅收征管數字化升級和智能化改造;以深入推進精確執法、精細服務、精準監管、精誠共治為切入點,更好地服務市場主體;以“大幅提高稅法遵從度和社會滿意度”,“明顯降低征納成本”為落腳點,確保深化稅收征管改革取得實效。
突出抓好落實深化
《實施方案》明確全面推進稅收征管數字化升級和智能化改造、進一步優化稅務執法方式、提供高效智能稅費服務、精準有效實施稅務監管、深化拓展稅收共治格局、強化稅務組織保障等6個方面24項重點工作任務。
到2022年,在稅務執法規范性、稅費服務便捷性、稅務監管精準性上取得重要進展;到2023年,基本建成稅務執法、稅費服務和稅務監管三大新體系;到2025年,深化稅收征管改革取得顯著成效,稅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顯著提升。
按照建設服務型政府要求,《實施方案》結合湖南省政務管理服務有關規定,對大力推行優質高效智能稅費服務作出部署,并強調寓執法、監管于服務之中,把服務理念有機融入稅收征管各個環節。
《實施方案》明確,按照湖南省“十四五”數字政府建設規劃,積極推進稅務部門與相關部門數據資源匯聚聯通;健全完善政務信息資源共享協調機制,實現數據共享交換;認真落實發票電子化改革任務,2025年基本實現發票全領域、全環節、全要素電子化,著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同時,充分運用信息技術手段自動分析納稅人繳費人個性化需求,提供征納互動等線上智慧服務。
突出湖南創新特色
《實施方案》深度結合湖南“十四五”規劃、“三高四新”財源建設工程、政務信息資源共享、社會信用建設等重要部署,創造性開展稅收征管改革工作。
明確全面改進辦稅繳費方式,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擴大“全程網辦”事項范圍,積極推進電子化、要素化納稅申報模式。提出2021年底前探索數字人民幣應用于稅費繳納和醫保、社保繳費;2021年底建成“湖南稅務服務平臺”實現辦稅繳費最多登錄一次;2021年底前基本實現12366稅務咨詢熱線以分中心方式歸并到12345政務服務熱線;提供稅費優惠政策發布解讀、辦稅繳費提醒、涉稅費風險“一鍵式體檢”等辦稅繳費特色服務;針對老年人、視障聽障殘疾人等群體提供溫情幫辦服務等。
落實《湖南省社會信用信息管理辦法》,建立納稅信用“紅黑名單”制度,依法依規將納稅信用信息嵌入財政獎補、項目申報、政府采購、招投標等各領域、各環節。完善稅收大數據和風險閉環管理機制,推廣動態“信用+風險”監管方式,健全以信用評價、監控預警、風險應對為核心的新型稅收監管機制。落實《湖南省加強和規范事中事后監管實施方案》,根據稅收風險特征和程度采取差異化監管措施,并研究特定行業、特定運營模式、新業態的特點,有針對性制定稅收征管措施。
提出建立完善稅費征收跨部門協作與信息交換工作機制,積極推進稅務、人民銀行、市場監管等跨部門協同監管、聯動執法;深化銀保監、稅務部門和銀行業金融機構合作,加強“銀稅互動”的同時,創新銀稅合作新模式;探索運用稅收大數據推進和服務重點產業項目建設;發揮稅務系統雙重領導管理體制優勢,推動重大稅費改革、重點稅務工作納入地方黨委和政府統一安排;按照《湖南省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實施辦法》,規范順暢銜接涉稅領域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等。
Copyright © 2017 www.bocomtrust.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