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燈盞 向陽而生
——湘潭市全民助殘引領文明新風尚
湘潭市集中評殘工作現場。
本文圖片由湘潭市殘聯提供
康復對象正在進行感覺統合訓練。
肖 暢 楚伊瑀
他們曾被命運扼住咽喉,因為有著異于常人的身體而飽經苦難、歷經風霜。但在人生道路上,他們像一株株向日葵,昂起頭,迎著太陽,成了驕傲的戰士。他們說:“不能讓困難牽著鼻子走,而要主動出擊去攻破它!”
心有燈盞,向陽而生。他們站在明亮的光芒里,攜手奔跑,奮力逐夢……
他們同樣得為自己的生活而各自奔忙,因為心中有愛,毅然選擇在助殘扶殘路上結伴同行。他們傾情播下一顆顆溫情的種子,開出一朵朵傲然盛開的文明之花,將湘潭裝點得分外美麗。他們認同這樣——“自己雖是一道微弱的光,也要盡力為世界送來晴朗。”
以善之名,與愛同行。他們捧著真心來,讓助殘扶殘之花開遍蓮城……
實事“杠桿”撬起民生幸福
“全國助殘日”即將來臨,在這個屬于殘疾人的節日里,湘潭市殘聯以此為契機,從嚴從實推進黨史學習教育,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
“我們將組織‘助殘心愿·我是志愿者我來幫’志愿助殘服務、‘鄉村振興’助殘農產品展銷會、‘點亮萬家燈火’托底幫扶殘疾人就業專場招聘會等活動,全年為500名殘疾人朋友實現‘微心愿’。”湘潭市殘聯相關負責人說。
如何提升殘疾人朋友的幸福感?辦好民生實事是第一道“杠桿”。
湘潭市委市政府憂民生之多艱,精心謀劃對策解民生之困;市殘聯挺身在前,主動扛起大梁;衛健、民政、住建等部門齊頭并進。眾人托舉,為殘疾人朋友撐起一片晴空。
數據說話:僅2020年,742名有康復需求和適應指征的殘疾兒童和孤獨癥兒童進入定點康復機構訓練,有康復需求的0-6歲殘疾兒童實現應救盡救;為1037名殘疾人提供居家服務、日間照料或寄宿托養服務,幫助349戶貧困重度殘疾人家庭進行無障礙改造;為55206名殘疾人提供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為832名貧困精神病患者提供免費服藥救助,為17390名殘疾人提供康復服務,5093名殘疾人適配輪椅等輔助器具,并在全省殘疾人輔助器具技能大賽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績。
政府之愛民,則為之計深遠。光“供血”還不夠,增強殘疾人朋友的“造血”功能,才是王道。
湘潭實施“點亮萬家燈火”托底幫扶殘疾人就業行動,1713名有需求的殘疾人參加免費培訓,665名求職者達成就業意向,扶持323名殘疾人創業。在政府部門的組織推動下,兩所駕校完成C5殘疾人機動車輔助裝置安裝改造和駕校無障礙設施完善,30名殘疾人拿到駕照,追求他們的“詩與遠方”……
當前,正是殘疾人證到期換發高峰期。湘潭開展8場集中評殘,為2148名到期需換證對象提供便民評殘服務。集中評殘、上門評殘、視頻評殘、送醫評殘、解決未就醫的精神與智力障礙患者評殘問題、評殘費用政府承擔等便民評殘辦證力促惠殘政策落實的舉措,溫暖著殘疾人朋友的心。
昔日“受助者”今朝“助人者”
處優而不養尊,受挫而不短志。外在幫扶只是一時,要想將逆境“逆襲”為順境,關鍵還得靠殘疾人朋友挖掘自身潛能,孜孜矻矻,奮發圖強。
近年來,湘潭市的優秀殘疾人不斷涌現:
文花枝、許月華獲評“全國道德模范”、“最美奮斗者”;易再躍獲評“全國自強模范”;湯瑞仁獲評“全省自強模范”、“助殘先進個人”;危丹獲評“新時代湖南向上向善好青年”;李軍等多人被推薦為“湖南好人”,魏伍林、王依份等9人獲評“湖南省百名陽光致富帶頭人”……
自稱“90后”的湯瑞仁,腰部和大腿位置嵌有9塊鋼板、5顆鋼釘。這些年,她建立殘疾人基金,為扶老助殘出資出力。將50多名殘疾人“引進”自家公司,教他們以絲瓜瓤、亞麻面料、棉布等為原料制作保健布鞋,幫助殘疾人實現就業致富。她說:“殘疾人也有夢想,也要活得精彩!”
“80后”獨臂女孩扶婷,曾代表國家出征殘奧會等國際賽事,屢次打破世界紀錄,斬獲金牌18枚。之后,她進入湘潭大學深造。畢業后成為執業律師,成立我省首個專門為殘疾人提供法律服務的工作室,從此踏上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的漫漫征程,為殘疾人群體帶來法律溫暖之光。
“60后”易再躍,幼時因患小兒麻痹癥導致二級肢殘,一度消沉迷惘。重拾信心后,他艱苦創業,成為湘潭木地板經營的開拓者之一。他心中始終藏有一個夢想:讓更多的殘疾人朋友“站”起來。為此,他出錢出力,成立全省首個社區殘疾人協會,創建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在全省首推“殘疾人專家志愿服務團”工作模式,幫助殘疾人解決創業中資金技術等難題。
自助者,天助之。這些奮起的殘疾人朋友始終相信“世上沒有奇跡,只有努力的軌跡”,他們克服重重困難,盯著光的方向,堅毅前行。而如今,榜樣的力量點亮向善的明燈,正帶動越來越多的殘疾人從“受助者”變成“助人者”。
以善感善,扶殘助殘之花開滿蓮城
在湘潭,助殘志愿者的身影隨處可見,已成為蓮城一道靚麗文明風景線:籌建“公益幫扶中心”,開設線上線下“消費扶貧超市”助殘專區為困難殘疾人拓展產品銷路;每月走訪困難殘疾人家庭,定期開展義診、義剪……
近年來,湘潭市關心關愛、扶持扶助殘疾人的氛圍日趨濃厚。在市殘聯的推動下,政府主導、各殘工委成員單位聯動、社會各界參與的志愿助殘工作格局逐漸形成,以保障和服務為重點,涵蓋殘疾人就醫、就學、就業、康復、文體活動等各項基本生活需求的完整志愿服務體系逐步建立。
誰來幫?組建10余支成熟的助殘志愿服務隊伍,注冊志愿者達3萬余名,多名志愿者獲“星級志愿者”榮譽。湘潭市義工聯合會、蓮城清風義工協會、岳塘區親園殘疾人托養中心入選首批“湖南省文明實踐助殘志愿服務基地”名單,湘潭市關愛帕金森病志愿者協會被推薦為全國“最佳志愿服務組織”。
如何幫?幫什么?湘潭探索“互聯網+助殘志愿服務”新模式,殘疾人實名注冊后,可以發出“點單”式志愿服務需求信息,由附近的志愿者或志愿團隊根據殘疾人需求和自身專業特點“接單”,提供“量體裁衣”式個性化助殘服務。
同時,依托在社區、公園等7類場所建立的165個志愿服務工作驛站,可就近就便為殘疾人提供服務。實行志愿助殘項目化運作模式,整合助殘志愿服務活動形式,打造“點亮心愿”“我是志愿者我來幫”等志愿服務項目品牌。
誰來管理?成立助殘志愿者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志愿助殘工作機制,實現組織有陣地、會員有登記、管理有制度等“七有”管理,實現助殘志愿服務常態化,確保全年志愿服務活動不間斷。
小善而為大德生,潤物無聲育新風。一個溫暖的擁抱、一個肯定的眼神、幾句鼓勵的話語、幾聲喝彩的掌聲,就像一束光,刺破黑暗、迎接光明。助殘扶殘路上,你我的一點一滴、一言一行,無不在以善感善、以愛傳愛……
Copyright © 2017 www.bocomtrust.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