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鄭旋
四月清風拂面,長沙市岳麓區(qū)博才小學處處散發(fā)文明氣息。作為第二屆獲評的“全國文明校園”,博才學子身上,烙印著文明的鮮明特征。
以禮育人,厚植文明
微笑、招手、敬隊禮,是博才學生的日常行為習慣。“前不久去學校,在校道上碰到幾名孩子,以為我是老師,主動上來跟我打招呼說‘老師好’。”一場美麗的誤會,讓身為家長的夏娜瓊備受觸動。
知書達禮,不僅是博才小學的校訓,更是學生內(nèi)化于心、外顯于行的文明表現(xiàn)。多年來,博才小學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宗旨,注重引導學生做文明有禮、尚善明德的好少年。
每天早上,第一堂課開課前,五年級一班語文老師廖慧泉都會帶著學生誦讀國學經(jīng)典?!墩撜Z》《弟子規(guī)》《三字經(jīng)》……孩子們?nèi)諒鸵蝗盏芈牐J真專注地背,接受著傳統(tǒng)文化“潤物無聲”的思想浸染。
學校周會、班會課、少先隊活動課上,老師經(jīng)常帶學生溫習“校園十禮”。“校園十禮”是博才小學創(chuàng)編的禮儀教材內(nèi)容,國旗禮、尊師禮、行走禮、著裝禮等,通過課堂學習、情景體驗,像一面面鏡子,照見學生學習、生活的每一處細節(jié)。
“立正,站直,鞠躬30度,微笑揮手說‘你好’。”五年級學生曾蔣旭回到家,把學校學到的文明禮儀知識,主動“傳授”給父母。在學校,他還擔任“文明小特巡”,“當家作主”管起了校園不文明現(xiàn)象。
通過搭建“這周我當家”禮儀實踐平臺,博才小學引導學生在課間、就餐、就寢、文體活動、出入校安全監(jiān)督五大崗位中輪流值周,體驗如何“與自身相處”“與他人相處”“與社會互動”。長此以往,服務(wù)、奉獻的種子在學生心中慢慢生長,學生道德文明修養(yǎng)顯著提升。
全科育人,涵養(yǎng)文明
“文明的養(yǎng)成不在一朝一夕。”在博才小學校長龍勝看來,思想道德教育是學生“扣好人生第一??圩?rdquo;的關(guān)鍵,必須融入各學科教學,并且在教育過程中注重敘事研究。
為了讓教育“無痕”,博才小學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思政課、少先隊活動課等課程有效銜接。去年10月,岳麓區(qū)小學“黨建+思政課教學實踐”項目在博才小學啟動,以博才名師黃敏為首,岳麓區(qū)黃敏小學道德與法治名師工作室教師成員集體獻智,聚焦“愛黨愛國和革命傳統(tǒng)教育”專題,研發(fā)出20個典型思政課例。
不僅有鮮活的理論教育,博才小學以“黨建+思政+少先隊活動”課的形式,相繼開展“我的中國夢”“中國心,博才娃”“六一,種下一顆紅色的種子”“我是小小護旗手·向國旗敬禮”等系列活動,讓學生在思想道德實踐中筑牢精神文明之基。
“直接德育”打好精神底色,博才小學還充分發(fā)揮各學科綜合育人功能,做到“課程門門有思政”。 為了孩子的陽光成長,學校根據(jù)不同年齡的孩子設(shè)計不同形式的心理課程,老師在課堂上完成教學,又在課后進行團輔,還有一對一心理咨詢……
“為每一個孩子的學習而設(shè)計。”每天,博才小學個性化學習中心都在固定時間開放,從五、六年級學生中招募的“安慰小天使”,于同學之間互訴心聲,共紓煩惱,相處和諧融洽。
協(xié)同育人,踐行文明
一所文明校園,不學禮,無以立。以禮立身,以禮養(yǎng)德,為人師表,理應(yīng)垂范。
“立德樹人,首先就是要發(fā)揮教師的實踐和引領(lǐng)作用。”博才小學黨總支書記楊素群介紹,學校每位新入職的教師都需參加4天新教師培訓,其中,思想政治教育第一課、師德師風、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yè)行為準則學習等是必修課。
在博才小學“食育教育基地——云廚房”內(nèi),老師和學生一起動手制作美食,會教學生“食不言寢不語”,這是對他人的尊重;在“生命教育基地——菜菜798種植園”里,老師和學生共同栽培綠植,會教學生垃圾“變廢為寶”,這是對自然的尊敬……
良師是學生成長的“引路人”,而在學校之外,家長的舉止、行為更是孩子的重要課堂。每月,博才小學舉辦“最美大樹學堂”家庭教育沙龍,向家長普及家庭教育知識。
如何幫助孩子樹立正確價值觀,如何學會控制對孩子的情緒,如何做新時代的智慧父母……通過搭建家校協(xié)作共同體平臺發(fā)力,博才小學制定了《博才家長標準(十條宣言)》,呼吁家長以身作則,發(fā)揮榜樣力量。
董超是《博才家長標準(十條宣言)》的發(fā)起者、踐行者,他經(jīng)常和女兒董芷鳶參加學校組織為環(huán)衛(wèi)工人送早餐等愛心活動。今年“學雷鋒日”,父女倆又走進雷鋒紀念館當起志愿者,一同站崗,提供防疫檢查。
Copyright © 2017 www.bocomtrust.com 湖南政研網(wǎng)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quán)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wù)中心 技術(shù)支撐:紅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