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基因融入城市血液
——婁底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綜述
■編者按
2020年,婁底市、郴州市、寧鄉市、湘潭縣被中央文明委授予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今天起,湖南日報推出“文明新風潤三湘”專欄,集中展示4個城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領文明城市創建,結合鄉村振興推進移風易俗,著力解決關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推動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好經驗好做法,敬請關注。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李梅花
2020年11月20日,婁底從北京捧回“全國文明城市”牌匾。
十年磨一劍,婁底正式跨入全國文明城市行列!
成績來之不易,傾注著450萬婁底人的堅定決心和持久耐力。婁底始終把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文明創建的首要任務,譜寫全民參與、共建共享的壯麗詩篇。
湘中明珠,因文明更閃耀。
有力度:健全機制聚能量
文明創建只有起點,沒有終點!
3月31日,婁底召開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史明理”讀書研討暨全市黨史學習教育第二次推進會。婁底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進一步補足精神之鈣,不斷擦亮文明城市底色。
在全國文明城市創建中,婁底始終堅持與時俱進,結合上級要求部署和當地工作實際,不斷涵養城市文明,為“文明”賦予濃厚的時代氣息。
“必須堅定創建信心,全力以赴,奮力一搏,從方方面面改善我們治理城市的水平,從根本上提升市民的幸福指數。”婁底市委書記劉非說。
婁底將國家衛生城市管理與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統籌融合,堅持做到同部署、同推進、同督查、同落實;成立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領導小組,市委書記任組長,市長任第一副組長;建立市區領導包重點項目、包主次干道、包社區幫扶的“三包”領導指揮機制,明確各責任單位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責任科室具體辦的“三級”責任落實機制,完善日常督導、媒體監督、第三方測評、紀委監委問責的“四位一體”工作推進機制,推動創建工作融入日常、嚴在平常、干在經常。
“把民生實事辦好辦實,造福于民。”2020年8月11日,時任市長楊懿文到湘陽街與吉星南路交叉口西南角、湘運公司福星路家屬院、早元市場等地,直面群眾最迫切的需求。
為跑好“最后一公里”,婁底市領導多次帶隊,以“四不兩直”方式深入醫院、學校、社區、農貿市場等基層一線,開展專項督查、現場辦公,研究解決百姓關切的衛生健康管理能力提升、基礎設施建設、城市治理管理等難點問題。
有廣度:合力筑就熱血城
清明期間,婁底交警部門放棄休假,在主要路口指揮交通,保障群眾出行平安;在烈士陵園,市民不約而同前來祭奠英烈,感恩美好生活;在社區村落,一個個“紅馬甲”走訪慰問老人,送去心靈慰藉……從城市到農村,從干部到市民,文明成為一道亮麗風景。
“創文”為人民,“創文”靠人民。
婁底厚植主人翁意識,秉持“動員單位、發動干群、為了群眾、依靠群眾”理念,注重發揮組織力量、干群力量、社會力量、宣傳力量,營造全民創建濃厚氛圍。
市直機關單位和部門積極當好排頭兵,與中心城區各社區結對,深入社區共同開展“創文”行動;縣市區全面跟進,主動抓好文明縣城、文明村鎮、文明社區等創建;廣大黨員干部自覺充當創建工作的主力軍,爭當黨員志愿者,扎根社區一線,察民情、知民憂、解民難。
婁底大力推動志愿服務工作制度化、規范化,著力打造富有婁底特色的志愿服務品牌。目前,全市擁有63個志愿服務組織、600多個志愿服務站(崗)、1815個志愿服務團隊、48萬名注冊志愿者,形成了“樂坪樂”“上梅紅”“溫暖回家路”等大型志愿公益活動品牌,“黨員進基層·情暖微心愿”活動榮獲2018年度全國“四個100”最佳志愿服務項目。
同時,大力挖掘培樹、評選表彰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等先進典型,定期發布“婁底好人榜”,凝聚見賢思齊、崇德向善的榜樣力量,先后涌現出全國道德模范肖光盛、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郭遠紅、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黃國雄及11名中國好人,125名湖南好人,117名婁底好人。
湘中婁底,已成為一座熱血之城!
有厚度:精管善治惠民生
環境,是一座城市的臉面。
4月5日,位于婁底中心城區的高溪農貿市場,環境干凈整潔,交通井然有序,生鮮、干貨、果蔬等攤位劃分清晰。“改造前,市場缺乏規范管理,到處臟亂差,40個門面僅10多個營業。”經營戶老肖介紹,政府對農貿市場進行分類改造、提質升級、統一管理后,生意好做多了。
婁底以“繡花”功夫抓實城市管理,綜合實施農貿市場改造、老舊小區改造、文化廣場與小游園等建設項目,12條“斷頭路”全部打通,9條城市道路全面改造。設置流動攤擔疏導點、季節性瓜果臨時銷售點和跳蚤市場,解決中心城區“地攤經濟”就業崗位5000余個。
在漣源市楊市鎮板橋村,兩戶村民因建房占地問題鬧得不可開交。村干部將他們請到村里的鄉風文明講堂,組織召開“屋場會”。當著全村人的面,兩家以心交心,就事論事,最后各讓一步,握手言和。
這種聊家常式的“屋場會”不僅能化解矛盾,還成為宣講政策、征求意見、解決困難和問題的有效方式,在全市推廣。
2020年,在省委改革辦組織評選的“湖南基層改革探索100例”中,婁底有屋場會、社區網格警務、全科醫生駐村全覆蓋等7個案例入選。
隨著文明創建的深入推進,婁底將精細化管理向社區、鄉村延伸。依托“智慧婁底”建設,整合基層黨支部、駐村幫扶隊、志愿者等力量,逐級管理、逐級負責,構建社會治理網格體系,并針對各網格的特點,量身定制服務和管理職責,推動網格化管理長效化;組建“五級微信群”,實時傳達指令、反饋信息、回應關切,打造指尖服務平臺;綜合利用天網工程、城市快警、“一村一輔警”等資源,形成聯防聯控、群防群治立體防控體系。
3月25日,湖南省精神文明建設表彰會召開,婁底3個縣市蟬聯“湖南省文明城市”、9個村鎮榮獲“湖南省文明村鎮”,還有一批先進典型受到表彰。
Copyright © 2017 www.bocomtrust.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