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寧奎
一座位于湘西北的年輕城市,應該以怎樣的底色,來映襯其舉世矚目的“絕版風光”?張家界用實際行動給出了答案——文明。
進入4月,張家界漫山翠色,風光如畫。漫步街頭與鄉村,處處能感受到這座國際化旅游城市崇德包容、文明和諧的時代氣息。為“湖南省文明城市”這塊招牌增色,成為張家界干部群眾的思想共識和自覺行動。
“竭盡所能為每一位游客服務”
原名大庸的張家界,自古就是文明尚德之城、尚禮守信之地。張家界人“抱中守一,守中持平”,向往平和,追求美好,有著代代相傳的文明基因和豐潤的道德滋養。
張家界更是一座山水之城,三千奇峰享譽世界,八百秀水驚艷世人。而在這山水之中,文明成為最引人注目的三千零一“峰”,八百零一“灣”。
“風景美,人更美。”3月29日,當江西游客杜秀珍拿到丟失的鑰匙后,滿心激動。當晚,黃龍洞景區接到游客在景區丟失鑰匙的求助后,將已經關閉的景區燈光重新打開,發動黨員到碼頭、路邊、攝影點等處,耗時3個小時仔細尋找,最終成功找回。
結合黨建與文明創建工作,張家界在全市旅游窗口行業廣泛設立5類崗位,即在核心景點設黨員義務咨詢臺,在景區沿線設黨員志愿服務隊,在游客服務區設黨員示范崗,在游客生活區設黨員責任區,在客運車隊設黨員先鋒號,這些崗位兼具代辦事項、接受咨詢與旅游投訴、提供醫衛與應急救援等眾多服務功能。
“竭盡所能為每一位游客服務。”在武陵源核心景區老磨灣廣場義務咨詢臺,已從事旅游服務業30多年的楊貴輝,收到的“謝謝”數不清。旺季時,從早上7時到晚上最后一位客人離開,楊貴輝每天為游客提供義務咨詢上千次,重復回答游客數百次問路。
楊貴輝所在的黨員咨詢臺,只是張家界市600多個責任崗中的一個。同樣,景區文明創建,也只是全市文明創建的一部分。
圍繞旅游服務,張家界文明創建結出碩果。截至目前,建成國家級文明村鎮7個、國家級文明單位13個;省級文明村鎮9個、省級文明單位50個、省級文明標兵單位12個……一批批文明單位、行業,如雨后春筍般破土而出,為這座城市發展提供精神動力、道德支撐和強大正能量。
“好人”像蒲公英般到處開花
“歡迎大家乘坐‘趙明健號’黨員示范船……”3月31日,在寶峰湖景區“高健號”上,游客飽覽山水勝景。趙明健是“湖南好人”,也是景區普通員工,曾在自身被毒蛇咬傷的情況下,勇救遇險游客。
一個榜樣,一面旗幟;一群好人,滿目春風。
賀曉英30多年如一日,先后照顧老紅軍、老八路等120多位革命老人,為90多位革命老人養老送終;月收入不足千元的趙淑清,累計捐款3萬多元,走到哪好事就做到哪;宋金絨在疫情防控最艱難的時刻,傾盡全力為一線干群解決吃飯難題……一個個動人故事,如同一首首動人心弦的樂章。
好人與榜樣像蒲公英般到處開花,讓張家界成為一座“志愿者之城”。
小長假、黃金周,在張家界各大景點和主要交通路口,一頂頂“小紅帽”為各地游客提供文明引導、道路指引、講解導賞、語言翻譯等特色服務,贏得無數點贊。而在今年元旦期間,出于疫情防控需要,400多名醫務人員組成“旅游醫生”志愿服務隊,專門為游客提供醫療服務。
民間巡河、愛心送考、義務獻血、交通勸導……每一個公益活動發布,迎來的是一呼百應,換來的是城市文明、民生幸福。
人人崇德,風氣歸善。凡人善舉匯成火炬照亮城市,傳導著城市溫度、文明深度、精神刻度。
截至目前,張家界共有志愿服務組織500多個、注冊志愿者27萬多人。這支生機勃勃的隊伍中,先后涌現出省市優秀志愿者組織和先進集體、個人、項目50多個,成為張家界文明創建中一道靚麗的風景。
如今的張家界,文明之風如同春風細雨,在無聲浸潤中,賦予這座城市更豐富的精神內涵。文明已內化為城市發展的基因,具化為每個市民的行動,讓整個城市變得更加和諧、幸福。
Copyright © 2017 www.bocomtrust.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