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曹嫻 孟姣燕 彭可心
年均增速大于6% ,是湖南定下的“十四五”GDP(地區生產總值)增長指標。3月25日,在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省發改委黨組成員、副主任王亮方介紹了這一目標如何制定的,又將怎樣實施。
“設定年均增速大于6%的目標,既落實國家‘保持在合理區間’的要求,又結合湖南的現實可能。”王亮方表示,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設置了5大類20項指標,我省在對照國家規劃指標的基礎上,結合湖南實際,設置了5大類26項指標。選取和設置指標,主要出于三方面考慮。
體現高質量發展要求。我省新增的6項指標中,經濟發展類指標有5個,主要是與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相銜接,將以往體現總量的增速指標換成了體現質量效益的結構指標。新增了制造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產業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最終消費支出對地區生產總值貢獻率、對外貿易依存度、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等5個結構性指標,堅決按照新發展理念的要求,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發展。
體現“三高四新”戰略目標。緊緊圍繞實現“三高四新”戰略、奮力建設現代化新湖南的總體任務,同時充分考慮我省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不夠高、科技創新支撐不夠強、對外開放水平不夠高等現實基礎,按照“跳起來摘桃子”的思路,適度提高相關目標指標值。“十四五”期間,力爭將制造業占比提高到30%以上、研發投入年均增速大于12%、對外貿易依存度提高到15%。
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26項指標中,民生福祉有7個、綠色生態有5個、安全保障有3個,大多為約束性指標,與人民群眾息息相關。民生指標中,堅持共同富裕方向,提出了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目標,特別是重點加強對“一老一小”的服務,將城鎮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調整為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并增加每千人口擁有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圍繞統籌發展和安全,增加了億元地區生產總值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指標,把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落到實處。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湖南省“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將“十四五”期間擬推進實施的重大工程、行動、計劃等以專欄的形式予以細化,匹配設置了37個專欄,形成“目標+任務+專欄+項目”的規劃實施機制。
堅持項目跟著規劃走、資金跟著項目走,《綱要》中引領性、戰略性、全局性的目標任務落實到重大項目上。圍繞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基礎設施、生態環保、社會民生等五大重點領域,湖南梳理提出單體項目原則上總投資在10億元以上重大工程項目共770余個,總投資超過7萬億元,“十四五”期間計劃投資約5萬億元,作為規劃實施的重要支撐。
Copyright © 2017 www.bocomtrust.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