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3月18日訊(記者 黃婷婷 通訊員 林俊)湖南的國際“朋友圈”越來越大。記者今天從長沙海關獲悉,“十三五”期間,與湖南有貿易往來的國家由2015年的201個增加到2020年的233個。
5年間,東盟成為我省第一大貿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場和進口來源地。進出口規(guī)模由2015年的230.3億元上升至2020年的810.2億元,增長了2.5倍,年均增長28.6%。長沙海關介紹,隨著區(qū)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的簽署,我省同東盟的貿易往來或將進一步加深。
“十三五”期間,我省作為機械裝備制造強省,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裝備、航空動力三個世界級產業(yè)集群基本形成,與“一帶一路”沿線很多國家的主要產業(yè)形成強性互補關系。同時,中歐班列極大程度滿足“湘貨”對沿線國家出口的迫切需求,帶動我省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規(guī)模增加2.4倍。
據長沙海關分析,我省進出口商品結構不斷優(yōu)化升級。“十三五”期間,全省高新技術企業(yè)增長到8621家,相較“十二五”末增長了4倍多,直接帶動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顯著增長。
Copyright © 2017 www.bocomtrust.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