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村千紅·湘西香伴”百名網紅湘西桃直播活動現場。
濟南·湘西東西部扶貧協作直播現場。
網紅直播帶貨。
(本版圖片均由湘西州商務局提供)
李寒露 尚 濤
面對疫情給商務工作帶來的嚴重影響,湘西州商務部門緊扣“六穩”目標、守住“六保”底線,聚焦“兩穩一促”,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創新發展,集中力量在電子商務、招商引資、商貿流通、消費扶貧等重點領域、重點環節實現突破,以點帶面全面服務湘西州外向型經濟發展,為全州脫貧攻堅和推動高質量發展積極貢獻“商務力量”。
電子商務盤活“美麗經濟”,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中探索新經驗,形成新優勢
處處是風景、處處顯風情。持續推進的“美麗湘西”建設,為打造國內外知名生態文化公園擦亮底色。綠色生態和原生態文化成就湘西之美!“美麗湘西”在與農村電商的“遭遇”中催新“美麗經濟”,探索新經驗形成新優勢,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接續推進鄉村振興,激發起蓬勃力量。
冬日暖陽下,龍山縣里耶鎮比耳村的“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里,一筐一筐的黃金果被碼放得整整齊齊,負責人和果農一起選擇精果裝箱,然后掃碼填址出單。金燦燦的臍橙,搭乘電子商務進農村的專車,當天就可以發往全國各地。
這樣的場景,是對龍山縣在湘西州商務局支持下,推進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項目,大力打造“以農產品上行為主線,以電商扶貧為核心,以鄉村振興為目標”的龍山特色農村電商模式的生動詮釋。
“村里人人都是電商,戶戶都來發貨! ”村民們樂于通過電商渠道出貨,除了賣個好價錢,還圖個方面快捷。一批批特色農產品走出深山,撐起一個個扶貧產業,越來越多的貧困群眾實現了穩定脫貧。
湘西州積極推進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建設項目,全州有7個縣納入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累計獲得國家項目資金支持1.35億元,均建成縣級電商服務中心,完成1302個鄉鎮、村電商服務站點建設,引導申通、圓通、中通、郵政等知名快遞物流入駐發展,州、縣、鄉、村四級電子商務流通體系基本形成。
產品有出路,脫貧有底氣。湘西州商務局主動作為,聯合相關單位加大與視頻直播平臺和知名電商平臺合作,挖掘培育本地網絡主播,促進線上線下融合,助推農特產品銷售,電子商務快速發展。他們先后開展了“芒果扶貧云超市”直播活動,組織參加了快手“百城縣長 攜手助農”活動,舉行了“千村千紅 湘西香伴—湘西州本土網貨直播帶貨工程”啟動儀式,首次評選了湘西州“十佳電商企業”和“十大電商達人”。
農村電子商務已成為湘西州數字化鄉村建設的新動能、新引擎。
2020年,年產茶葉成品數萬斤的林茵茶業,和以柑橘和獼猴桃等水果為發展重點的湘西韻茶農業公司,入駐保靖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成為首批入駐企業。這兩家企業是保靖縣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重點培育的電商企業。保靖以龍頭企業為切入點,大力推動傳統農業企業電商轉型升級,打造“電商公共服務中心+電商企業+貧困戶”電商扶貧模式。據悉,林茵茶業累計幫扶7個深度貧困村、143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共計5022人發展保靖黃金茶產業,助力2000余貧困人口實現人均增收3000元;湘西韻茶農業公司帶動保靖1000余戶貧困戶增收,200余貧困戶就業。
古丈縣自2018年7月確定為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以來,通過公開招、投標,確定了承辦企業,在古丈縣電子商務服務中心開展項目運營建設工作,設置農特產品展示廳1個,改造升級88個村級電子商務服務站,逐步整合“四通一達”等快遞物流企業,實現農村物流“毛細血管”功能,農產品供應鏈、電商營銷推廣體系、農產品質量溯源體系建設穩步有序推進。
在著力編織電商“銷售網”的同時,湘西州商務局還借力先后組織全州128家電商、農副產品生產經營企業參加第六屆(濟南)電子商務產業博覽會、“濟南制造·天下共享”2020首屆濟南電商直播節暨湘西產品展示交易會等重大電商活動,實現銷售額2977.3萬元。
電商直播“火”起來了,網紅帶貨“紅”起來了,產品銷售“爆”起來了。古丈毛尖茶、保靖黃金茶、龍山百合、湘西柑橘、湘西獼猴桃等特色農產品,通過電子商務的銷售名揚四海。僅2020年,全州開展電商線上線下推廣活動共計達100多次;1月至12月,全州電子商務交易額82億元,增長22%。
招商引資實現“美麗逆行”,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實現新突破,邁出新步伐
近年來,湘西州堅持以發展實體經濟為主攻方向,抓住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建設機遇,以旅游景區、農業特色產業園區、工業集中區、商貿物流區“產業四區”為平臺,大抓特色優質產業,并大力開展招商創新行動,相關指標增速領跑全省。
于危機中育新機。省商務廳審核通過湘西州2020年1月至12月到位省外境內資金項目205個,到位資金134.2億元,同比增長28.8%,排名全省第一;完成年度任務的114.7%,排名全省第一。利用外資1591萬美元,完成年度任務的151.5%,排名全省第一;同比增長67.7%,排名全省第一。另外,新引進三類500強企業投資項目7個,完成年度任務的175%,創歷史新高。
歷史最好成績,得益于大力實施的“線上+線下”招商創新行動。湘西州積極實施以“云招商”“云簽約”為主的線上招商活動,先后舉辦了“3·17”湘西州招商引資項目網絡直播推介會、 “3·28”工業招商項目簽約儀式、“6·29”湘西州重大招商引資項目云簽約儀式、“9·22”文旅招商推介會等“線上+線下”招商活動。同時,組織參加滬洽周、第22屆廈洽會、中國文旅資源交易大會等重大經貿活動,成效明顯。
歷史最好成績,得益于積極實施招大引強行動。湘西州通過認真研究世界500強、中國500強、民營企業500強的投資意向,建立招大引強地圖,推進高層對接,累計新引進“三類500強”企業新投資項目7個,即湘西機場供油工程項目、新東方希望集團湘西生豬養殖產業鏈項目、花垣紅獅水泥產業園項目、正邦集團湘西州生豬養殖產業鏈項目、湘西州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中心、首創污水處理等項目,合計投資總額77.4億元。同時,積極推進近兩年引進實施的“三類500強”企業投資項目履約工作,恒大御龍天峰、碧桂園、湖南湘西邊城旅游小鎮開發、年出欄100萬頭生豬養殖產業鏈等9個項目,累計到位資金24.86億元。
歷史最好成績,得益于積極發揮園區招引資主陣地作用。據統計,全州9個產業園區共實施項目98個,到位資金60.5億元,分別占全州總量的 47.8%和49.2%。其中,湘西經開區實施項目37個,到位資金18.6億元,增長22.5%。吉首、瀘溪、永順等8個經開區(工業集中區)累計實施項目61個,到位資金41.9億元,增長28.3%。瀘溪高新區、吉首經開區、花垣工業集中區前三季度共完成高新技術產品產值80.2億元,實現高新技術產品增加值25.1億元,高新技術產值和增加值占全州的比重分別為86.1%和85.7%。
因為區位交通優勢不明顯、外商資源匱乏,湘西州利用外資工作一直是一條“短腿”。2020年初疫情緊張期間,古丈縣宏源釩業等多家外資企業或因境外人員流動受阻、或因外貿訂單減少、或因國際投資信心受挫,一時經營困難。為此,湘西州及時出臺了《關于培育壯大實體經濟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密集專題調研,兌現直接投資獎補,并對不同類型企業分別執行優惠電價政策,全州累計減免市場主體的各種稅費18.76億元,為疫情防控企業發放貸款33.66億元,助力古丈縣宏源釩業等企業復工復產復市。僅去年,湘西州新設湘西美而特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湖南拓嘉置業公司等5家外商直接投資公司,總投資額近1億美元,新增合同外資4173.9萬美元。
一場場精彩紛呈的招商活動,一個個落地生根的產業項目,一家家復工復產的企業……2020年,湘西州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招商引資工作,創新方式、迎難而上,上交了一張可圈可點、亮點頻顯的招商引資“答卷”,成為助力湘西“十三五”圓滿收官的精彩一筆,更為湘西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實現新突破,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
商貿流通張開“美麗翅膀”,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培育新動能,拓展新空間
高效的流通體系,能夠在更大范圍把生產和消費聯系起來,擴大交易范圍,推動分工深化,提高生產效率,促進財富創造。建設富有活力和效率的現代商貿流通體系,是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有力支撐,更是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培育新動能拓展新空間的強有力抓手。
抓項目、抓活動、抓協作,湘西州市場消費逆勢回暖復蘇。
截至2020年11月20日國家關網之日,全州商務系統當年共完成消費扶貧任務18.72億元,占全州完成總數22.43億元的83.45%。湘西、濟南兩地商務部門攜手共進,深化消費扶貧,州商務局完成消費扶貧錄入 823萬元,帶動貧困人口2.13萬人,完成年度任務的兩倍之多,排在全州州直部門之首。
湘西州商貿流通相關的24個重點項目建設全力推進,總投資206.32億元。目前,瀘溪縣紅山物流園、花垣縣興鵬物流園、保靖縣松桂坊物流園、龍山縣紅星美凱龍物流園、永順縣郵樂購物流園、吉首雅溪國際商貿物流園、吉首星新冷鏈物流園、湘泉國際廣場等8個項目建成營運。
以破解全州大宗農產品“銷售難”為中心,以擴大消費助力精準扶貧為己任,湘西州商務部門緊扣全州“湘西香伴”公共區域品牌,先后舉辦“千村千紅·湘西香伴”電商直播帶貨啟動儀式、百名網紅湘西桃直播活動、湘西州(永順)獼猴桃開園節、湘西-濟南柑橘銷售產銷對接會、湘西(北京)柑橘銷售推介會等10大銷售活動,市場銷售活動成效明顯,其中銷售湘西柑橘17.45萬噸,進一步彰顯了“商務力量”。
市場消費活躍復蘇。湘西州積極開展“全國消費促進月”活動,舉辦金秋消費節、汽車展銷節等一系列市場促消費活動,帶動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同時,湘西州還通過發放餐飲電子促銷券2500萬元,拉動餐飲行業消費1.342億元;通過組織舉辦吉首車博會和大湘西冬季車展,八縣市8場汽車展銷會,銷售汽車3480臺,拉動消費5.49億元。
“東西部協作+湘西農特產品銷售”工程開花結果。2021年1月18日,由湘西州、濟南市兩地商務部門主辦的“濟南·湘西特色農產品銷售對接合作簽約儀式”在濟南市舉行。山東凱瑞商業集團與湘西韻萊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山東一善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與湖南松桂坊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就湘西保靖臍橙、臘制品等農副產品簽訂長期銷售合同。
湘西、濟南兩地商務部門深化“商務即服務”理念,重點把消費扶貧作為東西部扶貧協作的著力點和突破口,湘西州名優特農產品銷售覆蓋山東省16個地級市,15家湘西農特產品展示展銷館、銷售店在濟南市建成,創業人員達322人,全州約有200多個產品相繼“登陸”濟南。兩地商務部門組織簽約預售湘西農特產品3.76億元,已實現銷售1.93萬元,同比增長47.5%。同時,山東知名家政服務企業“山東大嫂”在湘西花垣縣落戶生根,培訓家政服務員近2000人,幫助近1000人就業,有效帶動了一批農村婦女創新創業發展。
商貿流通張開“美麗翅膀”。目前,湘西州正大力實施商貿物流業“171”工程,即連片湘西高新區、吉首高鐵新城、乾州新區建好州府商業核心區,依托交通區位、產業基礎打造7個特色凸顯的縣域城市商圈、物流配送中心、邊貿商業中心,加快30個重點集鎮農貿交易商圈、電商和冷鏈物流樞紐建設,產值將達到1000億元,進一步打開未來發展的空間。
營商環境釋放“最強引力”,在建設美麗開放幸福新湘西中踏上新征程,展現新作為
營商環境好,則市場活力足;營商環境優,則發展后勁強。
湘西州出臺了《政務服務導則》,建成“五星級24小時自助辦稅服務區”,減輕企業負擔,方便企業生產經營,開展納稅戶精準識別,全面推動減稅降費。同時,梳理近年來各項政策文件,出臺“1+1+N”的政策組合拳。州政府出臺了《關于推動產業園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促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培育壯大實體經濟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等政策文件,營商環境進一步改善;組織開展營商環境現場測評工作,倒逼州直部門和有關服務單位加強“放管服”改革。同時,建立“一項一冊一秘書”制度,推進省簽項目到資倍增。
湘西州商務部門會同稅務、財政、海關等部門,建立針對重點外貿企業、重點項目的“一企一策”“一事一議”制度,穩定和擴大現有進出口實績企業隊伍;同時,認真抓好省、州重要政策落實,對符合條件的外貿企業,給予進口貼息支持,做好稅收包保服務,幫助企業協調融資,其中對富宇工藝品等10家外貿業績在100萬美元以上的企業,予以特別指導和爭取,使其進入商務部融資“白名單”;通過現場解難答疑、“一對一”指導,積極為企業“會診把脈”,破解困苦之憂、發展之難,對重點企業、重點項目采取“一企一策”“一事一議”措施,增強企業發展信心、加快出口能力,幫助企業基本渡過了疫情的“寒流”,迎來了復蘇發展的“暖冬”。
品質響當當,致富更穩當。為推動品牌建設,湘西州商務部門指導乾州古城步行街和吉首財信商業街申報創建省級示范步行街,指導各縣市做好特色產品和傳承技藝的挖掘,重點指導吉首坪朗豆腐、吉首榜爺田氏臘味、保靖鄧記洗沙月餅、龍山葉氏土家織錦、花垣邊城臘味等12家企業申報“湖南老字號”,獲批8家。同時,商務誠信建設推進有力,在全省率先評選表彰23家誠信家政先進企業、10名“金牌月嫂”、10名“放心保姆”、10名“最美保潔”和100家“誠信加油站”、5家“五星級加油站”、10家“四星級加油站”、15家“三星級加油站”、10名“最美加油站服務人員”。
湘西州商務部門悉心筑暖巢,為全州外向型經濟發展釋放營商環境的最強商務“引力場”,帶來招商引資與商貿“同頻共振”,努力在建設美麗開放幸福新湘西新征程中展現新作為。
面對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歷史機遇,湘西州將主動融入“一帶一路”、中部地區崛起、長江經濟帶發展和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湖南自貿區建設等國家戰略,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建設美麗開放幸福新湘西,實干創新業,昂首邁步新征程。
Copyright © 2017 www.bocomtrust.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