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嶷山 (寧遠縣委宣傳部供圖)
徐永寧 歐陽友忠 駱力軍
這是極不平凡的一年。
這是砥礪奮進的一年。
在這一年里,寧遠縣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深入推進“三大攻堅戰”,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經濟總量實現新突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40億元(預計數,下同),增長4.5%。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工業總產值、一般公共預算地方收入、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別完成166.6億元、162億元、14.4億元、80.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9%、5%、6%、-2%,穩居全市第一方陣;全面小康實現程度達到100%。
榮獲全國農村創新創業典型縣、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全國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縣、全國“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成效明顯縣,全國農民工工作先進集體、國家級眾創空間、全國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培訓基地、國家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省安全生產先進縣、省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省全域旅游示范區、省園林縣城、省生豬穩產保供先進縣、省歷史建筑保護利用示范縣、省“黨建+”老舊小區改造示范縣等一批先進稱號。
推進三大產業建設
一年來,全縣上下始終保持定力、對沖壓力、挖掘潛力,傳統產業優化提升、新興產業和旅游服務業培育壯大,產業結構調整為14∶29.6∶56.4。
工業提質升級。堅持補短板與鍛長板相結合,推動產業強鏈補鏈延鏈。規模工業企業達到120家。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術企業達到36家,產值突破100億元。22個市重點產業項目完成投資54.8億元,湘迪科技、鴻盛電子、沃爾頓新能源等10家企業建成投產;新入統規模企業15家。新建標準廠房27.3萬平方米。躋身全省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
農業推進有力。培育形成“煙稻菜、豬牛兔、兩茶一柑”九大特色優勢產業,糧食總產穩定在30萬噸以上;烤煙生產17.28萬擔,保持全省第二、全市第一;9家企業被認定為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生豬全產業鏈、九嶷山兔產業園建設加快推進,生豬出欄恢復到100萬頭,規模化養殖比重超過60%。新增省級以上農民專業合作社16家;新投產規模農產品加工企業9家,規模加工企業產值同比增長23.5%;農業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62%。成功舉辦全市農民豐收節,生豬穩產保供工作在省委農村工作會議上作典型發言。
旅游業穩步回升。“旅游+文體、旅游+研學、旅游+生態”助推產業融合發展,全域旅游、九嶷山舜帝陵景區創國家5A級景區加快推進,新增3A、4A級旅游景區各1家,成功舉辦中國戶外健身休閑大會,躋身全省景區假期游客接待量前十位。九嶷山舜帝陵獲評全省華僑文化交流基地,下灌村入選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商貿物流、文化娛樂、電子商務等服務業加快發展,線上銷售額達到3.2億元。
打好三大攻堅戰役
強化政治責任,增強攻堅能力,三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成就。
脫貧攻堅如期收官。堅持精準方略,統籌抓好戰“疫”與“戰貧”,以“一脫貧三促進六覆蓋”為主抓手,全面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扎實開展“戶脫貧、村出列”“回頭看、回頭查、回頭改”等5輪問題整改清零專項行動,全覆蓋排查“四類對象”6.4萬戶、邊緣對象679戶,解決實際問題3429個。扶貧產品銷售額達到4.1億元,4.18萬貧困勞動力返崗就業,新增扶貧小額貸款8513萬元,6個扶貧基地、121家就業扶貧車間全部復工復產,52家陸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場所全部處置補償到位。分類管理、分色預警和差異化精準幫扶防貧機制得到國務院扶貧辦推介,脫貧攻堅工作在全市作典型發言。
污染防治成效顯著。突出科學治污、精準治污、依法治污,大力實施污染防治“春季攻勢”“夏季攻勢”“冬季攻勢”,狠抓中央和省級環保督察問題整改,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空氣質量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優良天數比例穩定在97%以上、水環境質量優良比例達到100%。大力開展秸稈焚燒、河道采砂、黑臭水體、飲用水源地環境保護等綜合整治。小水電清理整頓、河湖濕地保護修復、野生動植物保護等工作扎實推進,九嶷河國家濕地公園、省級森林城市創建工作通過國家和省級驗收。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工作獲全國先進。九嶷山國家自然保護區成功加入中國生物圈保護區網絡。
重大風險防控有力。制定“六條鐵規”,健全化債考評機制,分類分批化解債務。平臺公司壓減轉型步伐加快。有效化解金融風險,加強重點領域風險排查,重拳整治民間借貸,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政府債務處于風險等級最低的“相對安全地區”。
增進三大民生福祉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始終把群眾冷暖放在心中,?;?、兜底線、促公平,努力讓人民群眾生活得越來越好。
社會保障穩步提升。新增城鎮就業6123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5031人。社會救助、最低生活保障、殘疾人“兩項補貼”擴面提標,城鄉低保分別達到6600元/年、4020元/年;農村特困人員分散和集中供養分別達到5220元/年、7800元/年;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達到780元/年。建成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示范點6個,提質改造幸福之家、留守兒童之家454個,躋身全省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示范縣,“一老一小”工作經驗在全省推介。殘疾人托養中心、印山社區示范性康復站、精神殘疾康復娛療站建成投用。退役軍人管理服務保障體系不斷完善。百歲健康縣創建工作扎實有效。
社會事業協調發展。教育強縣扎實推進,一中新校區、職業中專、十三小等學位建設項目加快推進,新增城區學位1.23萬個,義務教育大班額全部“清零”,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占比達到50.4%。完成標準化食堂改造63個。全縣二本以上上線1531人,增幅達到29.6%;一本上線 665人,增幅達到53.9%。教師隊伍建設持續加強,教師培訓工作兩次在全省作典型發言。醫療衛生事業加快發展,婦女兒童醫院、人民醫院新城分院建設和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扎實推進,村衛生室“空白點”全面消除。分級診療體系、醫療衛生網格化管理深入實施。農村及城鎮低保適齡婦女“兩癌”免費篩查、孕產婦免費產前篩查分別完成10116人、3802人,出生人口質量有效提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農家書屋、文化廣場、文化活動室實現城鄉全覆蓋,群眾文體活動精彩紛呈,全民健身運動廣泛開展。文化遺產保護和利用得到加強。住房保障體系不斷完善,新建公租房72套、發放租賃補貼1006戶。第七次人口普查進展順利。
民生改善取得新成效。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3.1萬元、1.7萬元,同比分別增長6.4%、8%。義務教育就學、基本醫療保險、鄉鎮衛生院全科醫生、農村低保、農村飲水安全、基層公共服務、農村通組道路實現全覆蓋。16件民生實事全部辦成。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春風浩蕩萬物生,又踏層峰開新局。歷史已經翻開新的一頁,在新時代的偉大征程上,寧遠人民正朝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精神和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的寧遠篇章!
Copyright © 2017 www.bocomtrust.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