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通過重塑現代產業體系,助推GDP年均增長8.6%
產業大轉型帶動大發展
湖南日報10月21日訊(記者 李永亮 顏青)10月20日,記者在株洲市走訪,昔日冶煉化工基地清水塘面貌一新,三一石油智能裝備園、綠地濱江科創園等項目漸次排開,一座科技新城正拔地而起。
當天,株洲市召開經濟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會上通報,產業轉型升級重塑株洲現代產業體系,助推地方經濟快速發展,地區生產總值已由2014年2160.5億元提升到2019年3003.1億元,GDP年均增長8.6%,成為全省第5個經濟總量跨越3000億元大關的市州,連續5年登上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
近年來,株洲深入推進結構性去產能,先后關停1534家污染企業,退出鋼鐵產能85萬噸、煤炭產能228萬噸,410家煙花爆竹企業整合成230家。落后產能退出的同時,該市圍繞“3+5+2”產業體系,以軌道交通、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車3大產業為引領,加速發展新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節能環保、生物醫藥5大特色新興產業,改造提升陶瓷、服飾2大傳統優勢產業,實施“百家配套企業引進計劃”,全力建設中國動力谷,打造有株洲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
株洲還連續6年開展項目建設年活動,以產業鏈思維強實體、興產業,推行鏈長制、產業協會、產業鏈企業聯合黨委“三方聯動、同頻共振”工作機制,覆蓋17個產業鏈,中小航空發動機、先進硬質合金、先進陶瓷成為省級先進制造業集群。
全國首列商用磁浮2.0版列車、時速400公里永磁牽引電機、時速600公里長定子直線電機、世界最大水陸兩棲飛機AG600發動機、生物醫藥多肽庫等一批重大創新成果在株洲問世。目前,株洲中國動力谷“3+5+2”10大產業占全市工業比重達75%。其中,軌道交通產業形成千億產業集群,陶瓷產品出口份額占世界15.3%,蘆淞服飾產業為中南地區最大服飾產業集群。
Copyright © 2017 www.bocomtrust.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