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工黨中央圍繞“改革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全面提高公共衛生服務能力”開展調研——
構筑強大的公共衛生體系(調查研究 凝聚共識)
“這次成功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充分彰顯了我們的制度優勢和健康中國建設的顯著成就。同時,在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公共衛生體系等方面,我們也要尋找短板和不足。”
近日,農工黨中央主席陳竺率農工黨中央調研組赴北京和吉林省長春市、琿春市等地,就“改革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全面提高公共衛生服務能力”開展重點考察調研。在吉林期間,調研組一行實地考察了省疾控中心以及長春市、琿春市相關醫院和口岸。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農工黨中央轉變思路,立足實際,調整了考察調研的方式。委托調研、視頻座談、實地考察等形式相結合,歷時3個多月,聚焦制約疫情防控和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的瓶頸問題和突出短板,提出建議和對策。此次調研是受中共中央委托,農工黨中央開展的年度考察調研。
積極創新形式,提升調研質效
“基于現有證據,防止疫情蔓延的關鍵在控制社區傳播,減少社會活動,保持合適的社交距離。”日前,一場別開生面的視頻調研座談會在農工黨中央機關舉行,通過視頻發言的是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黎毅敏教授。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在這次疫情防控中,落實聯防聯控要求,制定早關注、早部署、早啟動、早落實的防控策略,實現危重癥病人零死亡、醫務人員零感染。
按照疫情防控要求,為增強調研的針對性和有效性,農工黨中央采取“線上+線下”的方式,邀請國家相關部委干部、專家學者以及部分抗疫一線的醫務工作者召開了三場視頻調研座談會,上述視頻座談會就是三場中的第一場。
同時,農工黨中央還委托其在湖北、廣東、湖南、江蘇、遼寧、黑龍江、重慶等地的七個省級組織開展專題調研,請相關單位就本地區本部門的疫情防控、公共衛生工作進行調研交流,提升調研工作質量和實效,最大限度地匯集智慧、凝聚共識。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認為,要讓公眾知曉和理解防控措施,引導群眾積極參與防控過程,形成多方參與、群防群控的良好氛圍。
黑龍江省疾控中心副主任孫巍在視頻座談會上建議,建立智慧化預警多點觸發機制,將醫院病例信息管理系統與疫情監測系統對接,健全多渠道監測預警機制,提高實時分析、集中研判的能力。
“通過系統、深入、廣角度、多層次的聯合調研,能夠更好地凝聚共識、匯聚眾智,為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獻計出力。”農工黨中央副主席楊震說。
實地走訪詢問,研討聚焦深層次問題
“這里是邊境線,有癥狀的人員走單獨通道,沒有癥狀的走正常通道。目前,有三個采樣流調室對通過的司機進行采樣。”
“這里有核酸檢測的能力嗎?”
“有。有兩家醫院可以做核酸檢測,在口岸采樣,送到市里醫院進行檢測。”
在琿春市琿春口岸,陳竺仔細詢問口岸的工作人員,了解口岸的疫情防控情況,查看口岸的防控設施。
琿春口岸是吉林省對俄開放的陸路口岸,口岸聯檢部門在“外防輸入”的疫情防控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根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要求,琿春市從4月5日開始,用三天時間對琿春人民醫院進行了改造,10天建成308張床位的方艙醫院,做好了應對琿春口岸通關的各項準備。
在吉林調研期間,調研組實地考察了吉林省疾控中心、長春市傳染病醫院、琿春口岸和琿春市方艙醫院等,針對健全疫情通報、信息共享、防控等機制中存在的深層次困難和共性問題,出主意想辦法。
調研組成員不辭辛勞,白天行程安排密集,晚上又接著開碰頭會,深入交流、研討。
“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的制度化、標準化還存在不足,監測預警、應急響應、信息共享、管理銜接等方面亟待提高。”“疾控機構權責不清晰、職能不明確、能力不強、機制不活等問題突出。”“醫療救治能力、救治機制存在短板,應急救治網絡和分層、分級、分流救治機制不健全。”“中醫藥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還存在不足,中醫藥參與重大突發疫情救治工作的規定需要強化。”……一個個發言,一條條建議,都體現著調研組成員的思考與期待。
堅持問題導向,形成高質量政策建議
位于北京大興區的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是國家檢驗藥品生物制品質量的法定機構和最高技術仲裁機構。這家研究院的情況,給調研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調研組了解到,這家誕生過“流行性出血熱滅活疫苗研究”“流行性乙型腦炎減毒活疫苗研制”等許多開創性科技成果的單位,依然面臨專業人才缺乏等問題。
此外,調研組也著重了解了疾控體系在能力建設、機制改革、發展動力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調研組成員指出,作為公益一類事業單位,疾控機構工資水平大幅低于同級醫療機構,亟須完善財政投入保障機制,提高疾控人員薪酬待遇,保持疾控隊伍活力。
“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也。”堅持問題導向,強調務實深入,農工黨中央通過對地方、部門的走訪調研,主要就這些方面提出建議:
健全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和科研協同機制,建立集中統一高效的公共衛生領導指揮體系,構建傳染病智慧化預警多點觸發機制和多渠道監測預警機制,建立健全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機制;
建立重特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分級、分層、分流的救治機制,公立醫院與疾控中心防治結合體系,加強聯防聯控、應急響應、精準篩查、科學救治、社區管理的一體化,強化科技成果在公共衛生領域的應用,實現“醫”“防”機構、人員、信息、資源四融合;
強化科技支撐,加快構建疫情防控相關的臨床救治、藥物、疫苗、檢測、病原學、流行病學聯合科技攻關新型舉國體制,強化協同攻關機制,積極探索“應急使用”機制。
調研組提出:“改革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全面提高公共衛生服務能力,事關人民群眾健康保障、公共衛生安全、維護國家經濟社會穩定大局。在這個問題上,要有戰略性認識、全局性謀劃、規律性指導。我們要通過深入調查研究,貢獻真知灼見,從而形成一份質量比較高的政策建議。”
Copyright © 2017 www.bocomtrust.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