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幻油茶林。 崔建華 攝
高山茶葉,助力脫貧。
常寧市委、市政府領導考察企業轉型升級改革發展。
鉛鋅生產車間機器人手臂作業。
常寧遠眺。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由常寧市委宣傳部提供)
王一花 吳 薇 郭 華 成俊峰
丹桂飄香好時節,金秋送爽到常寧。
水口山有色產業車間里,人機協作,開足馬力生產;湘南紡織產業工地上,挖機隆隆,建設熱火朝天……百萬常寧人民改革創新,優化環境,立起開放型經濟標桿,奮力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項目主攻”積蓄發展動能
秋意濃,戰鼓擂。常寧項目建設好戲連臺,持續上演著該市加快發展的“速度與激情”。
“發展壯大開放型經濟,讓人民群眾有更好的獲得感”。常寧市委書記劉達祥以實踐詮釋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的重要指示精神,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投入大、項目多,更得加油干。眼下,常寧項目建設的熱潮一浪高過一浪。
產業集群加快發展。銅鉛鋅產業基地延伸產業(一期)穩步推進,德邦生物、幫德實業已建成投產,谷道新材料、天辰金屬新材料、一品新能源進入設備安裝調試階段,即將實現投產。湘南紡織產業基地首批8萬平方米標準廠房建成,服飾園基礎設施一、二期項目啟動建設。
項目投資穩健發力。1—8月份,常寧市重點建設項目完成投資64.46億元。其中列入省、衡陽市第一批重點項目21個,完成投資41.39億元,占年計劃77.9%。常祁高速公路、瓦松鐵路銅鉛鋅基地專用線等重點項目扎實推進;北斗衛星導航應用管理學院啟動建設,水口山工人運動紀念館全面啟動,廟前景區4月29日實現開園。
招商引資有力有效。突出產業鏈招商,聚焦兩大產業集群和特色農業、全域旅游實施補鏈強鏈,逐步實現從招商引資到“招商選資”的轉變。1—7月,引進內資項目74個,實際到位資金31.77億元。
優良環境是開放和高質量發展的生命線。常寧堅持優化營商環境與招商引資落地同步發力,天農食品全產業鏈項目從簽約到開工建設僅用28天。
“補短強弱”打好攻堅戰役
“ 抓實三大攻堅戰,補齊短板強弱項。”常寧市委副書記、市長吳樂勝表示,必須扛起攻堅戰役旗幟,奮勇前行。
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戰果。扎實開展脫貧質量“回頭看”,“兩不愁三保障”問題動態清零,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基本達到脫貧條件。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順利通過省評估驗收。加大產業扶貧、就業扶貧等工作力度,新建18個扶貧車間,新開發882個公益扶貧崗位。引進德寶公司實施消費扶貧,實現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產業鏈消費扶貧模式,取得較好成效。
治污攻堅取得階段性成效。全力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落實湘江保護治理第三個“三年行動計劃”,深化河長制工作,扎實推進18項“夏季攻勢”任務和52項衡陽市考核治污攻堅項目。1-8月份,空氣優良率為100%,2個飲用水源地監測斷面及2個水域功能區監測斷面水質達標率均為100%。
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取得積極進展。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大力壓減非剛性、非急需領域支出。嚴控債務增量,化解債務存量,守住不新增隱性債務底線。采取借新還舊、債務置換等“六個一批”措施緩釋債務風險。
“民生服務”提升小康成色
金秋時節,常寧這方熱土,正在演繹著全面奔小康的生動故事,民生福祉明顯改善,老百姓“獲得感”不斷提升,即將收獲豐碩果實。
創新了企業紓困措施。全面落實減稅降費政策,深化銀企對接,幫助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設立5000萬元的中小企業發展風險補償基金,全方位支持中小企業發展;舉辦政銀企對接活動,協調11家金融機構為40多家企業提供25.8億元的貸款,緩解了企業資金短缺的燃眉之急;對接爭取省中小企業服務中心,設立全省第二家縣級融資服務平臺續貸中心。
加大了民生保障力度。上半年,全市新增城鎮就業2788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3800人,新增創業主體1175人。全面落實穩企穩崗優惠政策,五大保險覆蓋率不斷提高。
促進了民生事業發展。2020年高考全面豐收,一本上線930人,二本上線1634人,較去年分別增加335人、129人,其中41人被雙一流大學錄取,一中、二中各有一名學生分別為北大、清華錄取。加強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建設,疾控中心、社區醫院建設有序推進。全力鞏固城市“創衛”成果,深入推進省級文明城市創建,加大市政設施維護力度,強力推進夏聯渠排澇等重點工程,城市功能品位不斷提升。
守住了平安發展底線。以新時代縣域警務工作為抓手,統籌推進掃黑除惡、禁毒斗爭、信訪維穩等工作,守住了社會治安、安全生產、防汛抗旱、食品安全等工作底線,鞏固了平安和諧的良好局面。
Copyright © 2017 www.bocomtrust.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