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集五周年舉行一年一度“5·16”大促,5月16日當天出單量超10萬,長沙黃花綜保區創湖南省1210保稅備貨模式日出單量新高。章 帝 攝
長沙、湘潭、株洲、益陽等9個市共200家旅行社負責人來長沙縣采風,向更多游客推介長沙縣旅游資源。
章 帝 攝
位于長沙臨空經濟示范區的圓通快遞,全自動化分揀線日夜不停地工作。
范遠志 攝
今年長沙縣內規劃建設5684個5G站點,77個5G匯聚機房。圖為中國移動長沙縣分公司在望仙路與天華路交會處建設匯聚機房。章 帝 攝
在中南汽車世界吉利4S店,市民倪女士喜提新車,她說現在買車既有優惠,還可享受政府補貼,十分劃算。
盛 磊 攝
長沙縣首個網上購房節閉幕式暨抽汽車大獎活動現場送出家電、手機和十萬元汽車的“錦鯉”大獎。
盛 磊 攝
長沙機場改擴建工程項目效果圖。 長沙黃花機場供圖
曉 雷 征 宇 文 霞
越是艱難之時,越能體現一個地區的責任與擔當。
7月31日,長沙縣召開上半年經濟形勢分析暨“大干一百天 實現雙過半”競賽活動總結會。
數據顯示,上半年長沙縣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4%,比一季度回升5.2個百分點;規模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比一季度提升4.9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4.5%,比一季度提升4.1個百分點;外貿進出口同比增長11.11%;新增 “四上”企業數量連續4個月穩居長沙市第一;騰地10836畝,動遷1645戶,26個項目實現清零……
年初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復雜嚴峻的宏觀經濟形勢,作為全省經濟發展領頭羊的長沙縣,以“越是艱險越向前”的氣概和“狹路相逢勇者勝”的斗爭精神,逆流勇進,力克時艱,強力推進信心提振、項目提速、產業提效、城市提質“四大行動”,實現經濟高基數上穩步增長。
與時間賽跑
力克疫情對經濟影響
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人類在邁入21世紀第三個十年之際共同面臨的一場大考,充滿風險與挑戰。
年初,受疫情影響,長沙縣各類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生產經營舉步維艱。如何克服疫情影響,實現經濟高基數上穩步增長,困難可想而知。
面對大考,長沙縣和長沙經開區遵照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打響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同時,同步打響了以復工復產、達產增效為重點的經濟社會發展保衛戰。
2月初,長沙縣在全省率先出臺首個縣級《關于有效應對疫情支持中小微企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制定惠企政策19條,幫助縣內企業渡過難關。長沙經開區則印發了《全力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的十二條措施》,從金融支持、人才招聘、項目建設、產業鏈招商等方面,為企業復工復產、達產達效奉送“大禮包”。
為切實解決企業用工難問題,2月18日開始,長沙縣組建了二三十支招工小分隊,奔赴河南南陽、駐馬店以及省內婁底市、龍山縣、桑植縣等地接回技術工人、開展政企合力駐點招工,送崗上門,包車接送,返崗直通。
“要以決勝的信念、奔跑的姿態,搶時間、搶進度、搶效益,加速推進項目,全力擴大投資……”2月19日,在全縣項目工作調度會上,長沙經開區黨工委書記、長沙縣委書記、長沙高鐵新城黨工委書記沈裕謀的講話擲地有聲。
3月2日,在縣區“大干一百天 實現雙過半”大競賽活動誓師大會上,沈裕謀表示要緊盯目標不動搖,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牢牢掌握發展主動權,實現經濟高質量穩步發展。
為把工作做實、做細、做精,沈裕謀一方面密集走訪企業,幫企業紓難解困;另一方面多次主持召開專題會議,科學研判形勢,精準推出政策措施,全力以赴推動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
與此同時,縣領導精準把脈察實情,高位統籌設專班,成立了長沙縣、長沙經開區、高鐵新城三位一體領導小組,組建了縣區競賽辦,督促各部門爭分奪秒、全力以赴。一時間,你追我趕、勇爭一流的浪潮噴涌而出,全縣各單位各部門以強烈的使命擔當扛起了經濟復蘇和民生改善的重任,向人民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于危機中思變
百業艱難圖創新
大疫之下,百業艱難,但危中有機,唯創新者勝。長沙縣從精準助力復工復產、積極推動復商復市、不斷優化營商環境三方面發力,各個擊破。
復工復產可為居民提供基本收入,復商復市可以促進貨幣流通、喚醒經濟活力,優化營商環境是復商復市的有力保證。不得不說,長沙縣的這三方面舉措,可謂是戰勝經濟低迷的“殺手锏”。
疫情以來,眾多企業遭受重創,人員和資金大量流失,想要復工復產絕非易事。對此,長沙縣各部門紛紛慷慨解囊,出臺眾多惠企政策。
果園鎮創新推出“三項獎補”政策,引導企業健康發展;縣委組織部、縣工信局統籌整合1342名聯絡員,對企業開展精準服務;縣人社局發展“點對點”服務,為縣內企業輸送勞動力2.5萬余人;縣稅務局成立51個小分隊精準送政策送服務,為82家企業批準延期繳納稅款5946萬元……值得一提的是,得益于黃興會展經濟區的“保姆式”服務企業模式,該地區的新金輻公司1-5月產值達8000萬元,是2019年全年產值的27倍。
復商復市在于吸引群眾的眼球,激發民眾的消費欲望。為此,相關部門可算是絞盡了腦汁,想足了法子——縣商務局、住建局、文旅局、農業農村局等搶抓先機,謀劃組織“春天有約·長沙消費季”汽車消費節、網上房交會、美食消費節、夜經濟嗨購節等系列活動;汽車促銷“一站式”兌付模式在全市推廣;開慧鎮直升機直播帶貨,獲評2020年全省特色文旅小鎮……各式各樣的活動競相出現,讓人忍不住要從閉塞已久的家中走出,去體驗那久違的人間煙火味。
在廣大民眾的支持下,長沙縣星沙街道“五一”假期四大綜合體商圈總銷售額突破5000萬元,果園鎮龍蝦節收入近千萬元,上半年全縣市場主體同比增長19.44%。
優化營商環境是項細致活,長沙縣各部門協同配合,多措并舉。
一方面,提速增效政務服務。行政審批服務局設置“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綜合窗口”,有效保證了項目早開工、早建設、早投產、早見效。自然資源局全面推行新建商品“交房即交證”改革,切實縮短了改善型需求釋放時間。縣住建局實現“五同步辦理”,項目審批時間縮短50個工作日。
另一方面,全力保障生產要素。縣自然資源局上半年批回項目建設用地80宗8678畝,獲批用地面積為全省區縣第一,保障了一大批重點重大項目用地;財政局加快“三資”處理制度,盤活存量資金11.68億元、存量土地28.18億元;黃花鎮、湘龍街道、江背鎮、青山鋪鎮等地紛紛推進拆遷項目清零,累計騰地10836畝。
面對艱難困境,長沙縣因勢利導、順勢而為、逆勢而上,開創了一番新天地。
從長遠考量
高質量發展有定力
雖然年初的疫情給社會各方面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卻無法改變長沙縣要在高質量發展上作表率、樹樣板的決心。面對考驗,領導層深謀遠慮,堅持高質量發展的方向不變、標準不降、要求不動,持之以恒,進行到底。
長沙縣黨政領導堅信,聚焦長遠有效經濟,謀求高質量發展,項目一定是最有用的抓手,而項目大攻堅,必須突出智能制造主攻方向。
今年上半年,長沙縣共引進億元以上項目54個,總投資387.6億元,其中“三類500強”項目7個,比亞迪IGBT、上汽大眾新能源等重大項目相繼落地,吉利控股集團已托管湖南獵豹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共鋪排市級以上重大項目230個,完成投資349.56億元,其中產業項目156個,完成投資276.54億元;“2+10”項目建設全面提速,會議中心全部按節點計劃完成,配套酒店提前20余天完成地下室施工,3個配套項目提前完成建設。
因為黃花綜合保稅區的外貿核心平臺優勢,長沙縣對今年上半年全市外貿逆勢企穩功不可沒。1至6月,長沙縣新增外貿資質企業231家,外貿進出口總額預計累計完成51.11億美元,同比增長11.11%。黃花綜合保稅區內的長沙跨無止境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主營跨境電商業務,為20多家網上跨境電商平臺提供通關、物流、發貨等服務。截至6月底,發貨訂單量124萬單,進口貿易額2823萬美元,分別是2019年全年訂單的7.3倍、進口額的5.3倍。在前不久舉行的“滬洽周”活動中,長沙縣現場簽約12個優質項目,其中加工貿易項目2個,跨境電商項目5個,其他外向型項目5個,總投資額116億元,三年可實現進出口額40億美元。筆者近日在黃花鎮看到,黃花機場西部臨空經濟區內塔吊林立,各種工程機械正開足馬力施工,一派大干快上的忙碌景象。
立足長遠效益,對接宏觀調控,長沙縣實現了市場信心的不斷提振。1至6月全縣新增就業8502人,較1至5月增幅為67.5%;實行國有資產“全面減”、商貿樓宇“鼓勵減”、專業市場“定向減”,共計減免租金8100多萬元;為4.27萬家企業及個人用戶落實了“欠費不斷供”政策;舉辦5場銀行對接會,新增授信225.27億元,新增貸款150.27億元。
新基建是產業發展的又一個風口,搶抓機遇必須夯實新基建的基石——5G網絡。截至目前,長沙縣已累計建設5G基站2410個,建設數量全市第一。率先全國編制“5G+”新基建發展指南,承辦湖南省首次“5G+工業互聯網”現場推進會,力爭打造70個切實可用的應用場景,其中三一重工在“燈塔工廠”建設中基于5G實現了高清視頻監控,提升了企業智能化水平。
如今的長沙縣,項目建設蹄疾步穩,智能制造有序推進。不因一時得失而一味追求發展速度,不因一時挫折而降低發展質效,長沙縣始終保持著深耕實體經濟的強大定力。實現穩增長和防風險長期均衡,長沙縣勢在必得。
在展望中謀劃
咬定目標不放松
揮別昨日,展望未來,挑戰往往和機遇并存,危機常常暗藏轉機。
“要精準對標對表,找差距、明不足。要科學研判形勢,強信心、搶機遇,在各種困難挑戰面前牢牢掌握發展主動權,才能在高質量發展征途上行穩致遠。”沈裕謀堅定地說。
從產業看,長沙縣面臨著“產業互聯網”新窗口的發展機遇。如果說以杭州為代表的消費互聯網是互聯網“上半場”,那么工業互聯網就是互聯網的“下半場”。在青島強勢跟進、全面發力之際,長沙縣絕不會等待觀望、瞻前顧后、猶豫不決,而是緊緊圍繞“兩主一特”,主動出擊、加速布局,抓緊在導入新一代工業互聯網技術、構建產業互聯網平臺、發展互聯網金融、提升本土制造業優勢等方面全線發力,加快打造互聯網下半場新經濟強縣。
從市場看,長沙縣面臨著“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全新機遇。
中央強調,要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既是歷史性的挑戰,也是歷史性的機遇!必將加速全球范圍內產業的洗牌重構,為長沙縣迎來全新的“進出口替代”機遇。
從城市看,長沙縣面臨著“融城發展”的歷史機遇。
十年前,省委省政府布局湘江新區推動了河西的發展,未來的“十四五”、“十五五”勢必迎來湘江西岸發展的黃金時期。長沙縣向西銜接長沙中心城區,向東對接瀏陽主城和金陽新城,向南延接長株融城,處在長株潭一體化的戰略支點和發展中軸上,發展優勢更明、地位更高、能級更強。長沙縣將用心用力、用好用活“長株潭一體化”戰略機遇,加快“融城”步伐,逐步迎來一個全新的“井噴式”增長。
堅定信心跟黨走,咬定年初目標不動搖。下半年,長沙縣將緊扣“聚焦高質量,星沙在行動”主題,力推經濟高質量發展,力抓城市高品質建設,力促民生高水平保障;始終聚焦經濟抓產業、抓城市、抓民生,以敢于拼博趕超、善于攻城拔寨的戰時狀態、戰時干勁、戰時作風,全力以赴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牢牢掌握發展的主動權,力爭圓滿完成全年各項工作任務。
時代浪潮,風云變幻。長沙縣從漫長的歷史更迭中一路走來,戰績輝煌,未來,也必將一往無前,所向披靡!
Copyright © 2017 www.bocomtrust.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