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s8eo4"></pre>
<bdo id="s8eo4"><tfoot id="s8eo4"></tfoot></bdo>
<bdo id="s8eo4"><strong id="s8eo4"></strong></bdo>
<nav id="s8eo4"></nav>
<li id="s8eo4"></li>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湖南政研網>決策參考>調查研究

    彭生智:穩脫貧關鍵是穩就業——關于建檔立卡貧困戶穩就業的調查與思考

    來源:湖南政研網 作者:彭生智  時間:2020-01-09 15:45:19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增加就業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脫貧方式。省委書記杜家毫強調,實現貧困群眾如期脫貧、穩定脫貧,關鍵在穩就業,根本在強產業。圍繞“建檔立卡貧困戶穩就業”這一課題,郴州市桂陽縣委深入駐點聯系的白水瑤族鄉四合村、仁義鎮五美村“解剖麻雀”,逐戶解貧困群眾2017年來在務工就業等方面情況,對以穩就業促進穩脫貧作了一些思考。

      一、基本情況

      四合村、五美村兩村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40戶444人,目前已脫貧129戶423人,脫貧率達95.27%。

      從致貧原因看:因病因殘110人,占24.77%,就業42人(2018年數據,下同);缺技術117人,占26.36%,就業86人;缺勞力44人,占9.9%,就業9人;因學16人,占3.6%,就業12人;其他原因182人,占40.99%,就業6人。從年齡結構看:0-5歲14人,占3.15%;6-15歲73人,占16.44%;16-59歲265人,占59.68%,就業137人;60 -69歲62人,占13.96%,就業16人;70歲及以上 30人占6.77%。年齡最大的88歲。從健康狀況看:健康314人,占70.72%,就業127人;體質較弱24人,占5.41%,就業7人;長期慢性病 34人,占7.66%,就業8人;殘疾43人,占9.68%,就業6人,其中精神殘疾4人;患有鼻咽癌等大病29人,占6.53%,就業5人。從文化程度看:文盲或半文盲27人,占6.08%,就業2人;小學文化146人,占32.88%,就業58人;初中文化142人,占31.98%,就業72人;高中文化(含職中、中專)30人,占6.76%,就業19人;大專及以上文化3人,占0.68%,就業2人;在讀學生及學齡前兒童96人,占21.62%,其中大專及以上在讀5人、高中(職中、中專)在讀8人。從勞動能力看:256人有勞動能力,就業153人(其中普通勞動力177 人,就業127人;弱勞動力26人);無勞動能力的188 人主要為在讀學生、幼兒和重病、重度殘疾、精神病患者。從收入情況看:140戶家庭,2017年總收入為368.3萬元,包括經營性收入108.4萬元、工資性收入223.5萬元、財產性收入3.1萬元、轉移性收入3.3萬元,戶均2.6萬元;總支出(包括生產性支出、生活性支出、就醫就學等其他支出)197.96萬元。2018年總收入為549.17萬元,包括經營性收入166.5萬元、工資性收入303.67萬元、財產性收入6.83萬元、轉移性收入7.2萬元,戶均3.9萬元,總支出(含生產性支出、生活性支出、就醫就學等其他支出)265.38萬元。

      二、存在的問題和原因

      分析發現,444名貧困群眾2017年、2018年務工就業人數分別為116人、153人;2017年、2018年務工就業人員年人均收入分別為19272.93元、19847.47元。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和不足。

      一是內生動力不強。140戶444名貧困群眾都想脫貧,但只有248人認為擺脫貧困主要靠自力更生并有生產就業意愿,仍有相當一部分貧困群眾認為要政府救濟、子女贍養等方式脫貧,一定程度存在“等靠要”思想,內生動力不足。二是就業基礎比較薄弱。444名貧困人口中,高中及以上學歷就業率達63.64%,而小學、初中及文盲半文盲就業率為41.90%,比高中及以上學歷低近22個百分點;60-69歲年齡段就業16人;體質較弱患病及殘疾就業26人;參加就業技能培訓的僅為95人172次,占有勞動能力人口的37.11%。其中,五美村貧困戶年最高收入袁壽林戶7.9萬元,主要從事烤煙種植;四合村貧困戶最高收入唐甫球戶12.3萬元,家中5人有4人在省外務工,另1人正就讀大專院校。綜合看,年齡、健康、文化、技能等影響就業和收入水平。三是生產性就業不足。兩村貧困戶2017年、2018年務工收入分別占當年家庭總收入的60.70%、55.30%,生產經營性收入均占3成左右。主要是種植烤煙、紅薯、玉米、花生、蔬菜和養殖豬牛羊、雞鴨魚等傳統種養業,多為散戶經營,上規模和參加合作社的不多,沒有形成特色和規模。四是縣內就業崗位供給不足。兩村貧困戶2017、2018年在縣外務工人員分別為83人、114人,占務工就業人數的71.56%、74.51%,其中在省外(主要在廣東)務工人員分別為69人、98人。這雖然與沿海地帶工資水平相對較高有一定關系,但也說明縣內就業崗位供給相對不足。

      三、對策與建議

      持續抓好產業發展,著力強化貧困群眾就業支撐。大力培育支柱產業。堅持“創新引領、開放崛起”“產業主導、全面發展”,深入推進“產業強縣”戰略和“產業項目建設年”活動,全力以赴興產業、穩就業。緊密結合農村綜合改革,立足各村資源稟賦、市場需求和群眾意愿,堅持宜農則農、宜工則工、宜商則商、宜游則游的原則,精準選擇扶貧主導產業。重點按照省委省政府“千企幫千村”的部署要求,繼續以景湘源、湘嘉藥業、生態農博園、縣煙草公司等龍頭企業為重點,依托縣工業園、各煙農協會等平臺,抓好烤煙、中藥材、大豆、生態養殖四大扶貧產業,為貧困群眾提供穩定的就業崗位。大力培育新型經營主體。結合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和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鼓勵和支持支村“兩委”、經濟能人、返鄉農民工興辦、領辦、創辦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大力發展適度規模經營。特別是做大做強村級集體經濟,通過“龍頭企業+村集體+合作社+貧困戶”利益聯結模式,實現就地就近就業。比如,四合村生態優美、資源豐富、民風淳樸、瑤族文化獨具一格,可按照“旅游+山水田園+歷史文化+民族文化+特色民宿”思路整體規劃,以財政獎補、招商引資等形式盤活旅游資源,建設休閑康養基地或特色農家樂,在做大做強村級集體經濟的同時,實現貧困群眾在家門口就業。大力引導貧困群眾自主生產就業。縣財政專門設立的5000萬元產業發展基金,對貧困群眾實行產業獎補,調動生產積極性。特別是結合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積極引導貧困群眾發展庭院經濟,在房前屋后空地上圍籬笆、種蔬菜、栽果樹、養雞鴨,促進生產就業、穩定增收。

      持續抓好教育培訓,著力提升貧困群眾就業能力。以“扶志”為前提。進一步做好貧困群眾的宣傳教育、思想引導、組織發動工作,積極引導弘揚自尊、自愛、自強精神,破除“等靠要”等不良思想,真正變“要我脫貧”為“我要脫貧”,使所有貧困群眾在黨和政府的帶領下自力更生、艱苦奮斗,靠辛勤勞動擺脫貧困、創造幸福生活。以“扶智”為根本。堅持“治貧先治愚”,深入推進教育脫貧,堅決阻止貧困現象代際傳遞。在落實“兩免一補”和“雨露計劃”等基礎上,縣財政每年設立400萬元教育扶貧專項資金,對建檔立卡貧困戶在讀學生實行再補助,防止因學致貧、因學返貧、因貧輟學。發揮教育基金會作用,加強貧困助學。將教育資源重點向薄弱地區和薄弱學校傾斜,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有效提高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質量;強化中等職業教育工作,實現貧困學生畢業即就業。以“扶技”為重點。聚焦增強貧困群眾脫貧能力,按照“培訓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家”的思路,依托金葉夜校、職校專業班、農家講堂等培訓載體,因地因人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訓、“一村一產業一戶一工人”培訓、“兩后生”技能培訓和扶貧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強化與本地龍頭企業的合作,積極開展“訂單式”“定向式”職業技能培訓;深入開展科技下鄉,搭建農業專家、科技工作者與貧困群眾之間的雙向橋梁,積極選派科技特派員送培到村到戶,開展科技培訓和服務工作。

      持續抓好平臺搭建,著力增加貧困群眾就業機會。加強企業幫扶穩定就業崗位。持續加強企業幫扶,落實“三幫三促”“一企一策”,全力破解企業用地、用工、融資等難題。加強對扶貧重點企業、重點項目的跟蹤監測,嚴防小額扶貧信貸、金融融資等風險,積極為企業、群眾排憂解難,確保就業扶貧穩定有效。開展勞務對接提供就業崗位。在定期開展線下用工招聘活動的同時,加快“互聯網+就業+扶貧”平臺建設,通過“三個鏈接”(與“新桂陽”APP、“桂陽人社”和“桂陽政府”鏈接)、“三個模塊”(遠程招聘、就業扶貧管理、用工求職三個模塊)、“四個終端”(移動終端、企業單位終端、鄉村服務終端、公共場所服務終端),運用“大數據”手段,對勞動力的就業需求、就業狀況、技能水平、培訓意愿等實行動態管理,突出以貧困戶為重點強化就業供需對接、跟蹤服務,確保穩定就業。建設扶貧車間創造就業崗位。強化就業扶貧基地、扶貧車間建設,積極引導園區工業企業、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優先吸納貧困弱勞動力、半勞動力開展來料加工、產地初加工和手工制作,實現在家門口就地就業。開發公益事業增加就業崗位。以鄉村振興等化為契機,大力發展農村公共服務和社會事業,根據鎮村實際設置治安協管、道路維護、保潔保綠、護林管水等鄉村公益性服務崗位,由縣財政專項支持,優先安置貧困群眾就業脫貧。

      持續抓好政策落地,著力加強貧困群眾就業保障。實化就業政策。梳理研究上級關于穩就業的系列文件精神,進一步延伸、細化桂陽縣《支持扶貧車間(工廠)和就業扶貧基地建設實施辦法》等系列舉措,提升針對性、指導性和操作性。比如,對貧困群眾自主創業,全方位提供技術培訓、技術指導、產業發展幫扶資金等服務和支持;對外出務工人員給予交通補貼,對吸納貧困群眾務工就業的專業合作社予以獎補,等等。強化就業服務。充分運用廣播電視、手機網絡、微信公眾號等媒體平臺,加大就業政策宣傳力度,重點由結對幫扶干部定期、深入貧困群眾家中一對一宣傳。抓好就業信息采集、培訓服務、勞動監察執法等工作,特別是嚴格落實最低工資標準,加強農民工工資監管,確保貧困群眾及時拿到勞動報酬、貧困群眾收入增幅高于同期經濟增幅。硬化就業保障。結合縣級機構改革,加強縣就業服務中心建設,優化服務職能。配齊鄉鎮(街道)勞保就業專干和村就業服務信息聯絡員,建強就業服務隊伍。在政府化債形勢下,加強就業服務經費保障,為就業公共服務特別是就業扶貧提供堅強財力支撐。

      (作者為郴州市桂陽縣委書記)

    相關文章

    Copyright © 2017 www.bocomtrust.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

    天天色天天射综合网,欧美精品在线免费观看,久久精品免视看国产陈冠希,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
    <pre id="s8eo4"></pre>
    <bdo id="s8eo4"><tfoot id="s8eo4"></tfoot></bdo>
    <bdo id="s8eo4"><strong id="s8eo4"></strong></bdo>
    <nav id="s8eo4"></nav>
    <li id="s8eo4"></li>
  •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专区第一页| 女人18片免费视频网站| 在线观看免费视频资源| 免费黄网站在线看| 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国产h| a级毛片免费网站| 狠狠入ady亚洲精品| 处破之轻点好疼十八分钟| 你是我的女人中文字幕高清| av2021天堂网手机版| 亚洲av无码片区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荡乱妇3p疯狂伦交下载阅读| 欧美日韩大片在线观看| 性做久久久久久免费观看| 动漫人物桶机动漫| 久久无码专区国产精品| 3d无尽3d无尽动漫同人| 欧美国产日韩一区|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app| 久久精品视频久久| 2015天堂网| 日韩精品无码久久一区二区三 | 猛男强攻变骚受| 性欧美16sex性高清播放| 免费看又黄又无码的网站| BT天堂新版中文在线| 精品剧情v国产在线麻豆| 大佬和我的365天2在线观看| 亚洲无吗在线视频| 99re热视频在线| 欧美乱人伦中文在线观看不卡| 国模杨依大胆张腿视频流露| 免费又黄又爽又猛的毛片| 两个人一上一下剧烈运动| 看了流水的小说| 国产精品色拉拉免费看|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蜜桃| a级毛片免费网站| 欧美乱xxxxx|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