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記者 劉銀艷
通訊員 謝忠東 劉瑋
2018年,邵東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30億元,增速排全省第一;新增規模工業企業122家,排名全省第一。以經濟增長帶動就業增長,這一點在邵東表現尤為明顯。
近年來,邵東通過興建創業帶動就業園區基地筑“巢”引“鳳”,既成功地穩定了當地就業,也較好地帶動了相鄰縣區的就業,先后獲評湖南省創新創業帶動就業示范縣、湖南省促進就業成效明顯縣。金秋時節,記者走進邵東市,一探這里創新創業帶動就業的奧秘。
創業帶動就業園區近10個,成為百姓就業“洼地”
走進邵東隆源中小企業創業園,五六層樓高的標準化廠房鱗次櫛比,各類小貨車穿梭其間,上貨卸貨忙碌異常。
“這個太陽能背包,加裝了太陽能板、USB充電接口,可以吸收太陽能,為手機、平板電腦等充電,售價600多元,是普通背包的兩倍。”在園區內某箱包生產線旁,技術人員向記者解說,一批創意箱包正新鮮出爐,即將出口歐美。
邵東箱包產業起步雖早,但過去多是家庭作坊式粗放經營。2014年,泰國湖南商會會長劉純鷹回到家鄉,創辦邵東隆源中小企業創業園,并牽頭組建邵東箱包服裝進出口協會。目前,園區已建成35萬平方米的標準化廠房,帶動50多家企業返鄉集聚發展,吸納4500多人就業。
“進了我們園區,最大的優勢就是擴大出口。但國外很多客戶,對合作方的要求很高,譬如要有標準化廠房。”劉純鷹提到,通過園區集聚發展,有了標準化廠房,更方便他們帶領眾多箱包企業走出國門。現在,園區企業的生意做到了泰國、印尼、墨西哥、巴西等幾十個國家。
像裕豐箱包,進園區前每年納稅只有幾萬元,用工十幾人,現在通過開拓國際市場做大了出口,年產值上億元,納稅300多萬元,每年吸納從業人員100多人。
“到年底全面完工后,隆源中小企業創業園可建成50萬平方米的標準化廠房,實現每年100億元產值、2億元稅收,提供就業崗位1萬個。”劉純鷹告訴記者。
而隆源中小企業創業園,僅僅是邵東市近年來著力打造的邵東湘商產業園的一部分,按照一園區帶動4個創業園的規劃,龍騰工業園、巨龍工業園、華美加工業園也在如火如荼招商與建設中,已有不少企業入駐。
目前,邵東湘商產業園已建成標準化廠房150萬平方米,簽約入駐企業198家,投產148家。
“要帶動就業增長,重要的是經濟要增長。近年來,為了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發展實體經濟,邵東市筑‘巢’引‘鳳’,先后設立產業引導基金20億元、創業就業創投基金4億元,以此搭建各類創新創業帶動就業的園區基地近10個。”邵東市人社局局長唐桂元介紹。
實現傳統產業擴大生產和發展,在老園區的基礎上新建園區。如邵東的一次性注塑打火機占全球市場份額的70%,五金工具占全國市場份額40%以上,廉橋藥材市場全國知名。現在,邵東在維護好這些產業的老工業園區的基礎上,升級打造了新的打火機工業園區、五金工業園區與新的藥材市場等。
邵東市民營經濟的蓬勃發展,為全市創造就業崗位50多萬個,既成功地穩定了當地就業,也極大滿足了邵陽市轄區內老百姓就近就地擇業的心愿。
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實現更高質量就業
“傳統五金工具生產,整套工序需要8至10個人完成,裝一把鋼絲鉗大約需要120秒。使用我們研發的蜘蛛手機器人對五金工具進行組裝生產,只需一個人就可以輕松搞定,人工成本降到原來的八分之一。而且,裝一把鋼絲鉗,機器人只需要20秒,生產效率提高6倍,產品品質也提高了。”在湖南銳科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的實驗室,創始人周勝強隨手拿起一把鋼絲鉗向記者介紹。
2017年3月,周勝強回到邵東,和他的深圳公司的幾個核心骨干創立了銳科機器人。他首先瞄準了箱包產業和五金產業,對傳統行業進行技術升級改造。
“我們會到企業一線生產車間,深入了解生產工藝,然后設計出最合理的優化和解決方案。”周勝強介紹,公司歷經3個月的研發,成功開發出國內首條應用機器人技術和3D打印技術開發的五金工具智能制造生產線。
目前,邵東已有7家傳統制造企業使用了周勝強的機器人技術。
“要實現轉型升級,就要把普通工人培訓成企業需要的技術工人。”周勝強說,為了讓他們研發的設備和技術在企業有用武之地,工人能熟練運用,他們不僅幫企業搞技術攻關,還幫企業培訓人員。這一年來,他們還把越來越多的職業中專的學生納入培訓的范疇。
“我們的培訓,都是學生在學校里學不到的高科技實操技能。”周勝強說,他們根據學生的知識結構和動手能力分配合適的崗位,通過在銳科集中上課與去企業實訓的方法,讓他們快速成長。
目前,已培訓40多名學生進入使用了銳科機器人技術的企業工作,而且一進去就是關鍵崗位,每個月可拿四五千元的工資,在當地處于中上水平。實現更高質量就業,對于他們來說已不是一句空話。
“邵東通過突出科技帶動就業高質量增長。目前,全市納入高新技術產值統計范疇的企業已達320家。”邵東市人社局局長唐桂元介紹。
從2019年起,邵東市還從失業保險基金里調出1300萬元,專項支持企業的職業技能培訓,目前,已完成各類培訓48期2032人。
■政策鏈接
加強創業載體建設 強化產業技能培訓
為進一步做好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促進就業工作,確保全省就業局勢持續穩定,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2018年12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印發了《湖南省進一步促進就業工作二十條措施》。其中對加強創業載體建設、強化產業技能培訓,做出明確規定。
加強創業載體建設。實施創業載體建設“四個一”工程,2020年以前,重點打造10個省級創業孵化示范基地、100個以上市縣級創業孵化基地,年孵化1000家以上的企業,新增10000個以上的就業崗位。加快建設高校畢業生、返鄉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創業孵化載體;支持國家級和省級園區,結合產業特點,打造不同類型的創新創業特色載體;鼓勵龍頭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圍繞優勢細分領域建設一批專業化創業孵化平臺;加強創業載體之間對接合作,建立孵化基地聯盟,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根據創業孵化效果和帶動就業成效,按政策對創業孵化基地給予一定獎補。政府主辦或扶持的創業載體,要積極吸納失業人員入場自主創業,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支持穩定就業壓力較大地區為失業人員自主創業免費提供經營場地。
強化產業技能培訓。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圍繞我省20個工業新興產業鏈,按計劃推行“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雙師聯合培養”為主要內容的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企業按規定向簽訂協議的培訓機構支付學徒培訓費用,所需資金從企業職工教育經費中列支;符合有關政策規定的,給予企業職業培訓補貼,每人每年不低于4000元,所需資金從就業補助資金中列支。支持優勢新興產業大型骨干企業與科研院所共建人才培養基地,將我省重點發展產業相關工種納入職業培訓補貼范疇。開展省卓越職業院校、省一流特色專業群建設,鼓勵和引導職業院校開設一批現代生產性服務業、生活性服務業緊缺急需的相關專業,并開展相關職業培訓,按政策給予職業培訓補貼。鼓勵職業院校在校生獲得學歷證書的同時,積極取得職業資格證書。推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輪訓和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培訓計劃。
(湖南日報記者 劉銀艷 整理)
Copyright © 2017 www.bocomtrust.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