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是實體經濟的壓艙石。2017年以來,常德市委市政府大力實施“開放強市、產業立市”戰略,將工業作為主戰場、主引擎,有力推動了全市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堅持理念為先,凝聚工業發展的向心力
高位推動。成立了產業立市三年行動指揮部,由市委書記任政委,市長任指揮長,分管工業副市長任辦公室主任,幾乎所有市級領導都進入到九個產業立市專項小組,對口服務重點產業發展。以市委或市政府名義,先后出臺了促進產業園區發展、產業基金管理、優化園區產業布局、軍民融合發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從不同角度支持工業發展。各級聯動。市政府將8個部門的199項經濟社會管理權限,下放給常德經開區和常德高新區兩個國家級園區;各區縣市政府加快權力下放,園區全面啟用了“2號公章”。出臺推新(園區)考核獎勵辦法、工作要點和推新領導小組議事規則、職責分工等文件,讓區縣市、園區、部門等各擔其責、分工協作。政企互動。組織開展“百名領導聯系服務百家企業”和區縣市黨政主職、公安局長、銀行行長聯企業等活動,形成了“一對一”幫扶機制;建立“常德智造”“常德園區”等微信群,市縣政府領導與企業負責人實現零距離交流、零延遲服務,創新了“問題群里反映、工作群里調度、結果群里反饋”的工作模式。
二、堅持項目為王,蓄積工業發展的原動力
全力抓招引。市縣黨政主職帶隊訪企業、進商會、抓招商,市政府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設立產業招商服務中心,整合市縣、園區招商資源,實行分區行動、集團作戰。2018年,全市新引進億元以上工業項目149個。今年一季度,新引進億元以上工業項目50個;中國中車、復星集團、藏格集團、正大科技、加多寶等一批戰略投資者陸續落戶,全市已有10多家世界500強企業落戶投資。較真抓調度。將項目指標化、臺賬化,明確各區縣市和園區項目建設任務,建立了投資5000萬元以上重點工業項目和新開工億元項目“兩本臺賬”,對項目建設實行“一月一調度、一季一通報、一季一講評”,采取實地查勘、影像記錄、資料查證等較真的形式督導項目,推動各區縣市形成了“項目競賽”。今年一季度,已有18個億元工業項目新投產。貼心抓服務。按照“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個方案、一個班子、一抓到底”的模式,實行全程“母親式”服務,對項目建設中的難點、阻點問題,建立問題清單,實行專門調研、專題調度、專人解決,為恒安紙業、華南光電、常德水表、先陶衛浴、杰新紡織等企業解決了一批實際困難和問題。
三、堅持園區為基,提升工業發展的支撐力
彰顯園區特色。按照國家級園區不超過“三主三特”、省級園區不超過“兩主兩特”的原則,優化園區產業布局,推動園區差異化、特色化、專業化發展,打造了常德經開區軍民融合、常德高新區工程機械、津市生物醫藥、臨澧新材料、桃源電子信息等一批“專精特新”園區。完善園區硬件。按照“產業集聚區、城市核心區、高檔生活區、工業風景區”的定位,加快園區建設,推動產城融合,著力完善水電路、文教衛、住購娛等設施。僅2018年,全市各園區就完成基礎設施投入110.1億元,建成標準化廠房182.4平方米。今年一季度,園區完成基礎設施投入27.59億元,建成標準化廠房23.99萬平方米。激發園區活力。明確由各區縣市黨委(工委)書記擔任園區黨工委第一書記,要求園區書記列席同級黨委常委會議、園區主任列席同級政府常務會議;鼓勵園區在薪酬制度、選人用人、體制機制等方面創新實踐,突出園區的主責主業,在常德經開區實施了招商合作中心、項目推進中心、園區發展中心“三中心”改革試點,園區內部活力、運行效率明顯提升;鼓勵園區走出去,與沿海21個園區(商會)實現了友好結對,在人才培養、產業發展、項目共建等方面開展了有效合作。
四、堅持產業為核,增強工業發展的聚合力
延伸產業鏈條。制定產業立市三年行動計劃,著力打造煙草、裝備制造與軍民融合、生物醫藥與健康食品三大千億產業,提升產業的輻射力、影響力;對接全省工業新興優勢產業鏈,積極建鏈、補鏈、強鏈,形成了一批新興優勢產業集群。2018年,食品及生物醫藥產業實現產值762.3億元,煙草產業實現產值568.7億元,裝備制造產業實現產值399.4億元,成為全市工業經濟的“三駕馬車”;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優勢產業加快發展,電子信息產業年產值已突破百億元。今年一季度,煙草、裝備制造產業產值分別增長16.6%、18.8%,新能源、軍民融合等產業產值增長超過20%。打造產業龍頭。推進實施“1515工程”,精選一批有基礎、有技術創新能力、有市場競爭優勢的骨干企業,集中資源和力量,實行重點服務、重點扶持,力爭3到5年內,培育1家千億企業、5家百億企業、10家五十億企業、50家十億企業。目前,中聯建起、金健米業正向百億企業沖刺。提升產業能級。鼓勵企業創新,創建科技企業孵化器、工程技術中心、企業技術中心、院士專家工作站等創新平臺100多個,常德經開區成功創建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推動兩化融合、軍民融合,加快產業綠色發展、轉型升級。2018年,幫助8000多家企業“上云”,飛沃新能源成功申報國家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與航天二院、國防科大等開展戰略合作,創建了常德經開區省級軍民融合產業示范基地;按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清理整治粘土磚、地條鋼、小造紙、散裝水泥、散亂污企業,創建了8家省級以上綠色工廠、兩型企業。
五、堅持環境為本,強化工業發展的推動力
積極降本減負。先后出臺幫扶工業企業十條、進一步降費減負通知等惠企政策,真金白銀為企業降低水電氣、用地、用工、技改、融資、制度交易等成本,并為企業印發《惠企政策匯編》《減負政策匯編》,讓企業對惠企減負政策“一本通”。初步統計,全市各級為企業減負超過4億元。推動親商敬商。開展暖企行動,為企業發放“連心卡”,實行權力公開、政務上網、流程上墻,讓企業辦事“只進一個門、最多跑一次”;制作“惠企卡”,讓規模企業法人在機場、火車站、桃花源景區、體檢中心等地享受VIP服務;組織企業家大講堂、企業家接班人特訓營,開展企業“雙十佳”評選、企業領袖峰會等活動,提升了企業家素質,弘揚了企業家精神。助跑企業發展。印發《常德市工業品名錄》,通過彩信、抖音、微信、企業“二維碼”身份證等方式,多種形式推介工業企業、工業品牌。特別是去年11月,以“讓世界愛上常德造”為主題,舉辦了首屆常德工業品推介暨產銷對接會,現場簽約金額102億元。開展規模企業大走訪大調查活動,建立問題臺賬,實行問題交辦,及時回應企業訴求。市本級設立20億元產業基金,安排涉工專項資金近2億元,建立了柳葉湖清科基金小鎮,著力解決工業投入、企業融資等問題;設置企業個性化獎勵,2018年46家企業共獲得獎勵2280萬元,實實在在提高了企業的獲得感。
(執筆:周功表)
Copyright © 2017 www.bocomtrust.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