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8日,省委書記杜家毫深入鳳凰縣千工坪鎮勝花村考察調研時,對該村脫貧攻堅工作作出了完善村脫貧攻堅工作方案和旅游規劃、基層組織建設、扶貧車間(傘廠)建設、村小學建設、村衛生室建設、水塘人畜飲水建設、農業產業發展、大齡青年脫單、環境衛生治理、村組道路和勝花大橋建設等10個方面指示要求。2019年2月26日至27日,省紀委省監委駐省委辦公廳紀檢監察組聯合調研組對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辦駐勝花村幫扶工作隊(以下簡稱“工作隊”)落實省委書記杜家毫指示精神和幫扶工作開展情況進行調研。調研組實地察看了項目(產業)現場11個,入戶走訪貧困戶和非貧困戶2家,訪談和暗訪縣鎮村干部群眾20余人次,并走訪了鎮紀委、鎮項目工程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和鎮財政所等部門,調閱村精準扶貧規劃和扶貧資金管理使用等資料憑證,召開干部群眾和縣直相關單位座談會,多渠道深入了解掌握情況。
一、基本情況
勝花村位于深度貧困縣鳳凰縣千工坪鎮,2016年由原勝花村和塘公坨村合并而成,是純苗族集聚村,轄16個自然寨(組),436戶1892人,其中中共黨員38人,水庫搬遷移民1402人。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98戶414人(其中一般貧困戶28戶136人,低保貧困戶59戶252人,低保兜底戶11戶26人),貧困發生率22%。2017年,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僅為2372元。截至2018年3月本屆工作隊入駐前,全村仍有78戶308人未脫貧,建檔立卡貧困戶D級和C級危房12戶,認定1至4級殘疾48人,30歲以上單身男青年50余人,2017年該村還被確定為縣級軟弱渙散組織,屬于典型的“貧中之貧、困中之困”。
一年來,工作隊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關于脫貧攻堅的決策部署,堅持“黨建引領、產業興村、智志聯扶、和諧共建”,堅持精準脫貧與鄉村振興協同推進,著力抓好黨建幫扶、產業幫扶、就業幫扶、教育幫扶等十項舉措落地落實,各項工作有力有序,全村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2018年,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22戶103人,脫貧戶(人)數為2014年至2017年4年的總和,全村面貌實現了“六個轉變”(村班子從軟弱渙散向合格優秀轉變,產業發展從零散向集中、從一產向三產融合發展轉變,村集體經濟從無向有、從小向大轉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從薄弱向基本完善轉變,少數村民精氣神從慵懶散向自立自強自信轉變,群眾對工作隊從質疑不信任向理解信任支持轉變),為2019年實現“戶脫貧”和“村退出”奠定了堅實基礎。工作隊相關做法在湘西州省派駐村工作隊座談會、全省黨政領導干部第三期扶貧工作培訓班上做典型經驗介紹,工作隊隊長楊自勇被評為“2018年湘西州最美脫貧攻堅人物”,工作隊被推薦為全省優秀工作隊。
二、主要特點
(一)責任壓得實。省委政研室和省委改革辦對駐村幫扶工作高度重視,將其作為重要政治任務,主動扛起扶貧幫扶工作責任,以責任落實推動工作落實、政策落實。單位領導親自帶隊、親自督促,專程到省直有關部門進行協調,多次到勝花村走訪慰問、調研指導。室(辦)務會先后聽取專題匯報和研究駐村幫扶工作10次,統籌安排相關經費64萬元。堅持盡銳出戰,先后選派4名優秀中青年干部作為駐村干部,組成專門工作隊駐村幫扶。工作隊堅持真蹲實駐、真幫實扶,始終奮戰在扶貧幫扶一線,認真履行工作職責,設身處地為全村脫貧摘帽出實招、定實策。同時,延伸責任鏈條,將幫扶責任分解到單位各處室,形成工作合力。各處室認真落實幫扶任務要求,幫扶責任人實地走訪結對貧困戶年均1次以上,捐款捐物6萬多元。
(二)組織建得強。堅持以黨建引領脫貧攻堅,探索創新“黨建+扶貧”實踐新路徑,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引領和戰斗堡壘作用,為打贏脫貧攻堅提供堅強組織保證。一是開展專題整頓。針對村組織軟弱渙散的現狀,重新任命1名支部副書記和1名村級扶貧專干,更換3名小組長,培養明確5名村后備干部,新發展2名預備黨員、吸納2名入黨積極分子。同時,在落實好“三會一課”等組織生活制度的基礎上,創新“黨支部+黨小組”“群眾工作會+農民夜校”“書記黨課+黨員黨課”等黨建平臺和載體,讓組織肌體真正壯起來。二是延伸組織觸角。新成立獼猴桃黨小組、茶葉黨小組等5個黨小組和益民種養專業合作社等3個專業合作社,構建了“村主干+后備干部”“黨支部+黨小組”“村集體+合作社+農戶”基層組織網絡,讓組織功能真正活起來。三是建立長效機制。著眼黨支部“五化”建設,建立健全村組干部“正面清單+負面清單”積分考核機制等制度,堅持“六個一”坐班制和周例會工作制,讓組織管理真正嚴起來。通過以上措施,村級班子煥發新的活力,2018年順利完成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摘帽,并躋身千工坪鎮第一方陣。
(三)產業抓得準。勝花村為喀斯特地貌,土地貧瘠、資源匱乏,自然條件較差,加之村民思想觀念落后,內生動力和先天性發展空間不足,多年來村集體經濟、二三產業發展、村內企業均為“0”。工作隊嚴格落實家毫書記指示精神,結合當地實際和分段脫貧目標,及時優化工作方案和發展規劃,采取“公司+村集體”模式,堅持“產業興村,整村推進”。一是打造“一果一葉一菌”農業產業。分別建設1000畝獼猴桃、1000畝茶葉和100畝黑木耳產業基地。目前,獼猴桃產業基地已基本完成,茶葉基地已完成煉山整地500畝,30畝黑木耳已經出產。三年后,可基本實現村人均1畝產業,每畝增收5000元以上。二是發展鄉村旅游產業。將勝花村納入大湘西地區文化生態旅游精品線路景點集群(特色)村鎮,編制專項規劃,理清發展思路,重點培育休閑農業、農家樂、特色民宿、汽車營地和研學基地等鄉村特色旅游產品,沿長潭崗水庫推進綠化美化工程、重點打造“四季花海”。加強與鳳凰縣銘城旅游公司合作,村集體自2018年起每年可從該公司分紅5萬元。三是創辦雨傘加工“扶貧車間”。引進企業共同成立勝華制造有限公司(擬投資600萬元,其中村集體投資40萬元),建設預計年加工雨傘700萬把、銷售額4500萬元的雨傘加工扶貧工廠和扶貧車間,帶動就業近300人,村集體每年分紅8萬元。目前,扶貧車間已經正式生產,雨傘擬銷往歐美等國。
(四)基礎打得牢。一是新修及硬化村組公路、入戶道路、產業機耕道等7000米,鋪設自來水管道7000米,新修灌溉水渠6000米,新建及維修水池水井4座,困擾600多人的生活用水問題得到解決。勝花大橋建設前期工作積極有效,大橋規劃設計已完成,為加快解決沱江上游3個鄉鎮近5萬庫區群眾的產業發展打下堅實基礎。二是安排資金20多萬元,對原納入撤銷計劃的村小學進行維修改造,將原兩個班級一個教室一名代課老師,現分解為2個教室2名公辦老師任教。引進湖南宏博教育捐助50萬元成立愛心助學基金,對村品學兼優和困難學生進行獎勵和資助,發放助學金7萬余元。三是新建村級綜合服務中心、文化廣場和停車場,開通全村光纖網絡,擴充移動聯通基站,安裝太陽能路燈167盞,啟動實施農村改廁排污和環境衛生治理。四是完成危房改造1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全部改造到位。
(五)民心聚得攏。多措并舉激發內生動力,想方設法提振群眾精氣神和提高群眾滿意度,工作隊與群眾建立了深厚感情,群眾滿意度達到近100℅。一是讓他們長本事。加強新技能培訓,組織村組干部和貧困戶、產業帶頭人外出考察學習10次,開展種植、養殖等各類新技術培訓10余場,培訓1200多人次。二是讓他們強斗志。積極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舉辦總結表彰會議和迎新春群眾文藝匯演等活動,激勵村民破除“等要靠”思想,樹立勤勞致富和自強自信觀念。引導群眾義務投工投勞200多個,涌現了龍志等一批身殘志堅貧困戶典型。三是讓他們知政策。工作隊通過每天走訪2戶貧困戶或非貧困戶,每周召開1次工作例會,每月以“勝花夜話”形式召開1次寨組群眾工作會,每月上1次黨課和每周對比1次國扶系統等方式,扎實開展逐戶走訪、調查摸底、訪貧問苦、政策宣講等基礎工作。四是讓他們得實惠。積極開展“上門服務”和“代辦制”服務,梳理各類意見建議80多條,解決群眾實際困難100多個;結合實際為貧困戶等人設置村公益崗位15人,實施勞動就業轉移132人;舉辦首屆農村單身青年交友聯誼活動,龍昌生等3名大齡青年順利脫單。
三、幾點建議
(一)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實增強政治擔當和責任擔當。今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越到緊要關頭,越要堅定必勝的信心,越要提高政治站位、壓實政治責任、主動擔當作為。建議進一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對標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有關決策部署,按照既定的“時間表”“施工圖”,全力以赴、迎難而上,真抓實干、緊抓快干,查缺補漏、精準施策,確保勝花村2019年所有貧困人口如期脫貧、整村出列。
(二)進一步形成工作合力,落實精準扶貧具體要求。湖南對打贏脫貧攻堅戰高度重視,出臺了一系列精準扶貧優惠政策措施,工作隊要深入學習領會,抓好研究宣傳落實,形成精準扶貧的政策合力。針對脫貧任務逐項分解細化,進一步理清落實思路、擴大落實主體、明確落實責任,加大扶貧后盾單位的幫扶力度,調動省州縣各級各部門的支持力度,推動各類扶貧項目更好更快實施,形成精準扶貧的部門合力。廣泛動員民營企業、社會組織及志愿服務團隊參與脫貧攻堅,通過實施扶貧項目、提供技術服務、組織醫療援助、開辟就業渠道、開展志愿服務、愛心捐助等方式參與幫扶,形成精準扶貧的社會合力。
(三)進一步提高扶貧質量,推動幫扶工作更加精準精細有效。把用心用腦、精準精細貫徹脫貧攻堅的全過程各方面,聚焦重點難點精準施策,進一步強化政策落實、工作落實,以工作的精細度確保脫貧的高質量。比如,增加貧困戶收入方面,建議在確保貧困戶收入穩定增長的同時,努力在提高貧困戶的經營性收入和財產性收入上想辦法。比如,推動產業發展方面,建議在加快推進產業項目實施的同時,統籌考慮項目的投入產出效益、產品銷售和市場風險等,進一步完善管理機制和利益聯結機制,確保產業能夠持續發展,讓產業效益真正惠及當地農戶特別是貧困戶。
(四)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堅決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脫貧攻堅任務能否完成,關鍵在人,關鍵在干部隊伍作風。建議繼續深化脫貧攻堅領域作風建設和腐敗問題治理,聚焦突出問題開展專項整治,加強扶貧資金項目監管,保證項目資金的有效使用和成本控制,堅決防止挪用、套取、擠占扶貧資金現象,確保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刃上。脫貧攻堅越到最后時刻越要響鼓重錘,決不能搞急功近利、虛假政績的東西,要堅決杜絕“虛假脫貧”“數字脫貧”“算賬脫貧”“指標脫貧”,切實用好考核指揮棒,確保扶貧工作扎實、脫貧過程務實、脫貧質量真實。
(五)進一步提高黨建水平,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隊。要進一步加強黨建工作,加強民主監督管理,優化村級干部隊伍結構,充實村級后備干部和黨員隊伍,提升村兩委班子整體素質和能力,建立健全規章制度,為實現持續穩定脫貧夯實基礎。同時,注重把實踐中的一些好做法進行總結提煉,形成經驗和制度固化下來,真正變“授人以魚”為“授人以漁”,不斷鞏固和擴大脫貧成果,為全省脫貧攻堅工作探索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精準扶貧路子。
(執筆:周日強、姚杰、王學軍、肖飛飛)
Copyright © 2017 www.bocomtrust.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