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
81.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
82.黨內政治文化,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基礎,以革命文化為源頭,以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主體,充分體現中國共產黨黨性的文化。
83.“五大發展理念”是指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
84.創新發展理念,注重解決發展動力問題;協調發展理念,注重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綠色發展理念,注重解決人與自然的和諧問題;開放發展理念,注重解決發展內外聯動問題;共享發展理念,注重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
85.共享發展理念的內涵是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漸進共享,要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86.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從提高供給質量出發,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矯正要素配置扭曲,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更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需要,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87.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供給質量滿足需要,使供給能力更好的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主攻方向是減少無效供給,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結構的適應性;本質屬性是深化改革,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深化價格、財稅、金融、社保等領域基礎性改革。
88.“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是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引領新常態,堅持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新常態是一種趨勢性、不可逆的發展狀態,意味著中國經濟已進入一個與過去三十多年高速增長期不同的階段。
89.經濟發展新常態的主要特點:增長速度從高速向中高速,發展方式從規模速度型轉向質量效率型,經濟結構調整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存量并舉,發展動力從主要依靠資源和低成本勞動力等要素投入轉向創新驅動。
90.“四個沒有變”是指中國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經濟韌性好、潛力足、回旋空間大的基本特質沒有變;經濟持續增長的良好支撐基礎和條件沒有變;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的前進態勢沒有變。
91.“三去一降一補”是指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
92.河長制指由中國各級黨政主要負責人擔任“河長”,負責轄區內河流的污染治理。
93.“雙創”是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94.科技事業發展的目標是2020年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2030年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新中國成立100年時成為世界科技強國。
95.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創新發展的核心是推動科技創新。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96.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最緊迫的是要破除體制機制障礙。
97.網絡群眾路線是指經常上網看看,了解群眾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議,積極回應網民關切、解疑釋惑。
98.網絡強國戰略包括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信息通信業新的發展、網絡信息安全三方面。
99.“互聯網+”就是“互聯網+各個傳統行業”,但這并不是簡單的兩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平臺,讓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創造新的發展生態。
100.互聯網思維是指在互聯網+(移動)、大數據、云計算等科技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對事物進行重新審視的思考方式。
101.“三大戰略”是指“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
102.“一帶一路”是指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一帶一路”貫穿歐亞大陸,東邊連接亞太經濟圈,西邊進入歐洲經濟圈。
103.“一帶一路”建設“三共”原則是共商、共建、共享。
104.“一帶一路”建設“五通”目標是指政策溝通、民心相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
105.“絲路精神”的核心是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
106.“長江經濟帶發展”:2016年9月,《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印發,確立了長江經濟帶“一軸、兩翼、三極、多點”的發展新格局:“一軸”是以長江黃金水道為依托,發揮上海、武漢、重慶的核心作用,“兩翼”分別指滬瑞和滬蓉南北兩大運輸通道,“三極”指的是長江三角洲、長江中游和成渝三個城市群,“多點”是指發揮三大城市群以外地級城市的支撐作用。
107.領導干部對待工作要有“工匠精神”,要倡導精細化的工作態度,掌握情況要細,分析問題要細,制定方案要細,配套措施要細,工作落實要細,善于在精細中出彩。
108.“釘釘子精神”是指干事業好比釘釘子,釘釘子是要一錘一錘接著敲,才能把釘子釘實釘牢。釘牢一顆再釘下一顆,不斷釘下去,必然大有成效。干事業何嘗不是如此?一個單位、一個地區面貌的改變,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需要沿著正確的目標久久為功、持之以恒。
109.勞模精神是指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斗、勇于創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獻。
110.黨的知識分子政策“四個尊重”是指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
111.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是指黨委主體責任和紀委監督責任。
112.實行黨風廉政建設“一崗雙責”是指各級干部既要履行本職崗位管理職責,也要對所在單位和分管工作領域的黨風廉政建設負責。
113.“一案雙查”是指在查辦違紀違法案件的同時,一并調查發案單位黨委主體責任、紀委監督責任是否落實到位,做到有錯必究、有責必問。
114.“親”“清”新型政商關系,對領導干部而言,所謂“親”,就是要坦蕩真誠同民營企業接觸交往,特別是在民營企業遇到困難和問題情況下更要積極作為、靠前服務,對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多關注、多談心、多引導,幫助解決實際困難。所謂“清”,就是同民營企業家的關系要清白、純潔,不能有貪心私心,不能以權謀私,不能搞權錢交易。對民營企業家而言,所謂“親”,就是積極主動同各級黨委和政府及部門多溝通多交流,講真話,說實情,建諍言,滿腔熱情支持地方發展。所謂“清”,就是要潔身自好、走正道,做到遵紀守法辦企業、光明正大搞經營。
115.雄安新區規劃范圍涉及河北省雄縣、容城、安新三縣及周邊部分區域,地處北京、天津、保定腹地。是繼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之后又一具有全國意義的新區,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
116.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的任務是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時,中國經濟總量將達到近17萬億美元。
117.新時期脫貧攻堅的目標是: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確保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確保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
118.脫貧攻堅的“五個一批”工程是指發展生產脫貧一批、易地搬遷脫貧一批、生態補償脫貧一批、發展教育脫貧一批、社會保障兜底一批。
119.習近平總書記在我省花垣縣十八洞村首次正式提出“精準扶貧”的施政理念。精準扶貧的“六個精準”是指扶貧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精準、脫貧成效精準。
120.推進扶貧開發工作“四個切實”是指切實落實領導責任、切實做到精準扶貧、切實強化社會合力、切實加強基層組織。
Copyright © 2017 www.bocomtrust.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